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一到这种关键时刻,比如:
马上就要进考场了;
下一个面试的就是你;
还有 10 分钟就登台演讲了……
这时,肚子就开始翻江倒海,只能一趟趟跑厕所,拉到腿软。
(来源:giphy)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每次都是关键时刻拉肚子?是不是有病?
今天就给你分析下。弄明白,说不定你就不拉肚子了。
如果偶然因为特殊时刻拉肚子,也没有频繁发生,这大概率是紧张引起的腹泻,严格说,算不上是疾病。
(来源:soogif)
我们吃下去的食物,经过胃的消化和小肠的吸收,会在 " 结肠 " 逐渐变成固体的便便,最后由直肠和肛门排出。
但是有些人一接收到来自外部的刺激,感到紧张和压力,大脑就有点功能紊乱。
紧张和压力会激活含有 CRF(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的神经元 [ 1 ] 。
它们会通过副交感神经系统让你的结肠运动加快、传输时间缩短 [ 2 ] 。
这样便便待在结肠的时间缩短,水分没被充分吸收,还来不及成形,就被提前送出去了。
偶尔紧张拉肚子不是什么大事。可以试着找到适合你的减压方式来改善,比如和朋友聊天、自我暗示、深呼吸等,大多可以缓解。
但是,如果拉肚子频繁发作,而且排便之前还有腹痛的感觉,排便后腹痛才会略为缓解,那你很可能是患上了。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是肠易激综合征中的一种,可以先大致判断自己是不是肠易激综合征。
根据目前最新诊断标准 [ 3 ] ,反复发作的腹痛,近 3 个月内平均发作至少 1 日 / 周,伴有以下 2 项或 2 项以上可被诊断为 " 肠易激综合征 ":
①与排便相关;
②伴有排便频率改变;
③伴有粪便形状或外观改变;
(这个症状出现至少 6 个月,近 3 个月符合以上诊断标准)
如果你排便次数增多,并且便便难以成形,那么多半是 "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
"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 是个什么病呢?
它的机制还没被完全研究明白,目前认为是很多因素共同引起的肠 - 脑互动异常 [ 4 ] 。
" 肠 - 脑互动异常 " 听着有点高级又难懂?
简单来说,就是精神压力、肠道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等因素,让你的大脑和肠道无法好好配合工作,于是你就动不动拉肚子。
而且,无论你主观上多么想控制,都控制不了,很多时候拉也拉不出多少大便,更多的是黏液……
虽然不至于危及生命,但会严重影响生活品质和心情。
根据一项全球性调查,患上这个 " 尴尬病 " 的人并不少,能占到 1.2% [ 5 ] ,其中女性比男性患病率高,中青年更常见 [ 4 ] 。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算是一种慢性疾病,目前的治疗,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主 [ 4 ] 。
如果情况严重,已经影响到了生活,请一定求助医生。
一般来说,医生可能会建议你,吃止泻、解痉止痛的药,或者接受心理治疗。
此外,可能还需要配合调整精神状态和饮食生活方式。
有些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发病,可能与吃了不耐受的食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比如大米、山药等)有关 [ 6 ] 。
这类患者平时注意记录自己的饮食,如果有发病,之后尽可能避免摄入这些敏感食物。
另外,运动可能也很有用。有研究表明,每周 3~5 次的锻炼(跑步、骑车、瑜伽、步行等),也能显著减轻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 [ 4 ] 。
人这一生都逃不开 " 吃喝拉撒睡 " 五个字,哪个不舒服了,都别忍着折磨自己~
愿每个人都能睡好、吃好、喝好、拉好。
审核专家:李海龙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
参考文献
[ 1 ] Browning KN, Travagli RA.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ontrol of 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 and secretion and modulation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s. Compr Physiol. 2014;4 ( 4 ) :1339-1368.
[ 2 ] 常敏 , 方秀才 .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与肠易激综合征 [ J ] . 基础医学与临床 , 2011 ( 12 ) :1396-1399.
[ 3 ] https://theromefoundation.org/rome-iv/rome-iv-criteria/
[ 4 ]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功能性疾病协作组 ,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 . 2020 年中国肠易激综合征专家共识意见 [ J ] . 中华消化杂志 , 2021, 40 ( 12 ) :16.
[ 5 ] Sperber AD, Bangdiwala SI, Drossman DA, et al. Worldwide Prevalence and Burden of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Results of Rome Foundation Global Study. Gastroenterology. 2021;160 ( 1 ) :99-114.e3.
[ 6 ] 王辰 , 王建安 . 内科学 . 第 3 版 [ M ]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5.
* 腾讯医典内容团队出品
相关阅读
一文看懂基孔肯雅热,get 防蚊真相、" 硬核 " 捕蚊技巧!
35 岁男子确诊胃癌晚期?医生提醒:这 3 个吃饭习惯,年轻时就要改掉!
想第一时间了解更多健康内容,记得把腾讯医典设为星标哦,我们每天都等待着与你的相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