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其实,读书和行路并不矛盾,不仅在路上可以读书,有些书也可以让人在书中 " 行万里路 " ——比如,地理书。
中国古代的地理书,最有名要属《水经注》和《徐霞客游记》,这些书记录了古代中国的大好河山,也表现了豁达开阔的人生态度。
然而它们毕竟是古文写就,又无照片,无法为读者带来视觉体验。
若要完整、立体的了解中国地理,小编要推荐历时 3 年打造,7 册分装,重达 10 斤,厚达 1300 多页的宝藏级中国地理全书——《少年中国地理》。
乍一看名字,仿佛是专门写给学生的教科书,其实对所有喜欢中国地理的读者而言,它都是非常值得入手的 " 中国地理百科全书 "。
◎七大视角透视中国
穿越 6500 万年、1 万年、100 年的中国,从宏大的地质构造、山脉变迁、壮美生灵等七大视角着手,了解中国地理的构造和特征,了解中国地理的过去、现在甚至未来……
书中更配有 9 张拉页,最长达 1.4 米,全景展现山脉、河流图景。如此宏观的视角,是普通地图无法展现的,电子地图也无法像这样 " 一眼看尽三千里 "。
两个字:过瘾!
在装帧上,该书采用裸脊锁线装订,可以 180 ° 平摊打开,更方便阅读,图片、地图完整呈现。
◎彻底读懂中国人文地理
从雄伟壮观的高山,到大地的多彩地貌;从哺乳动物的崛起,到萌宠动物的成长;从繁荣的高黎贡山,到可可西里的荒野;从大兴安岭的林海草原,到西南山地的茂密雨林;从东南沿海的碧波万顷,到青藏高原的寂静山川……他们千变万化,共显神通,共同演绎着中国的野性之美。
书中探讨地理现象的来源,用动态演变取代静态描述,在四维时空里展现活的中国地理,并配有 800 余幅壮美摄影图片,了解中国地理知识的同时,也是一种视觉的享受。
▲喀拉峻 " 人体草原 "/摄影 刘辰
◎准确、权威,匠人精神打造宝藏科普
本书经查阅大量资料而写成,为了保证书稿内容的准确性与权威性,主创查阅了大量文献,创作了约 38 万字的书稿。每一册的参考文献,都多达 100+ 篇(本)。
为了呈现极致的地理样貌,书友配有精心制作的400 余张专业制图,让地理知识直观、生动、有趣,一目了然;让读者直观解读地理原理,轻松读懂抽象概念。
这套书里真的有诗和无数人想要去的远方。
面对壮美河山,你我皆是少年。
如果想有一天,将中国山河看遍,不如就从阅读这套书开始吧。
地球广袤、宇宙无垠,当我们向往星辰大海时,是否有好好了解过脚下这片土地?熟悉的山河里藏着什么秘密?我们真的知道 " 中国 " 长什么样吗?
《少年中国地理》提供了精彩的答案。
这套书共 7 册,外面有个漂亮的盒子,包括《大地脊梁》《多彩地表》《壮美生灵》《北方大地》《秀丽南方》《秘境西部》《大国工程》。
1300 多页的厚度,分为28 个篇章、136 个知识专栏,时间上穿越了 6500 万年、1 万年、100 年三大尺度,空间上遍及整个华夏大地。
令人惊叹的240 余张可视化制图、180 余张精美科普插画,由制图师花两年多时间绘制完成。
▼插画展示
800 余幅高清摄影大片,展现了500 多位星球摄影师镜头中的大美中国。
一起来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还有1.4 米超长大拉页,一页就让孩子看过瘾。
当然,正如编辑所说:中国山河的丰富,远远超出任何一套书的厚度,哪怕这套书有1300 多页。
所以,《少年中国地理》给内容做了分类,从三个最有代表性的角度、挑出最有代表性的景象,去呈现中华大地的独特之处。
一、地形地貌
①大地脊梁
②多彩地表
③壮美生灵
穿越 6500 万年感受地球的力量,
讲述中国地形地貌是如何形成的。
二、中华文明进程
④北方大地
⑤秀丽南方
⑥秘境西部
穿越 1 万年感受文明的力量,
讲述多元的中华文明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三、伟大工程
⑦大国工程
穿越 100 年感受建设的力量,
讲述现代中国有哪些值得书写的大工程。
这样一套鸿篇巨制,出自一家专业的地理科普传播机构——星球研究所,早在 2018 年,它就被人民日报社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评为 " 中国十大科普自媒体 "。
三年磨一书,集合这么多人的力量、花了这么多年的功夫,厚积薄发,才做出《少年中国地理》。
老牛精选
《少年中国地理》七册
星球研究所
点击下图购买
独特视角 + 考点对应
自然地理:回溯地球演变传奇
在《少年中国地理》的前三册,以 " 大地脊梁 "" 多彩地表 "" 壮美生灵 " 为主题,带领青少年回溯到 6500 万年前,开启一场关于地球力量的震撼之旅。
当翻开 " 大地脊梁 " 篇章,仿佛能听见远古时代地壳运动的轰鸣。
书中细致描绘了板块间持续不断的碰撞与挤压,是如何造就了如今中国大地上雄伟山脉的雏形。
例如,唐古拉山脉的崛起,正是印度板块锲入欧亚板块之下,强大的挤压力使得地壳急剧抬升的结果。
在这一过程中,岩石发生了复杂的变形与褶皱,书中借助专业的地质示意图,让青少年清晰地看到岩层是怎样扭曲、堆叠,最终耸起为高耸入云的山脉,成为了中国地形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 多彩地表 " 则如同展开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呈现出中国丰富多样的地貌景观。从广袤无垠的沙漠到地势崎岖的喀斯特地貌,从一望无际的平原到幽深神秘的峡谷,书中都有生动呈现。
就拿新疆的雅丹地貌来说,长期的风力侵蚀如同一位神奇的雕刻师,将原本平坦的地面雕琢成形态各异的土丘、沟壑。
书中搭配的高清摄影图片,能让青少年真切看到那些被风蚀出的独特纹理,感受到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力量。
同时,对沙漠中新月形沙丘形成原理的剖析,借助动态示意图,展示出在风力作用下,沙粒如何移动、堆积,逐渐塑造出独特的沙丘形状,使抽象的地理知识变得直观易懂。
昆仑山上的科研项目,最令人迷醉的,当属大自然留下的无字天书——冰芯。
既有代表远古精神信仰的莫高窟,
也有代表高精尖科技的中国天眼。
既有对历史的追溯,
也有对天文的探索。
既有最严谨的数据,
也有最日常的美食。
既有一丝不苟的机械工程,
也有才华横溢的诗词曲赋。
既有云海苍茫,
也有人间繁华。
既有对生命的尊重和守护,
也有对自然的征服和使用。
而 " 壮美生灵 " 聚焦于中国大地上繁衍生息的各类生物与它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
在介绍可可西里时,书中不仅展现了这片广袤荒野上藏羚羊、野牦牛等珍稀动物的矫健身姿,还深入探讨了高原寒冷、缺氧的环境是怎样影响着这些动物的生活习性、迁徙路线以及繁衍方式。
比如,藏羚羊每年都会进行大规模的迁徙,前往特定的地点产仔,这一行为与可可西里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季节性变化息息相关,让青少年理解生物与地理环境相互依存的微妙关系。
孩子的好奇心,被最大程度打开,看到一个真实又多样的地球、鲜活又独特的中国。
同时,《少年中国地理》也很接地气,那就是取材虽然上天入地,但不管跑多远,始终有个根:和初中或高中教材必考考点相呼应。
如《大地脊梁》中,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形成 / 升高的原因是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它对应初一上学期的地理教材内容。
在《多彩地表》中,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热力环流知识点,对应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在《壮美生灵》中,植被与环境、群落的垂直结构知识点,对应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学习时背景知识很重要。这套书不是教材,却是最好的背景知识材料,给孩子日后的地理学习提供支撑。
人文历史地理:探寻华夏文明脉络
在 4 - 6 册里," 北方大地 "" 秀丽南方 "" 秘境西部 " 带领青少年穿越到 1 万年前,感受文明的力量,探寻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形成过程。
步入 " 北方大地 ",这里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如何孕育出古老的华夏文明。
在中原地区,平坦开阔的地形为早期农业的大规模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从半坡遗址出土的文物中,我们能看到当时人们已经熟练掌握了农耕技术,种植粟等农作物,而这种农业生产方式与北方平原的地理环境紧密相连。
北方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促进了古代冶铁、制陶等手工业的兴起。
书中还介绍了古代北方城市的布局特点,像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其城市规划充分考虑了周边的山川地势、水源分布等因素,彰显出地理环境对城市发展和人类聚居模式的深刻影响。
西安地形图
▼
西安历代都城和文化遗址位置图
▼
关中平原水系图
▼
关中地区部分关隘位置示意图
▼
除了地图,还有大量不同类型的插画,专业、精美,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 秀丽南方 " 则展现出与北方截然不同的风情。
这里多丘陵、水网密布,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了灿烂的稻作文明。
以江南水乡为例,纵横交错的河网不仅为水稻种植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还影响了当地的交通运输和聚落形态。
书中通过对周庄、乌镇等古镇的描述,让青少年了解到水乡古镇依水而建的布局特色,人们利用河道进行货物运输和日常出行,形成了独特的水乡生活方式。
同里古镇航拍,像一幅精心安排的油画。
南方的气候温暖湿润,适合茶叶的生长,因此茶文化在南方地区源远流长。
书中介绍了福建武夷山的岩茶种植,从茶树生长的土壤条件、气候因素,到茶叶的采摘、制作工艺,全方位展示了地理环境与地方特色文化的交融。
▼
福建土楼内部结构示意图
▼
福船外观及结构示意图
▼
都江堰位置及地形示意图
▼
北宋东京夜生活想像图
▼
成都的美食 " 夫妻肺片 "
▼
" 秘境西部 " 充满了神秘色彩。
在青藏高原,独特的高原地理环境孕育出了别具一格的藏族文化。
高海拔、寒冷的气候条件使得牦牛成为当地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牦牛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肉、奶等食物,其皮毛还用于制作衣物和帐篷。
藏传佛教寺庙的建筑风格与当地地理环境的关系,寺庙多依山而建,在险峻的高山环绕下,显得庄严肃穆。
在新疆地区,丝绸之路的繁荣则与当地处于亚洲大陆中心、连接东西方的特殊地理位置密切相关。书
中讲述了沿着丝绸之路兴起的众多商贸城镇,如喀什,不同文化在这里汇聚、交流,形成了独特的西域文化景观,让青少年感受到地理环境对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作用。
第 7 册 " 大国工程 " 将时间拉回到近 100 年,带领青少年见证中国在现代社会中,凭借智慧和力量创造的一个个伟大工程奇迹。
青藏铁路堪称人类铁路建设史上的壮举。
书中详细讲述了建设者们如何克服高原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等重重困难。在应对高原冻土问题时,工程师们采用了热棒技术,通过热棒将地下的热量散发出去,保持冻土的稳定,确保铁路路基的坚固。
三峡大坝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之一,其建设意义深远。书中不仅介绍了大坝的基本结构和发电原理,还深入分析了它在防洪、航运、水资源调配等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
从地理角度来看,三峡地区独特的峡谷地形为大坝的建设提供了天然的优势,能够有效拦截长江水流,形成巨大的水库。通过对比三峡大坝建设前后长江流域的水文变化数据,以及航运条件改善的相关案例,让青少年直观感受到这一工程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地理环境产生的深刻影响。
还介绍了大坝船闸的运作方式,通过动画般的示意图,展示船舶如何通过五级船闸实现上下游的通航,使青少年对这一复杂的工程技术有更清晰的认识。
创作团队强大的审美水平和把控能力,1300 多页的篇幅品质始终在线。
大格局、大热爱
撑起孩子的大胸怀
如果一套书,只会搜集知识和信息,那它充其量是个数据库。真正能够照亮智慧、影响人格的,永远都是知识和信息后面的思想。
说到这一点,真是太佩服《少年中国地理》了,它展现出来的大格局、大热爱,让人动容。
首先,在整套书的编排上,它远到 6500 万年前、近到 100 年内,大到高山巨海、小到细沙野草,一口气横扫人类历史,从中选取了最有代表性的几个点。
中国沙漠和世界其它沙漠不一样,它们大规模出现在纬度更高的内陆地区,这是因为6500 万年前的板块碰撞。
南方喀斯特地貌曾是贫困的代名词,但近百年来超级工程逐渐建造起来,变化惊人。
宏观上能够俯瞰远山草原,讨论湖泊的形成、土地的性质和牛羊之间的关系。
微观上能够关注到沙漠里生长的白茎盐生草,看它们怎么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顽强成长。
这些时间节点、颗粒度上的把握,就反映了创作团队具备足够的格局,并站得足够高,才拥有做出取舍的魄力。
其次,在每个章节的叙述上,从前言到尾声,一幕一幕徐徐道来,给予所写对象足够的从容和尊重。
不用看文字,就已经感受到那种且讲且珍重的爱意。
而在前言和尾声的文字里,我们能更直白地看到这种热爱。
《多彩地表》中国冰川的前言
▼
它由雪蜕变,坚如磐石;
它洁白纯净,悄无声息;
它开山辟谷,雕刻万物;
它影响气候,改变世界。
《多彩地表》中国冰川的尾声
▼
……这一片伟大的冰川,
应该永远冰冷,永远 " 川 " 流不息。
似乎能看到作者老师们,眼中含着光,殷殷的叮嘱读者:我们的风光这么美,我们的民族这么好,我们的文明这么灿烂,我要把我知道的都告诉你……
除了图书上充满仪式感的编排,在人文题材的选择、知识介绍的字里行间,也处处闪烁着对中华民族的深切感情。
比如在《北方大地》介绍青岛时,特意介绍五四广场上发生的热血故事。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盛世山河来之不易,我想,能够理解这份热爱的孩子,会走得更远、更稳。
这套《少年中国地理》,真正打破了人们刻板印象中的 " 地理 " 形象,它像是用最高标准给孩子做的 "中国说明书",把中国种在心中。
温馨提示:请登录老牛精选小程序中查看订单详情,商品发货后才能查看物流信息。您也可添加客服小哞微信 mr_moo123,咨询商品和订单详情。推品推荐、商务合作,请添加 Shidaizoe 微信。更多好书推荐,请关注公众号 " 老牛的读书时间 "。
关注公众号 " 老牛的读书时间 "
更多好书推荐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