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管理学 前天
资治通鉴:一个人10年不升职,往往是自己的问题!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公元前 177 年,南阳人张释之准备辞官回家种地。

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来,他在朝中任职十年,却一直没有升迁。

袁盎知道张释之非常贤能,于是向汉文帝刘恒推荐他,提拔他为谒者仆射。

十年没有升迁,你觉得,是他能力有问题,还是性格有问题?

关键在于,袁盎认为他很贤能。

那么,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张释之很可能是性格上有些问题。

你想想,一个人长期得不到升职,肯定是有原因的。

那么,具体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可以从张释之的几个故事中看出端倪。

张释之曾跟随汉文帝到上林苑。

汉文帝看到上林苑虎圈的啬夫,对答如流,想提拔这位啬夫为上林令。

但是,张释之却提出了反对意见。

汉文帝听了张释之的话,觉得他说得有道理,于是没有提拔啬夫。

反而在回去的路上,汉文帝和张释之聊了聊,觉得张释之是个很有见识的人,回到宫中后,便让张释之担任了公车令。

又过了一段时间,太子和梁王一同乘车进入朝廷,到司马门时并没有下车。

张释之追上去,扣留了太子和梁王,不让他们进入殿门,并告知他们,进入宫门却不下车是大不敬的行为,还把这件事上报给了汉文帝。

薄太后听说了这件事后,也感到震惊。

汉文帝听说了这件事,立即脱下帽子,向太后请罪,表示自己没有细心教导好孩子。

太后让人带着汉文帝的诏令,赦免了太子和梁王,二人才得以进入殿中。

因为这件事,汉文帝对张释之非常看重,任命他为中大夫。不久之后,张释之又升任为中郎将。

有一次,汉文帝巡视霸陵的进度,汉文帝说,要用南山石头的做棺椁,这样一定会让霸陵固若金汤,让盗墓人没法盗墓,许多大臣都表示赞同。

张释之却站出来唱反调,他说:" 如果墓中有让人心动的宝物,就算是铜墙铁壁的南山,也会被人凿出缝隙;如果墓中没有让人想要的东西,就算没有石头棺椁,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汉文帝听后,觉得张释之说得很有道理。

这一年,张释之被升任为廷尉。

还有一次,汉文帝出巡经过渭桥时,突然有人从桥下跑了出来,惊到了汉文帝乘坐的马。

汉文帝立刻让骑兵将那人抓住,交给廷尉张释之处理。

最终,张释之判定此人有罪,但只需用罚金抵罪。

汉文帝听后非常生气,说:" 这个人把我的马吓到了。幸好我的马性子温顺,否则我可能会受伤。你却只判他罚金,这说得过去吗?"

张释之回答道:" 这是法律的规定,每个人都应该遵守。如果判得太重,大家就不会相信律法了。如果陛下要重判他,那就不需要交给我们来裁决了。如果皇上刚才直接将他处死也就罢了,但您既然交给我来判决,我就必须按照律法来执行。否则,执法没有了标准,可轻可重,就会让法律失去威严,百姓也会无所适从。希望您能够理解这一点。"

汉文帝听了之后,沉默了很长时间,最终说道:" 廷尉做得对。"

有一次,朝廷抓到了一个偷窃高祖庙中玉环的人。

汉文帝非常生气,将此人交给廷尉判罪。

张释之奏明此人应判死罪,汉文帝听后更加愤怒,说:" 这个人简直无法无天,竟敢偷窃先帝的器物。我把他交给你判罪,是想灭他的门,你却仅仅判他死刑,这不能体现我对祖宗的尊重。"

张释之脱下官帽,叩头请罪说:" 我们的律法就是这样规定的,我只是按照律法来判决。对于犯罪,应该根据轻重作为惩罚的依据。如果仅仅因为他偷了祭庙的一个玉环,就要诛杀他的全族,万一那些不懂律法的愚民挖了高祖的庙宇,陛下将用什么更重的刑罚来惩处他们呢?"

刘恒跑去找薄太后商量,最终批准了张释之的判决。

这几个故事,你琢磨一下,张释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们可以总结以下几点:

一,张释之不升职,绝对是有原因的。

他是一个坚持原则的人,我们可以理解为一根筋,不徇私情,坚持原则,有一说一。

在底层工作的时候,往往很难混得开,这是为什么呢?主要原因是不懂人情世故。

底层的人,如果不懂人情世故,对上搞不定领导,很难获得领导的赏识;对下又无法与同事融洽相处,人缘自然不会太好。

这样的人往往很难升职,除非遇到伯乐,碰到真正赏识自己、愿意提拔自己的领导。

二,跟领导唱反调。

即使你讲的是正确的大道理,和领导唱有理的反调,如果遇到心胸狭隘、自私自利、气度较小的领导,那么就算你有理,也很难被认可,升职的机会也会变得渺茫。

但是,如果碰到像汉文帝这样贤明的领导,这样敢于直言的人反而容易被提拔。

所以,跟领导唱反调时,一定要看清楚领导是什么样的人。

你在和领导唱反调之前,必须先认清你的领导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比如张释之,他之所以敢于和汉文帝唱反调,是因为他看明白了汉文帝的为人。

三,坚持自我,选择决定命运。

你可能会遇到欣赏你的领导,也可能一直遇不到。

无论如何,一定要做一个有原则的人。

张释之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十年没有升迁。你再想想,为什么?

因为他太坚持自我、坚持原则,没有遇到赏识他的领导,和同事的关系可能也不太好,自然也很难升职。

坚持自我固然重要,但是,有时候学会适应领导,反而能让你在职场少走很多弯路。

张释之可以说是幸运的,他之所以能够不断升迁,是因为得到了袁盎的推荐,遇上了汉文帝这样贤明的君主。所以,在汉文帝时期,张释之屡次升职,深受赏识。

不过,我们要注意的是,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遇到好领导上。

现实中,大多数领导其实配不上 " 贤明 " 这个词。

他们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执念、贪嗔痴,也有个人的喜恶。

因此,学会适应领导,懂得调整自我,这才是职场人真正需要掌握的跟领导相处的智慧。

你觉得是这样吗?

观看更多《资治通鉴》解读内容,欢迎订阅我的专栏,为你解读《资治通鉴》中的领导智慧和成事之道。(点账号头像,进入主页可见)

煮酒论英雄,读史通谋略。

关注我,每天为你分享读史感悟。

作者:李子霄 《资治通鉴》实践导师,畅销书作者,自媒体专栏作家。长期解读《资治通鉴》,深耕职场管理领域多年。

著有图书《门道:读一页就有用的资治通鉴》。

线上专栏《资治通鉴:领导智慧与成事之道》《制胜谋略:资治通鉴中的成事智慧》《刘邦的启示》等。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