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8 日上午,2025 世界机器人大会(以下简称 " 大会 ")在北京亦庄开幕。当日下午,世界机器人大会博览会率先向专业观众开放。活动现场,有拉着行李箱的商务人士、推着双胞胎婴儿车的女士、穿着 " 人大附小 " 校服的孩子和家长,还有白发苍苍的老人,这届世界机器人大会可谓热度空前。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观察到,人形机器人是大会展出的主流,参展商们使出浑身解数吸引观众驻足,走在现场仿佛置身于 " 迪厅 "。比赛、跳舞、技能展示……一些展位还配上了炫酷的灯光和动感的音乐,而机器人比赛也有专业解说,把现场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
视觉中国图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人形机器人在生产制造、仓储物流、安全防护、家政服务、教育医疗等场景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中国聚焦这一前沿技术和未来产业持续发力,拉动新消费、催生新产业、扩大新就业,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福祉。
100 余款首发新品亮相
" 顺着人流走就对了。" 出了地铁站,几块 " 世界机器人大会 " 的指示牌映入眼帘,大会的永久会址就在附近,人流形成一条路线图,志愿者已经不再需要单独指路。
就算是下雨,也未能影响观众的热情,直至 8 月 8 日晚间闭馆,还有人一边流连忘返,一边以 " 明天还有,明天再来 " 和同行友人相互劝慰。大会官网数据显示,报名参会的观众高达 130 万人。
从数据来看,本届大会规模空前,共有 200 余家国内外机器人企业的 1500 余件展品参展,参展企业数量较去年增长 25%;100 余款首发新品亮相,首发新品数量是去年近 2 倍;50 家知名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展示最新展品及行业解决方案,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数量创同类展会之最。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在致辞中表示,世界机器人大会自 2015 年启航,迄今已迎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十年。十年间,全球机器人产业实现了飞跃式发展,智能水平加速提升、应用边界加速拓展、创新要素加速汇聚。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发展,今年上半年,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7.8%,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 35.6% 和 25.5%,连续 12 年位居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
作为从业者,帕西尼感知科技联合创始人聂相如对热闹的会场感到欣喜。" 我们每一家厂商,相较于半年前、一年前、两年前,都取得了长足进步。我们看到技术在发展,这得益于供应链的迭代和成本降低,以及品控的优质。" 聂相如认为,观众的热情和从业者的乐观来源于技术的进步,但同时,他也坦言大众的热情和期待会带来压力," 希望我们更好、更快地给到行业一个更满意的答卷 "。
家庭场景落地是未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大会现场发现," 人形机器人在产线分拣 " 等场景在不少展位都有出现。一位产品负责人介绍,这个场景的设计是运动物体,能体现技术水平,另外,这一场景确实能落地。" 这是工厂的一个实际场景,而且很多公司都是与一些工厂有合作的,把人形机器人直接放进去就行了,但是要迭代一些算法。"
值得一提的是,大会开幕式上发布了《人形机器人十大潜力应用场景》,列出的十大潜力应用场景分别是:工业通用操作 - 上下料与转移搬运,汽车制造 - 分拣配料,3C 制造 - 物料质检,船舶制造 - 打磨抛光,石油化工 - 产线巡检,电力生产 - 电站操作,安全应急 - 灾害应对、安全救助,商业服务 - 导览迎宾、服务交互,家居服务 - 生活协助、陪伴及日常照料,农业生产 - 田间精细作业。其中大部分还是工业应用场景。
" 家庭场景可能还离得比较远,但是工业场景相对来说更近一点。" 前述产品负责人表示。而他的观点也代表了不少人形机器人厂商的共识——工业场景落地是现实,家庭场景落地是未来。
据聂相如介绍,家庭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场景,没有太多的标准。所以帕西尼希望先把一些垂直类的场景做好,再去发展家庭场景," 可能相比于自动驾驶来说,家庭场景可能是一个 L4、L5 的难度 "。
" 先上岗,再进家,是机器人普及的现实路径。我们判断,人形机器人率先落地的,将是低速、高频、刚需的商业场景,例如药房搬运、零售导引、园区巡检等。这些场景任务明确、环境可控,适合技术早期阶段部署。" 越疆科技市场总监谢凯旋表示,从工厂走向家庭,最大挑战不是技术,而是安全性、价格和服务体系的完整闭环。
谢凯旋补充道,机器人进入家庭不是 " 能不能 ",而是 " 何时能像家电一样简单 "。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