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广汽第三代具身智能机器人 GoMate 一经亮相,便迅速成为全场焦点。凭借多项领先技术,GoMate 在众多国内外优秀机器人企业的同台竞技中脱颖而出,成为炙手可热的 " 明星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深度解码 GoMate 的五大核心技术,看它如何以硬核实力定义 " 智能未来 "。
广汽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 GoMate 惊艳亮相 2025 世界机器人大会
轮足结合显神通,多场景适配更出色
在展会现场,GoMate 凭借独特的 " 可变轮足 " 构型迅速吸引全场目光。面对不同场景,它能自由转换运行模式:在平坦路面上,可切换至两轮模式,移动效率显著提升,最大通行速度可达 15km/h;遇到楼梯、斜坡等复杂地形,能快速转换为四足模式,稳健前行,安全又稳定。这种独特的构型设计大幅提升了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适应性与稳定性,相比同类产品,能耗降低 80% 以上,续航长达 6 小时,为机器人在各类场景的长时间作业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四轮足模式下,GoMate 可稳健上下楼梯、爬坡、单边越障
核心驱动强实力,自主创新底气足
GoMate 的核心驱动技术,充分展现了广汽机器人技术研发的硬核实力。其自研的驱动器体积较行业平均水平缩小 80%,重量仅 40 克。自研的灵巧手集成视觉与触觉传感器,配合刚柔并济的特殊结构设计,可精准抓取各种物品,并支持多模态交互,与观众握手、递物等动作流畅自然。自研的谐波减速器旋转关节,采用双钢轮与低转矩脉动设计,相比同类产品,在同体积下刚性提升 50%、输出力矩提升 40%,而重量仅为 300 克,堪称行业轻量化的标杆。自主创新的技术路线,让 GoMate 在技术上更具话语权。
GoMate 刚柔结合的灵巧手,实现高负载与柔韧度的平衡
GoMate 一体式关节电机,为整机稳定性和可靠性打下坚实基础
广汽机器人研发团队自研的谐波减速器旋转关节
深度运用垂直行业模型,高效决策反应快
GoMate 对垂直行业模型的深度运用,有效解决了行业落地困难的痛点。针对特定公共安全应用场景,广汽机器人研发团队对开源大模型展开调优训练,并借助云边端协同架构,实现了 AI 大模型与自动驾驶算法的无缝融合;同时,首创 FIGS-SLAM 算法,实现机器人从 " 平面智能 " 到 " 空间智能 " 的飞跃,助力其实现复杂三维场景感知。无论身处何种环境,GoMate 都能凭借先进的技术系统,达成快速决策与精准执行。
远程控制与 AI 自主控制相结合,赋予 GoMate 更聪明的大脑
今年 6 月,GoMate 在广州地铁安防巡检
智能算法作中枢,学习成长能力佳
作为机器人的 " 小脑 ",WBC 全身控制算法让 GoMate 的动作灵活稳定。现场演示中,GoMate 挥手、敬礼等动作自然流畅,充分展现了其运动控制的极佳精细度。更重要的是,通过强化学习技术,GoMate 能够持续进化,不断适应新场景。广汽机器人研发团队负责人张爱民博士表示,这种 " 越用越聪明 " 的特质,让 GoMate 能更好地理解人类需求,在未来更好地融入人类生活。
GoMate 与观众现场互动
控制模式新融合,协作效能再升级
GoMate 采用远程控制、本地控制与自主控制相结合的多元控制模式,为机器人协作效能的提升注入了强劲动力。三种控制模式的无缝切换与协同运作,构建起共享智力与体力的新生态。多个机器人之间借助统一的控制中枢实现信息互通,在远程控制提供专业指导、本地控制保障即时响应、自主控制完成基础任务的配合下,达成能力互补与高效分工,为提升整体工作效率开辟了更广阔的新路径。
张爱民表示,广汽集团计划于 2025 年实现自研零部件小批量生产,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并率先在广州设立全球首个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示范区,在安防、康养、汽车后市场等多领域进行示范应用,探索商业模式;到 2026 年,实现整机小批量生产,并逐步扩展至大规模量产。
GoMate 将在工业场景和安防场景中率先落地
广汽集团计划在 2026 年实现 Gomate 整机小批量生产
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广汽第三代人形机器人 GoMate 凭借实打实的技术亮点和精彩表现,赢得了广泛关注。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广汽机器人有望为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带来更多便利与可能,推动机器人产业迈向新高度。未来,广汽集团将持续发力,让 GoMate 的技术优势转化为更优质的服务,让科技真正服务于人,持续为人类美好移动生活创造价值!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