【编者按】消费复苏,科技、互联网浪潮迭起,引发商业地产模式深层次变革。与此同时,存量时代市场竞争加剧,轻资产优势凸显,新时代竞争法则亦在发生改变。
从盘活存量到提振消费,如何通过精细化运营提升资产质量?政策端对商业地产公募 REITs 的鼓励与开闸,又将如何重塑商业不动产领域新格局?
搜狐财经、搜狐地产、焦点财经推出《商业地产幸存者法则》系列策划报道,挖掘商业地产企业经营管理方法论,透视行业发展趋势及价值。本期解读:大悦城控股商业。
出品 | 搜狐地产 & 焦点财经
作者 | 王泽红
编辑 | 吴亚
从 2007 年北京西单大悦城开业起,大悦城控股商业经历十几年的发展,已在商业地产领域树立了自己的地位,大悦城也成为央企中粮集团在商业地产领域的旗舰品牌。
2019 年完成 "A 控红筹 " 资产重组后,大悦城控股成为中粮集团旗下唯一的地产业务平台,住宅与商业双轮驱动,投资物业主要包括购物中心、写字楼、酒店、长租公寓、产业园及工业园等。
当中,大悦城购物中心、写字楼、酒店主要由大悦城控股旗下港股上市平台大悦城地产(00207.HK)进行开发、管理与经营;而长租公寓、产业园及配套商业则是归属于大悦城控股(000031.SZ)。
大悦城控股主要有两条标准产品线,一条是以大悦城为主,以 18- 35 岁城市新生代及青年客群为核心;另一条是大悦汇,以城市主城区或城市副中心的城市新中产及家庭客群为核心。此外,祥云小镇、大悦春风里和悦界主题街区也是其旗下商业品牌。
虽然大悦城控股的商业拓展质量稳定,但由于速度缓慢,整体商业规模处中游水平。同为央企背景,大悦城曾一度与华润万象城并驾齐驱,但由于开发模式、产品定位、发展路线的不同,二者间的距离也正在拉开。
从一线城市到二线城市,从做项目到做资产,从增量开发到存量改造,从重资产拓展到轻资产输出,十几年的发展中,大悦城控股拓展路线几经变化,如今与大多数头部商业地产商一样,正在加速轻资产商业项目的布局扩张。
规模扩张缓慢:
在营项目 29 个,欲加速轻资产拓展
由于商业地产开发周期长,前期资金投入巨大,早期的大悦城控股,主要通过拿地自建的方式拓展商业,项目落地较慢。再加之其 2011 年及之前开业的 5 个项目中,有 4 个由收购得来,导致体量、建筑形态和业态组合均有差异,较难复制,影响早期规模扩张。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大悦城控股主要采用三种运作模式,通过 " 轻重并举 " 的方式加速项目落地,除了引入合作方共同开发项目,还尝试 " 输出管理 " 和 " 并购基金 " 的轻资产运营模式,。
从其整个发展历程来看,大悦城控股于 2015 年首次尝试轻资产运作模式,通过管理输出的模式接手天津津汇广场,后改名为天津和平大悦城,并于 2016 年发布 " 大资管 " 计划,宣布正式踏上从开发商向资产管理转型的道路。
也就在 2016 年,大悦城控股以 92.89 亿元出售 6 个项目 49% 的股权给 GIC 和国寿的核心基金,分别为西单大悦城、上海大悦城、天津大悦城、朝阳大悦城、北京中粮广场和中粮 · 置地广场,初步实现 " 减重前行 "。
此后两年,其又相继与 GIC 成立 114 亿元境内外并购基金、与高和资本各出资 25 亿成立并购基金,并推动北京大兴火神庙春风里由并购基金出资收购。自此,大悦城控股形成了 " 基金并购 " 和 " 管理输出 " 的轻资产扩张路线。
截至 2022 年末,大悦城控股已布局 46 个商业项目,包含重资产 29 个、轻资产 17 个。其中 29 个在营,商业面积达 304 万平,17 个处于在建、储备阶段,商业面积为 172 万平。29 个在营项目中,包含 18 个大悦城购物中心,总商业面积 265 万平米
从新拓商业项目看,大悦城控股 2022 年新增广州黄埔大悦汇、成都金牛大悦城、沈阳金融中心大悦城等 3 个商业轻资产项目,其中广州黄埔大悦汇是其全新产品线 " 大悦汇 " 首个落地项目。
去年,大悦城控股共开业 4 个商业项目,分别为武汉大悦城、即墨 大悦春风里、绍兴国金大悦城、沈阳 E 馆。2023 年,其计划新开出 6 座商业项目,分别为无锡江南大悦城、北京京西大悦城、天津西青大悦汇、成都金牛大悦城、成都天府大悦城和沈阳金融中心大悦城。
当中,无锡江南大悦城已于 4 月开业,是大悦城控股布局江苏的首个轻资产商业项目,被董事长陈朗称为中粮大悦城轻资产战略的最新力作。
5 月 20 日,大悦城控股召开线上业绩交流会,管理层再次喊出加速轻资产商业项目的布局扩张,副总经理姚长林表示,一方面迅速增加项目数量,形成规模效应;另一方面通过输出商业管理能力,完成从开发运营商向资产管理商身份的进一步转变。
拆解商业模式:
注重 " 首店经济 ",西单、朝阳大悦城贡献三成租金
在商业运营方面,大悦城控股很注重 " 首店经济 ",2022 年在营商业项目共计引入全国首店近 300 家。
其中,包含北京朝阳大悦城 teamLab 无相艺术空间全球首店、天津和平大悦城周生生京津冀首家旗舰店、成都大悦城星巴克成都首家绿色门店、杭州大悦城弹力星球超级运动中心浙江首店、西安大悦城西西弗主题定制店等。
这也让大悦城贴上了 " 首店收割机 " 的标签,并且在持续强化这一标签,欲将其打造为差异化特色,如北京大悦城将引入奈尔宝旗下 BE1ST 全国首店,北京中粮 · 祥云小镇即将引进 Snow Peak 北京购物中心首店,正在调改升级的北京西单大悦城将迎来银河烧鳗北京首店等。
2022 年, 大悦城地产因对租户减免租金 8.2 亿元,投资物业租金及相关服务收入总额下降 13% 至 34.93 亿元,购物中心、写字楼及其他收入占比分别为 79%、15%、和 6%。具体至购物中心业务,实现销售额约 248 亿元,租金收入录得约 21.58 亿元,平均出租率 93%。
从租金收入来看,大悦城控股商业的租金收入,主要来自于 16 个项目,租金收入达 27.94 亿元,占总租金收入的 80%。
其中,西单大悦城、朝阳大悦城、天津大悦城、上海静安大悦城、沈阳大悦城、成都大悦城和杭州大悦城,租金便高达 19.38 亿元,7 座大悦城贡献了总租金收入的 55%,仅西单、朝阳两座大悦城,租金便超 10 亿,占总租金的三分之一。
做轻重资产:
研究证券化路径,谋划商业地产 REITs
当前,行业正处于不断变革之中,头部房企在商业板块加大轻资产拓展力度,开发企业 " 轻重并举 " 已成为重要的发展模式,包括万达商管、华润置地和龙湖商业等,均在加速拓展轻资产发展,如今大悦城控股也在奋力直追。
一直以来,大悦城控股商业的扩张策略是 " 轻重并举 ",坚持重型持有类项目和轻资产输出项目同时发力,但如今为了大力拓展轻资产,加快低效资产盘活和重资产做轻,正在加快研究重资产证券化路径,并在其 2022 年报中特意强调了这一点。
这条路径目前已成为商业地产商对轻资产模式的另一种尝试,典型如华润置地,目前正在推动旗下的商业地产项目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退出,包括发行 CMBS 和类 REITs 产品实现轻资产化。
据搜狐财经不完全统计,自 2020 年 11 月首次试水以来,华润置地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超 10 个,融资金额超过 300 亿元,类型主要为 CMBS 和类 REITs,底层资产主要以万象城、万象汇和华润大厦为主。
如今,大悦城控股商业也瞄准了这一条路径,并在 2021 年成功试水,发行规模为 18.01 亿元的 CMBS,底层资产便是沈阳大悦城。此外,大悦城控股去年获得招商银行 100 亿元并购融资,协议中便包含资产证券化融资内容。
此外,3 月 24 日,国家发改委提出支持消费基础设施建设,优先支持百货商场、购物中心等发行 REITs,为首次以书面形式将商业项目纳入 REITs 试点领域,为独立商业运营商优质零售物业的退出提供了新路径。
大悦城控股在年报中指出,未来伴随 REITs 试点范围扩容,将有望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促进高质量发展。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