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光中国芯工程 " 总指挥率队赶考科创板。
作者 | ZeR0
编辑 | 漠影
芯东西 8 月 11 日报道,证监会官网显示,8 月 8 日,广东 AI 芯片公司中星微技术在广东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正式启动科创板上市进程,辅导机构为银河证券。
今年 4 月 30 日,中星微技术宣布其最新一代 AI 芯片 "星光智能五号" 在数字感知芯片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成功运行 DeepSeek 7B/8B/16B 大模型,成为首款全自主可控的能够单芯片实现通用语言大模型和视觉大模型同时运行的嵌入式 AI 芯片。8 颗芯片联合部署可支持 " 满血版 "671B 参数 DeepSeek 大模型和视觉大模型运行。
据介绍," 星光智能五号 " 基于国产工艺制程,采用中星微自研的通用多核异构 GP-XPU 架构,比 CPU+GPU 架构在运行效率、实时性、性价比和安全性等方面大幅提升。基于该芯片可构建本地化智能体。
▲中星微技术星光智能五号芯片(图源:中星微技术)
根据辅导备案报告,中星微技术成立于 2007 年 4 月 3 日,注册资本为 5.66 亿元,注册地在广东省珠海市,法定代表人是其 CEO 张韵东,控股股东堆龙中星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持股 20.24%。
中星微技术曾于 2018 年向证监会申报 IPO,2020 年 7 月平移至深交所创业板审核,2020 年 12 月撤回申请文件后,深交所终止审核。2020 年撤回上市申请文件原因是该公司基于业务发展规划,拟合并芯片业务后择机申报。
辅导备案报告显示,中星微技术预计在今年 11 月 -12 月完成辅导评估考核、验收,做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上交所科创板申请文件的准备工作。
张韵东是 " 星光中国新工程 " 的副总指挥," 星光中国芯工程 " 总指挥、中国工程院院士邓中翰也是中星微技术的董事。
邓中翰在 1999 年 10 月回国创办北京中星微电子集团,2001 年研发国内首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媒体芯片 " 星光一号 "。2005 年 11 月 15 日,中星微电子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成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中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 IT 企业。2005 年," 星光 " 数字多媒体芯片占领了计算机图像输入芯片全球市场份额的 60% 以上,位居世界第一。
但受市场环境变化、竞争加剧等挑战影响,中星微电子的财务表现逐渐恶化,2015 年 12 月从纳斯达克退市。随后中星微电子进行重组和业务调整,将业务重心转向安全和 AI 芯片领域。
据介绍,中星微技术新一代 AI 芯片 " 星光智能五号 " 采用 GP-XPU 架构,集成高性能的 RISC-V CPU、GP-GPU、NPU,以及面向智能感知领域的图像信号处理器(ISP)、视频编解码器(VPU)、加解密处理器(ECU)等多核心模块,通过专用的 HCP(异构计算池)任务调度单元和安全内存管理系统,实现多异构内核之间的算力与存储资源的实时调度与动态共享,大幅提升了算力利用效率和数据吞吐率。
" 星光智能五号 " 有六大核心优势:
高效率:通过算子级 MoE 架构与 HCP 实时调度机制,算力利用效率提升约 40%,数据吞吐率提升约 50%;
低能耗:通过异构计算资源按需分配,该芯片能耗降低至少 30%;
低成本:通过 " 端 - 边闭环架构 " 减少云端资源依赖,综合部署成本约为服务器架构同性能部署的 1/3;
体积小:嵌入该芯片的处理板最小仅需要约一张名片大小,可满足多种小型化智能设备的空间需求;
强安全性:采用存储器分区安全隔离技术,支持高性能国密算法计算,实现信源级密码保护,具备原生数据安全特性;
高适应性:支持开放生态与主流 AI 框架,无缝对接千行百业的各种应用场景;在工作环境适应性方面," 星光智能五号 " 摆脱了云端大算力设备对机房恒温恒湿环境的依赖,可以在各种生产生活现实环境中完成高性能智能化工作。
根据官方公众号介绍,中星微技术拥有国际领先的 AI 芯片设计技术和新一代 AI 视觉技术,面向公共安全、数字信创、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金融、工业物联网、车联网及家庭等领域提供数智化行业应用及解决方案,并一直基于 SVAC 国家标准,依托自主可控星光智能 XPU 芯片,构建视频智联安全全生命周期产品体系。
芯圈 IPO
深度追踪国内半导体企业 IPO;在国产替代的东风下,一批优秀的国内半导体公司正奔赴资本市场借势发展。
作 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