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 08-10
八“仙”过海,鏖战未来,一文看懂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科创板日报》8 月 10 日讯(记者 张洋洋)8 月的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拥挤人潮与机器人的 " 钢铁步伐 " 交织。

2025 世界机器人大会(WRC 2025),有 300 余家企业、机构和院校参展,展出超过 1500 款机器人产品。相比往年,今年的展馆里不仅有各式的人形机器人、机器狗等展演 " 花活 ",也能看到更多渠道商、产业链企业和地方创新中心同台亮相。

一个共创共拓、热火朝天的机器人产业,正向我们走来。

▍花式展演:找到刚需场景仍是第一要务

走在展厅里,各种机器人表演眼花缭乱:搏击、跳舞、踢足球、叠衣服、做冰淇淋、做咖啡、穿糖葫芦、零售店取物、码垛等。这些不少都是去年的保留项目,只是动作更流畅,表情更逼真。从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到世界机器人大会,可以看到机器人产品演示越来越多、形态功能也趋于相似。

图 /《科创板日报》记者摄

花式表演的背后是落地的焦虑。尽管技术不断进步,但机器人产业仍在寻找真正的 " 杀手级场景 "。很多现场项目更像是展览型表演,距离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还有相当距离。

在采访中,多名行业人士的共识是,真正能拉开差距的竞争点,还是找能创造实际价值的刚需场景。对于初创公司而言,这场寻找刚需的竞赛几乎关乎生死。

" 我们是初创型的小公司,背后并没有太大的资金量,基本上我们是不太能踩空的。" 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傲鲨智能创始人徐振华坦言,因此傲鲨智能的每一款产品定型非常重要,会特别注重产品的实际落地,以及它的买单群体。

傲鲨智能最早凭借给《流浪地球 2》打造外骨骼机器人而声名鹊起,在外骨骼机器人这一细分市场,已是行业头部。

徐振华明确,傲鲨智能不会做模型,而是专注于机器人本体。这次机器人大会,傲鲨带来了首款消费级产品,VIATRIX 增程动力外骨骼机器人,初步目标群体是老年人和喜爱户外运动的人士。

在场景探索上,魔法原子的展台颇具代表性,这家公司的展台是机器人形态和场景颇为齐全的一个。

全尺寸通用双足人形机器人 " 小麦 "、高动态双足人形机器人 MagicBot Z1、消费级四足机器人 MagicDog、轮式四足机器人 MagicDog-W,以及首次重磅登场的工业四足机器人 MagicDog Y1,魔法原子四足与人形双品类全家族悉数到场。这些机器人分别对应工业、商业导览、家庭陪伴,休闲娱乐等场景。

图 /《科创板日报》记者摄

从技术导向到需求导向,从概念验证到商业落地,机器人产业正在经历一个关键的拐点,那些能够找到刚需场景并深耕细作的企业,将在下一轮竞争中胜出。

▍从 100 万 3.85 万 厂家敢标价且越来越便宜了

100 万、35 万、30 万、19.9 万、8.8 万、3.85 万 ...... 相比于去年大家对价格的遮遮掩掩,今年的世界机器人大会,另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各大厂商都敢于把自己机器人的价格明码标价公诸于众了,价格区间虽然跨度较大,但是越来越便宜却是真的。

图 /《科创板日报》记者摄

这某种程度上是行业成熟化的体现,以及企业对自身产品竞争力的自信,也是在价格竞争加剧下的主动迎战。

众擎机器人展台工作人员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公司即将发布一款名为 " 头号玩家 " 的 SA02 机器人,价格 3.85 万元起," 产业链环节日趋成熟、关键零部件成本下降,让我们有空间做出这样定价 ",该工作人员说。

从展会现场的价格标签可以看出,机器人产品价格,按照工业>商用>科研改装的顺序,表现出明显的梯度下降。

《科创板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的最贵的一款机器人,是优必选的 Walker S1,价格为 100 万元,主要面向工业场景;中高端价格,为 30-35 万元,如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天轶 2.0,标价 35 万,适用于商业和专业服务领域;更为便宜的,有加速进化的 Booster T1,售价 19.9 万,主打开发者市场,前文所述的众擎机器人 " 头号玩家 ",主打也是二次开发。

图 /《科创板日报》记者摄

当然,如果算上展览现场过道、展馆门外小商小贩售卖的各种 mini 机器狗电动玩具(价格低至百元)的话,那 " 机器人 " 的价格基本上是无门槛了。

不过,机器人要真正进入大众消费市场、进入家庭,价格还需要进一步下探。

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等媒体采访时,自变量机器人创始人王潜认为,消费者能接受、同时产业链又能支撑的价格,大概会在 1 万 -2 万美元之间,也就是 10 万元以下," 但是现在大家还是做不到这一点,这需要产业链成本进一步优化 "。

▍各地机器人创新中心:" 千城一面 " 建设过后开始差异化创新

在展览现场,《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了多个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包括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四川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等。

图 /《科创板日报》记者摄

这些地方级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展区大多相邻,展区陈述和展览产品也大多相似。一种 " 千城一面 " 的感觉扑面而来。

图 /《科创板日报》记者摄

不同地区的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背后,很大原因是承载着当地政府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的营商需求。作为新兴产业,人形机器人被各地视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但是这么多类似的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会不会形成重复建设?

答案是肯定的。某省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一名工作人员向《科创板日报》记者直言:" 现在就是集中建设,繁荣生长,后面会死掉一批。"

当然,理性回归正在发生,各创新中心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各地根据自身的产业基础、人才优势,寻找属于自己的差异点,避免同质化竞争。

四川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工作人员向《科创板日报》记者介绍,四川正以中国兵器研究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牵头,相应的产品面向政企客户的警务安全场景为主,不和市场化机器人企业做直接竞争。

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负责人黄全周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湖北则是以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牵头,侧重于资本和服务方向,以带动产业链为抓手,重点发展机器人数据这一细分行业。

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则依托其制造业优势,更侧重于机器人的精密零部件和系统集成。

▍机器人产业链公司:" 卖铲子 " 的先抢收红利

相比于机器人整机企业展区的热闹非凡摩肩接踵,产业链上的细分公司的门前就相对好一些了。当然,也有地理位置的原因,隔断了客流——它们被统一安排在 C 展区,这也是整个展馆最末端的区域。

中坚科技、鸣志电器、柯力传感、绿的谐波、他山科技、灵心巧手等公司。虽不如整机企业展台那样炫目,但他们的生意却更加扎实。

数据最有说服力。绿的谐波作为机器人关节减速器的龙头企业,其谐波减速器广泛应用于各类机器人中,订单增长明显。展台工作人员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人形机器人作为公司业务一大增量,也带了一些新增订单,目前合作的客户就包括智元机器人等企业。

图 /《科创板日报》记者摄

零部件公司的红利 " 抢收 " 有其必然性。它们处于产业链的上游,不管下游如何变化,核心器件的需求总是存在的。相比于机器人整机企业需要面对复杂的应用场景和市场教育成本,零部件企业的客户相对集中,它们在精密减速器、传感器、伺服电机等环节拥有稳定客户和产能,商业模式更加清晰,且订单需求随着整机厂的扩产同步增长。

鸣志电器,携带公司无刷无齿空心杯参展;汉威科技把多功能电子皮肤搬至台前;灵巧手触觉传感芯片他山科技,此次不仅带来了多款机器人触觉感知新品,包括 TS-F 、TS-F+Series 指尖触觉传感器、TS-E 机械手触觉传感器、TS-V 视触融合训练平台、TS-VT 视触融合训练平台(数据采集)、触觉模拟仿真平台及 TS-R 触觉感知服务机器人等,也与因时、强脑、灵巧智能、傲意、灵心巧手、睿研、兆威机电、云迹等多个合作伙伴的方案一同亮相。

图 /《科创板日报》记者摄

展会上,这些产业链公司普遍表现出对未来的乐观预期。" 整机的竞争会很残酷,但零部件的需求是确定的。" 一位参展商表示,这也是为何越来越多资本开始往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领域布局。

▍热情的低龄观众:不想 " 被落后 " 的机器人时代原住民

会场里的另一道风景线,是成群结队的小学生。他们有些是被家长带来参观学习,有些是老师带队观摩的研学夏令营成员。

图 /《科创板日报》记者摄

大会开幕式第一天下午,一名家长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她们刚刚在场馆附近参加完一个机器人比赛,紧接着就来到会场实地观摩," 在这里能看到真机、能动手操作,近距离感受科技产品,给孩子的感受会更加深刻 "。

孩子们对机器人的热情和好奇是最真实的。

图 /《科创板日报》记者摄

在各个公司展台前,在展区行走演示的机器人旁,总会有小学生围着这些机器人互动,并且不断地向工作人员提问:机器人是怎么走路的?它能听懂我们说话吗?为什么它的眼睛会发光?

人工智能时代下,家长们越来越意识到,让孩子从小接触机器人和编程教育,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科技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国家层面也在大力推动科技教育,机器人课程逐步进入课堂。

更重要的是,这些孩子将是未来机器人时代的原住民。他们从小体验各种高科技产品,对新技术没有恐惧感,反而充满好奇和兴趣。这为机器人产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社会基础。

从幼儿园的积木机器人,到中小学的编程课程,再到高中的机器人竞赛,机器人教育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教育也成了一部分机器人公司切入的市场。

在杭州海创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其打出了 " 给孩子提供有价值有温度的陪伴 " 这一 slogan,展台上憨态可掬的小型熊猫机器人 " 潘达 ",眼睛一眨一眨,吸引很多小朋友驻足耍斗。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也展出了能逗孩子开心的心智陪伴机器人。

图 /《科创板日报》记者摄

在数字华夏展台,其展示了其机器人产品线的最新进展,包括夏澜、夏起、星行侠和卫小鹿等型号。夏澜表演儿歌吸引了很多小观众,星行侠进行儿童科普教学。

▍大厂的算盘:从销售渠道到技术赋能的 " 平台 " 思维

这一届机器人大会,互联网大厂中京东表现比较抢眼。

作为 WRC2025 独家全球战略合作伙伴,主会场入口处," 买机器人,上京东 " 的超大广告标牌,格外醒目。

图 /《科创板日报》记者摄

京东展区位置也得天独厚,放在入口的 A 场馆,紧挨着机器人 " 顶流 " 宇树科技。工作人员一律着红色文化衫,醒目的京东红,映衬着会场的场馆白。

图 /《科创板日报》记者摄

京东展台也集齐了很多品牌的机器人产品。从宇树科技、智元、天工、众擎、星海图、逐迹动力、千寻、松延动力等,京东展台俨然成了一个机器人产品的 " 百货商场 "。

在接受《科创板日报》等媒体采访时,京东 3C 事业群智能机器人业务部负责人徐磊表示,今年京东平台机器人品类的销售增长非常快,仅在 618 期间,智能机器人品类的整体增速超过 3 倍,其中具身智能品类增速超过 17 倍。

京东的野心不止于此。作为电商巨头,做机器人的渠道生意,这是京东传统业务的延伸。但同时,京东也在发力技术赋能生意,在今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京东发布了一个自己独特的附身智能品牌 Joyinside,区别于具身智能整机产品,Joyinside 可为机器人、机器狗和 AI 玩具等提供大模型驱动的对话能力。

京东的算盘很清楚:当机器人从概念走向大规模商用时,掌握渠道、技术和品牌的综合玩家将获得最大的红利。京东正是要在这个关键节点上,构建起自己在机器人产业链中的核心平台地位。

图 /《科创板日报》记者摄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机器人 外骨骼 世界机器人大会 科创板 机器人产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