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局 前天
莫让引进的“萝卜”坑了领导失了人才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文 / 清砚

(识局微信公共账号 zhijuzk)

在 " 热心群众 " 的齐心协力下,包头人才引进的 " 萝卜 " 终于被拔出。

" 包头发布 "8 月 9 日发布情况通报称,经联合调查组全面调查,讲师团人才引进中存在因人设岗、监督工作落实不到位、议事决策程序不规范等问题。

依据调查结果,认定 2025 年讲师团人才引进招考结果无效,依规依纪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处理。这一调查处理结果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毕竟当事出反常必有妖,奇特的人才引进局面要说没有 " 猫腻 " 很难让人信服。不过在当下招考公开透明且干部队伍建设要求日益严格的环境下,如此设置 " 萝卜坑 " 顶住压力绕道进人的做法还是有些令人意外。

其实不仅包头,人才引进不管是报名条件还是招考程序设置都曾被部分考生诟病,比如此前多地取消笔试环节直接通过面试选拔人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上岸难度;再比如在 " 高层次人才 " 的资格认定上不同地区标准不一等。

作为地方性的招考工作,用人单位的自主权相比国考、省考等大范围、统一性考试较大,虽然能够更灵活的适配地方人才需求,但也衍生出一些问题。

比如此前河南汝州市疾控中心也曾发生违规设置限制性指定性报考资格条件等问题,导致 41 名事业编人员被清退。更早之前湖南江永县曾曝出一起一些领导将 7 名子女违规入编的 " 绕道进人 " 事件。

当上级监管力度和标准要求降低,自然会滋生 " 萝卜 " 生长的土壤。因人设岗、绕道进人的 " 闹剧 " 在实际运作中必不可免的会产生 " 三害 "。

首先,伤害的是人才的感情。那些专业过硬、素质优良又规规矩矩的考生因此被拒之门外,伤害了他们服务社会发展的热情和真心。

其次,损害的是社会的事业。当 " 紧缺急需 " 的定义从专业变为姓名,若 " 萝卜 " 顺利入坑," 尸位素餐 " 者真的能够为推进关键行业发展贡献智慧力量吗?如若不能,那么不仅浪费人力成本资源,更贻误了发展良机。最后,危害的是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类似包头这样招聘决策和监督等环节未能切实发挥作用,暴露的不仅是招考公平的缺失,更有干部队伍建设机制的缺位。既损害人才引进机制的公信力,更破坏来之不易的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不过实事求是而言,人才引进相关的程序、标准设置也并非都是为了 " 萝卜 " 而生,梳理人才引进发展脉络,我们能够认识到人才引进的初衷本是为了解决 " 引才难 " 的问题。

在一些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方,干部队伍建设曾长期存在人才引进数量少、难度高、留人难等问题,不仅影响干部队伍结构,更制约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了适应发展新形势,人才引进成为前几年一项普遍性的重点工作,许多对人才吸引力差的地方迫于任务压力不得已相对放宽标准和要求,力求能够引进足够数量的 " 达标 " 人才。

不少城市也因此得益于 " 抢人 " 政策,实现了快速增量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考验的则是有关部门的诚信和定力,是否能够以 " 天下为公 " 的胸怀和 " 求贤若渴 " 的姿态广聚天下英才,服务中心大局。

事实上由于干部选用的监督压力,类似包头这种赤裸裸的 " 作弊 " 行为并非体制内人才引进的主流,引进的人才虽然层次、质量不一,但绝大多数还是通过正常程序进入的。

不过对人才引进违规进人的乱象,有关部门对此也并非 " 充耳不闻 ",一些地方也做出了有益探索。比如去年江苏发文对改进和规范事业单位招聘提出新要求,规定严禁借 " 人才引进 " 等名义搞 " 绕道进人 ",不得自行制定面向特定人员的专项招聘(定向招聘)或加分等倾斜政策,不得随意扩大国家规定的倾斜政策范围。这样的政策要求从根源上杜绝了招考自主权过大引起的 " 权力寻租 " 问题,为一些地方无底线的招考倾斜划出一条边界。

总的来说,包头违规人才引进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干部的选用必须要审慎对待,特别是在公开招考中,只有秉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拿出严格严肃的态度,接受全面有效的监督,能给应考者一个公平的机会,才能真正实现聚才用才的目标。

否则,拔出萝卜带出泥,领导被问责、人才被流失、信任被质疑," 三输 " 局面伤害的还是国家发展的事业。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人才引进 包头 政治生态 考生 考试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