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inessCars 08-13
欧洲日本“滑跪”特朗普,中国汽车机会来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或许给了中国汽车新的机会。

8 月 12 日,中美双方发布《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美方承诺继续调整对中国商品(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商品)加征关税的措施,自 8 月 12 日起继续暂停实施 24% 的对等关税 90 天。中方自 8 月 12 日起继续暂停实施 24% 对美加征关税以及有关非关税反制措施 90 天。

北京与华盛顿同步向全球宣告:一场被西方媒体哀叹为 " 没有赢家的战争 ",迎来了关键转折点。

在特朗普发起的这场全球关税大战中,中国成为 G20 中唯一未在核心利益上妥协让步的主要经济体。

要知道,面对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包括欧盟、日本在内以及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唯一的方式只有 " 滑跪 "。

收割日本

7 月 22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宣布美国与日本达成贸易协议:对日关税税率为 15% 及日本 5500 亿美元对美投资。

尽管日本在其媒体上表示这样屈辱的协议存在公平公正,但特朗普依旧一点面子不给,强势回应," 拿走了 90% 的利润。"

"90% 利润归美国 " 的条款被日本内部评估为 " 变相纳贡 ",连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都直白地说 " 日本花钱买到了 15% 的关税 "。

5000 亿美元并不是一个小数目,相当于日本一年 GDP 的 10%。

作为回报,美国承诺将日本汽车关税从 27.5% 降至 15%。要知道,美国对日系汽车原本征收 2.5% 基础关税 +25% 额外关税,合计 27.5%,协议后降至 15%(12.5% 额外 +2.5% 基础),看似降幅显著,但较特朗普上台前的 2.5% 仍高出 5 倍。

更加戏剧的是,关键条款却陷入 " 执行黑洞 " ——这也仅仅是特朗普给予日本的口头协议。

日本首相石破茂 7 月在街头演讲时说," 关税谈判是场赌上国家利益的战斗,怎么能忍受被对方看扁。"

8 月 7 日,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站在美国记者面前,眉头紧锁。他手中的美国政府公告文件似乎重若千斤—— " 现有税率加 15%" 这几个字像一根刺扎进日本贸易谈判团队的心里。

有日本高管直接表示:" 完全被特朗普看扁了。"

美国白宫发布的公告却让日本措手不及,日本政府坚称协议内容被单方面篡改。日本聊的是 " 总税率 15%",没想到美国白宫公告写的是 " 加征 15%"。

一场由关税数字引发的国际风波,正让东京与华盛顿的贸易博弈演变成外交迷局。

这意味着原本关税已高达 27.5% 的日本汽车,可能面临 42.5% 的毁灭性税率——远超日本产业承受极限。

2024 年日本对美汽车出口 137 万辆,占其对美出口总额的 34%,这一税率调整将直接导致日本汽车业年利润减少约 45 亿美元。

根据业内人士对七家日本主要汽车制造商的业绩预估,美国每推迟一天降低日本的汽车关税,这些厂商当天的合计利润就会减少约 30 亿日元 ( 约合 2030 万美元 ) 。

包括丰田汽车、本田汽车在内的汽车制造商目前估计,关税造成的全年合计利润总影响约为 2.7 万亿日元 ( 约合 183 亿美元 ) ,这将使他们的营业利润下降 36%。

若关税如期下调,日本车企全年受关税冲击本可减少 1.6 万亿日元。但现实是,日本车企全年受关税冲击要增加 1.6 万亿日元。

三菱汽车公司在 6 月提高了价格,但上季度在北美地区仍录得 30 亿日元的营业亏损,其中 144 亿日元的亏损源于关税影响。由于担心对销售的影响,该公司似乎已比最初计划更晚实施了涨价。

2025 年上半年,丰田全球销量同比增长 7.4% 至 554.5 万辆,创三年新高。随后丰田宣布,将 2025 年产量目标提高到 1000 万辆。

但与此同时,丰田也发布盈利预警,受美国关税影响将全年营业利润预期大幅调低 16%。

8 月 6 日,本田汽车公布当前财年第一财季(4 月至 6 月)业绩,受日元走强及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净利润同比下跌 50.2%,营业利润同比下降约 49.6%。除此之外,包括马自达、斯巴鲁的几大日系品牌,都极大依赖北美市场。

美国的态度阴晴不定,让日本车企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欧盟吃瘪

相比于日本的 " 国耻 ",欧盟这边倒是从被人鱼肉的案板上暂时走了下来。

7 月 27 日,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发声明,欧盟敞开 20 万亿美元市场,首次全盘接受美方汽车和工业标准,还要从美买 7500 亿美元的能源,投 6000 亿美元到美产业。

一大堆的保护费,仅仅换来美欧 15% 的额定关税。这个 15%,比欧盟原来争取的 10% 高不少,比原先 4.8% 的平均关税更是翻了三倍。

欧盟的妥协其实是 " 用小输换大输 ",避免了特朗普威胁的 30% 惩罚性关税。

在上个月的中欧峰会上,欧盟却还想借中美博弈自抬身价,没想到中美都没上套。欧洲议会高官贝恩德・朗格直言:" 当特朗普在苏格兰挥舞签字笔时,欧盟作为独立经济强国的幻想彻底破灭 "。

即便如此,美国一众企业还嫌政府对本土工业保护得不够。

代表福特、通用等美国车企的美国汽车政策委员会主席马特 · 布朗特表示," 这对美国产业和美国汽车工人来说都是不利的,因为该交易对几乎没有美国零部件的日本进口汽车征收较低关税,而对在北美生产的、含有较高美国零部件的汽车征收较高关税。"

日前,通用汽车报告称,受关税等因素冲击,通用第二季度利润下降 10 亿美元,并警告称下一季度的损失将更高。斯特兰蒂斯汽车早些时候宣布,预计 2025 年上半年将损失 27 亿美元。特斯拉则表示,本季度盈利下降,是由于车辆交付量下降及关税等因素。

事实上,正在受伤的依旧是老牌欧洲汽车工业。德国汽车工业协会测算,这将使每辆出口美国的德国汽车成本增加约 3000 美元,2025 年对美出口预计减少 12%。

7 月 31 日,德国宝马汽车集团公布,今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 677 亿欧元,比去年同期下降 8%,税后净利润 40 亿欧元,同比下降 29%。

梅赛德斯 - 奔驰公司最新声明称,由美国发起的高关税政策将使公司损失 3.62 亿欧元。梅赛德斯 - 奔驰表示,关税 " 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并已对销量造成冲击,其第二季度销量同比下降 9%。

保时捷境况更为惨淡,其 7 月 30 日公布的经营数据显示,2025 年 1 月至 6 月合并净利润骤降 71% 至 7.18 亿欧元,尤其是在今年二季度汽车业务营业利润暴跌近 91%。仅美国关税一项就造成约 4 亿欧元的负担。

保时捷方面表示," 为保护客户利益,公司在今年上半年选择自行承担关税带来的额外成本。"

无论是日本还是欧盟,想要减小美国关税带来的影响,最好的方式就是把生产线搬到美国。但整个汽车供应链包括人力资源美国并无优势,这让其陷入了一场进退两难的悖论中。

在此背景中,中国汽车正在东南亚、中东市场势如破竹。德国汽车管理中心专家指出," 中国品牌凭借智能化优势和本土供应链,正加速抢占高端市场。"

罗兰贝格《2024 全球汽车供应链核心企业竞争力白皮书》显示,全球零部件企业营收规模趋稳(+13.2%)但利润率仅微升至 6.1%,而中国企业以 5.7% 的息税前利润率领跑全球,其中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贡献了 34% 的营收增加值和 36% 的利润增幅。

这种结构性变化正在重塑全球汽车产业的权力格局。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或许给了中国汽车新的机会。

注:图片部分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日本 特朗普 美国 美国白宫 华盛顿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