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近日,2 批次 1.6 万吨锰矿经实验室检验合格后予以放行,从货物查验到完成送检用时仅为半个工作日,天津海关 " 实验室检测领域系统互联互通 " 试点工作启动以来,企业表示获得感更强了。
" 进口矿产品需要获得海关实验室检验报告之后,才可以销售使用,这个过程往往需要 5-7 个工作日。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时查询商品的检验状态,根据取样送检进度来提前做好生产排期计划。" 进口企业天津振鸿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业务经理刘伟表示。
海关作为国家进出口监管的重要部门,肩负着保障进口商品质量安全的重任,是守护国门的第一道防线。为更加精准、规范、高效地开展进口商品取样送检工作,天津海关稳步推进海关总署智慧海关建设要求,有序扩大 " 实验室检测领域系统互联互通 " 试点范围,截至目前,已有 3 个隶属关区试点启用该业务运行模式。
该模式通过建立全国海关统一参数,并在各个海关操作系统间全程同步,以打破了口岸查管系统、属地查管系统与实验室系统之间的数据壁垒,真正意义上实现海关 " 检验现场 - 实验室 " 部门之间的信息共用共享。现场检验关员在完成商品取样后,即可通过查管系统中的取样送检模块,将政策、规则、指定等各种要求转化为精准的送检参数," 一货一表 " 形成个性化的送检单," 一键 " 推送至实验室系统,缩短录入用时超过 70%,检测结束后,实验室系统自动回传检测报告,并针对不合格商品进行预警,提示现场关员拒绝放行。
" 天津港是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进出口商品种类繁多,每种货类检验方法大相径庭,现场关员需要查询大量的专业资料,确定检测方法和检测标准,对于关员专业性要求较高。" 天津海关科技处副处长廖芳介绍," 统一参数的建立,提升了现场执法的专业性,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了取样送检与实验室检测的无缝衔接,真正做到为企业‘减负’,为通关‘加速’。"
为保障试点工作如期启动,天津海关成立了工作专班,建立与总署上下联动的参数维护机制,及时反馈试点过程中的检验参数、送检表单参数问题,提出统一参数的调整意见,协助总署完善参数内容。搭建起业务部门与隶属海关的协作平台,一体化推进系统维护、人员授权、规则调整等工作进程,有序做好了新模式落地的业务保障,实现了执法现场和实验室的同参数、同规则、同标准。通过全流程数字化的管理方式,使得取样送检业务在查管作业系统中全景展示,提升了海关对取样送检业务的监控能力,风险防控更高效精准。
" 目前的试点商品已涵盖大宗能源和矿产资源等货类,通过不断地调整界面、新增功能,改革的优势逐步显现,下一步,我们将加快试点工作进程,复制之前的成功经验,尝试将更多货类纳入统一参数库,帮助企业尽享惠享智慧海关建设成果。" 廖芳表示。(津云新闻记者 吴宏 通讯员 胡广粗 王洪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