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0 日上午 10 点 40 分,
青岛弘城体育场的塑胶跑道上,
一名男子突然倒地,
嘴唇紫绀、面容青灰,
心跳呼吸骤停。
周围人群惊慌失措时,
青岛市市立医院本部
血液透析中心的护士张文静冲了上来。
她刚结束锻炼,
一眼判断出男子的危急状况,
迅速展开急救。
危急
男子倒地不起 黑衣女子跪地施救
8 月 10 日 11 点多,青岛早报热线 82888000 的电话铃声响起,市民尚女士讲述了刚刚发生的惊险一幕。当天上午 10 点 40 分左右,尚女士牵着孩子的小手在青岛弘城体育场的塑胶跑道进行每周日的 " 亲子跑 "。行至弯道时,孩子突然抓紧了她的手。顺着孩子手指的方向,她看见一名男子躺在地上,一动不动。" 最开始还以为是正在休息。" 尚女士回忆当时场景。但当她走近到二十米时,发现几个跑友围在旁边不敢靠近,有人颤抖着声音说:" 没呼吸了!"
几乎同时,一道黑色身影如箭般穿过人群。" 我是护士!有没有人拨打 120 急救?" 这名黑衣女子扯开患者领口,双膝砸向滚烫的塑胶跑道,膝盖与地面碰撞发出沉闷的 " 咚 " 声。在判断男子心脏骤停后,女子迅速对倒地男子进行胸外按压,女子双膝跪在被烈日晒得滚烫的路面上施救,直到 120 赶到。之后,这位救人的女子悄然离开。
尚女士亲眼目睹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急救过程,内心感慨良多。" 那个护士从地上站起来的时候,两个膝盖全都是血,我觉得应该找到她!青岛本就是个大爱城市,我们应该让这些榜样被更多人看到。" 就这样,尚女士拨打了青岛早报的热线电话,希望寻找到这位救人的 " 白衣天使 "。
膝盖磨破
她说 " 只是做了一件应该做的事 "
记者经过一番打探得知,当天挺身而出的黑衣女子就是青岛市市立医院本部血液透析中心的护士张文静。谈起这次生死救援,张文静却显得很淡然," 我当时只想着救人要紧。"
张文静回忆称,当天正在休息的她刚刚结束晨跑,正要去场边压腿。" 我锻炼结束,准备到附近找个地方压腿,刚刚走到操场南侧,老远就看到一个人在那躺着。我第一反应是这个人是不是状态有点不好,但也不敢确定。" 多年急救经验形成的 " 生命雷达 " 让她敏锐察觉到异常——没有专业设备,凭借观察到的肢体姿态,她已预感不妙。张文静说,因为距离比较远,她赶紧跑过去,一边跑一边问倒地男子是什么情况。" 身边几个跑者说感觉好像没气了,我就赶紧冲过去。" 触诊颈动脉的瞬间,张文静的心沉了下去——无搏动、无呼吸、瞳孔开始散大。她迅速将男子调整为仰卧位,双手交叠置于胸骨下端。
黄金四分钟,每一秒都是生命!张文静没有丝毫犹豫,双膝重重跪在粗糙的跑道上,双手交叠,以每分钟过百次的频率开始胸外按压。"1001、1002 …… " 她默数着按压次数,手掌根部传来的钝痛被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淹没。按压、通气,每个动作都精准如钟表齿轮——这是日复一日反复培训的急救技能,此刻化作挽救生命的 " 肌肉记忆 "。汗水顺着她的脸颊滑落,每一次深达 5 厘米的按压都在与死神赛跑。她一边持续按压,一边大声询问:"120 打了没有?" 得到肯定答复后,她咬紧牙关,用尽全身力气维持着生命的通道。粗糙的塑胶颗粒不断摩擦着她的膝盖,她却浑然不觉。
几分钟过去,奇迹初现——男子青紫的面色开始泛白,发绀的唇色也透出了红润。" 有希望!" 这个信号让张文静精神一振,但手上的动作丝毫未停。围观人群爆发出惊呼:" 他青紫的脸透出了血色!" 几分钟后,急促的救护车鸣笛声由远及近。随后,张文静向赶来的急救团队高喊:"50 岁左右,骤停约 12 分钟!" 此时人们才发现,她膝盖已经被磨破,碎石粒嵌在血肉模糊的创口中。直到看着男子被抬上救护车,她才终于松了一口气。此时,钻心的疼痛从膝盖传来,她却只摆摆手:" 消毒结痂就行,这不算什么。"
" 我本来想这件事就这样默默过去就好,没想到当天的急救过程被路人拍了下来,发到朋友圈后引来很多人的关注。" 张文静不好意思地说。回忆这次救人的经历,她说:" 当时根本没想那么多,作为一名护士,挽救生命是我的职责。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尽我所能去帮助他们。希望通过我的行动,能让更多人感受到关爱和温暖,在他人需要帮助时,勇敢地伸出援手,让这个世界充满爱与希望。"
胸怀大爱
双重战场上的 " 白衣战士 "
这不是张文静第一次与死神贴身肉搏。就在 8 月 6 日,她在血液透析室值班时,一名患者突然丧失意识、呼吸停止。张文静同样凭借过硬的急救技能,在短短两分钟内让患者转危为安。" 血透病号也都非常重,他们的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可能前一秒钟还在和你交流,后一秒钟就突然意识丧失。" 张文静告诉记者," 我曾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工作了 13 年,见惯了生死时速。" 从 2003 年入职市立医院,13 年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的淬炼,加上血液透析中心的工作经历,让急救的本能刻进了她的骨子里。重症监护室的患者病情重、变化快,需要护士随时观察生命体征、心电监护等数据,稍有变化就要及时处置。在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日常生活全靠护士完成,工作强度比普通病房大得多,压力也大。但张文静说,累归累,可这份工作让她很有使命感——通过自己从事的工作,看到一个个重病患者脱离生命危险转到普通病房,她觉得这就是自己的价值体现。
生活中的张文静,是位不折不扣的运动健将——她曾包揽青岛市卫生系统 800 米、1500 米冠军,也曾代表卫健委出征省运会摘得 3000 米银牌,更在 2018 年担任青岛马拉松 " 健康代言人 "。正是常年奔跑练就的强健体魄,支撑她完成了这场高强度的生命接力。
" 每个医护人员遇到这种情况,都会第一时间冲上去。" 面对赞誉,这位低调的护士反复强调," 抢救生命是医者的天职,是刻在职业基因里的本能。"
来源:青岛早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