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08-13
华特磁电:“超级吸铁石”是怎样炼成的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2025 年 8 月 8 日— 10 日,在山东华特磁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 华特磁电集团 ")举办的 "2025 磁电与低温超导应用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高峰论坛 " 上,全球首台、全球最大 7 米智能立环高梯度磁选机正式发布。该设备成功破解了千万吨级矿产资源高效利用 " 卡脖子 " 难题。

磁选设备堪称矿物加工环节的 " 超级吸铁石 ",是将 " 贫矿 " 转化为 " 富矿 " 的关键环节,直接决定后续冶炼的原料纯度。矿物开采出来之后,通过破碎、研磨系统分解成小块,随后通过磁选机精准分离铁、钛、稀土等磁性及弱磁性矿物,实现精矿与尾矿的高效提纯。

作为磁选装备领域唯一获国家级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与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双认证企业,华特磁电集团深耕磁技术 32 年,连续研发出了包括 5 米、6 米、7 米智能立环磁选机在内的多个核心产品,四年 6 次刷新世界纪录,构建起覆盖多场景的高端磁选装备体系。

从两间茅草屋到占据全球 30% 以上市场份额,从小型除铁器到大型磁选机,华特磁电集团的发展轨迹,恰是中国磁电装备产业从技术跟跑到自主创新、从低端代工到全球领跑的缩影。

线圈攻坚

走进华特磁电集团的生产车间,3 米浆料磁选机、6 米立环磁选机静静地矗立,工人们正围绕线圈等关键部件井然有序地忙碌着。这些磁选机的研发生产,离不开线圈这个 " 心脏 " 部件。而华特磁电这种对核心部件的专注,早在三十年前就已埋下伏笔。

华特磁电集团创始人、董事长王兆连回忆道,上世纪八十年代,公司所在的潍坊市临朐县是全国知名的 " 水泥电子城 ",聚集着百余家水泥微机配料企业。当时,水泥厂破碎和磨矿系统升级中,用于保护设备的除铁器需求日益凸显。

因除铁器技术门槛较低、投入成本较少,瞄准这一市场缺口,1993 年王兆连与两位伙伴筹借 1 万余元,从两间茅草屋起家,对风冷电磁除铁器与永磁除铁器进行批量化生产。

在除铁器生产过程中,王兆连逐步深化对磁选原理的理解,积累了设备结构设计、磁路优化等核心经验。此后,企业团队便从简单的 " 吸铁 " 功能出发,开始探索磁性与弱磁性矿物的精准分选技术,为后续向磁选机领域跨越筑牢了技术根基。

恰在此时,国家推动矿山向 " 大型化、绿色化、智慧化 " 发展,小型矿山因能耗高、产出低逐渐关停,大型矿山成为主流,其开采、选矿环节对高效磁选设备的需求急剧增加。这一行业变革,为华特磁电从除铁器向磁选机的转型提供了契机。

但在磁选机设备大型化过程中,线圈散热这一行业共性难题横亘在前。" 线圈如同汽车的发动机,其性能直接决定设备能否正常运行。" 王兆连表示。小型电磁设备线圈数量少、功率低,散热易解决;但大型设备线圈规模扩大数十倍,功率从几千瓦飙升至几百千瓦,传统风冷技术无法满足需求。

彼时,中国磁电装备市场以 " 仿造 " 为主,高端市场被欧美企业垄断。进口大型磁选装备售价超百万元,而国产设备因磁场强度不足、故障率高,难以进入主流市场。受此限制,华特磁电曾长期被困在中小型磁选设备领域。

打破这一局面的关键,始于 2001 年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产学研对接会。在该对接会上,华特磁电集团与中科院顾国彪院士团队结缘。针对特大线圈散热不均的核心难题,华特集团联合中科院团队开展上万次仿真实验,将顾国彪院士应用于三峡水轮发电机组的 " 蒸发冷却技术 " 创新性移植过来,首创 " 双流道循环阻尼+全密封浸油 " 复合冷却系统。

在 72 小时连续满负荷测试中,该系统实现散热效率提升 40%,夏季高温时线圈温升不超过 25 ℃,成功将磁场强度从 700 高斯提升至 2500 高斯,一举打破国外技术壁垒。

技术瓶颈突破后,不同规模矿山对设备处理量的差异化需求愈发明显。正如王兆连所言,设备直径与处理量直接相关,直径越大,单台处理量越高。基于此,华特磁电接连研发出了 5 米、6 米、7 米智能立环磁选机,三次刷新世界纪录。

以本次活动发布的 7 米智能立环磁选机为例,该设备高 12.8 米,转环直径 7.088 米,重达 860 吨,是全球首台、全球最大的立环高梯度磁选机。其吨矿电耗 0.2 千瓦时,单台处理量较传统设备提升 8 倍,同时能为项目节省 40% 以上的工程投入。

 

市场突围

长期以来,欧美企业凭借成熟技术和品牌积淀垄断中国磁电装备的高端市场,国内企业对国产设备普遍存在信任壁垒。以华特磁电集团研发的低温超导处理器为例,这款单台成本超 200 万美元的设备,虽在技术指标上实现突破,但因缺乏工业化应用先例,企业更愿花高价采购国外的成熟产品。

为破解这一市场难题,华特磁电推出 " 免费试用,满意付款 " 的策略。例如,华特磁电自费将设备安装在山东港口日照港,免费供其试用长达 4 年。在这期间,设备在极端工况下稳定运行,磁场强度、分选效率等关键指标媲美进口设备,用实际表现打破了 " 国产设备不靠谱 " 的偏见。

这一策略的成效持续显现。从早期聚焦矿山、煤炭等传统领域,到如今市场版图拓展至医疗、新能源材料等 10 多个领域,华特磁电集团完成了从传统矿业装备供应商到多元领域磁力应用系统服务商的转型。

在本次活动上,鞍钢集团矿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下称 " 鞍钢矿院 ")总经理陈洪彬表示,华特磁电的大型磁选装备运行稳定、能耗极低,公司更加坚定了与华特长期合作的信心。

鞍钢矿院只是华特磁电众多合作伙伴的其中之一。目前,华特磁电集团产品远销澳大利亚、德国等 30 多个国家,服务客户超 2 万家,包括澳大利亚罗伊山集团、大中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建邦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华夏建龙矿业科技有限公司等。

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总工程师雷平喜表示,华特磁电集团的创新成果实现了磁选装备在大型化、智能化、绿色化方面的重大突破,有效解决金属矿山 " 高效分选与节能降耗 " 的行业痛点,为冶金矿山转型提供关键装备支撑。

从市场格局来看,中国磁电装备产业已形成 " 区域集聚 " 态势,南金环、北隆基、中华特的产业三角格局清晰显现。其中,华特磁电集团凭借技术突破与产品迭代,在全球产业格局中构建起 " 高端引领、差异竞争 " 的市场地位。

对于行业发展现状,王兆连指出,当前中国磁电装备行业正处于 " 新旧交替 " 关键期,中端市场同质化竞争激烈,高端领域布局存在短板,传统生产模式与智能化、低碳化发展要求之间存在代际差异,这一行业态势也为华特磁电集团的战略升级提供了方向指引。

王兆连表示,未来,华特磁电集团将锚定 " 国际领先的磁力应用系统服务商 " 目标,深化磁电与超导、数字孪生技术融合,升级 5T 以上超导磁体系统等装备;布局新能源材料与再生金属装备赛道,开发全流程除磁分离系统;同时深化 " 一带一路 " 合作,在资源富集区建设海外研发中心,推动 " 技术出海 " 向 " 标准输出 " 跨越。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技术创新 稀土 创始人 制造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