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世界机器人大会正在北京亦庄举办。本次大会的一个重要活动就是 2025 世界机器人大赛北京锦标赛,来自全球近 20 个国家和地区的 6000 余支参赛队的 1 万余名选手正在赛场进行巅峰对决。
2025 世界机器人大赛北京锦标赛围绕 " 技术产业类 " 和 " 综合素质类 ",设置了共融机器人挑战赛、BCI 脑控机器人大赛、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三大赛事。其中,共融机器人挑战赛和 BCI 脑控机器人大赛突出展示 " 高精尖 " 技术创新应用,通过竞赛,搭建科研成果验证平台。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通过专业类、挑战类、普及类三大类竞赛项目,重点考察参赛选手对机器人技术的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2025 世界机器人大赛今年 4 月份率先启动相关预赛项目,全年在全球范围内共将开展 500 余场各级竞赛活动,参赛选手人数预计将首次突破 35 万人次。
世界机器人大赛自 2015 年起每年举办一届,十年来,共吸引了全球 20 余个国家和地区近 50 余万名选手参赛,大赛已发展成为国内外影响广泛的机器人领域官方专业赛事。
BCI 脑控机器人大赛:推动脑控技术应用发展
脑控机器人技术是通过脑电波信号控制机器人运动的技术系统,可以应用在医疗和家庭服务等领域。在 2025 世界机器人大赛北京锦标赛的 BCI 脑控机器人大赛上,参赛团队就向人们展示了当今前沿脑控技术在多领域的创新成果与应用。
在大赛的成果展示区,记者看到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团队正在通过脑控技术,让机器狗按照人的想法来做各种动作。
相比脑控机器狗在地面运动来说,用脑控技术操控无人机的飞行难度要更大一些。这支来自清华大学的参赛团队正在通过脑控技术控制无人机穿越障碍物。专家介绍,今年有两百多支团队参加 BCI 脑控机器人大赛,在现场进行展示的是经过层层筛选的科研成果,这些项目更加贴近公众,也有望未来服务我们的生活。在现场,不少技术成果的展示观众也可以参与其中,体验到底什么是脑控技术。
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激发创新精神
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是 2025 世界机器人大赛北京锦标赛的重要赛事之一。通过竞赛活动,主办方希望能够从小培养参赛选手的团队协作、策略分工、动手实践等综合能力,激发青少年的探索与创新精神。
本次大赛围绕青少年的机器人设计能力,设置了专业类、挑战类、普及类等相关竞赛项目,共 19 个大项、57 个小项,所有参赛选手年龄均在 6 到 18 岁。赛场上正在进行的是机器人红蓝球对抗赛,小选手们告诉记者,从机器人的机械架构到内部程序,全部由团队成员自行设计组装完成。
在大赛现场,记者看到还有专门为小学生安排的编程比赛。虽然只是通过一些图形而不是程序代码来实现编程,但是据专家介绍,其原理与专业编程类似。通过这种比赛可以使学生们从小就培养缜密的逻辑思维和反应能力,对适应未来的学习工作都很有好处。
来源 央视网
编辑 王欣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