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网 前天
患者故事:从病床到跑道:“全人工心脏” 男子挑战“半马”!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一、命运判死刑:被心衰啃噬的人生

Randy Shepherd 的心脏,从童年就埋下隐患。两次风湿热在心肌和瓣膜上刻下了看不见的伤口。成年后 4 次瓣膜置换术,仍没能挡住崩溃:双心室射血分数不足 5%(健康人>50%),6 分钟步行仅 100 米,抱儿子前必须吸 15 分钟氧。医生摇头:" 连移植名单都排不上,准备临终吧。" 医生把家属请到走廊,尽量平稳地说出那句所有人最害怕听见的话:" 靠现在这颗心,可能只有数小时,最多几天。" 那晚,病房的灯很亮,世界却安静得像一口井。妻子 Tiffany 没有说 " 你会好的 " 这种空话,她只是把孩子安顿好,回到床边,握住 Randy 的手一遍遍地换湿毛巾、拍背、把被角掖好。Randy 看见她指尖的倒刺、手背被消毒水浸出的干纹,那些细小的、日常的、笨拙的动作,像把他仍然牢牢地拴在这个世界上。他第一次如此清楚地意识到:这一次,不是再 " 挺一挺 " 就能过去了。

二、SynCardia 全人工心脏重启生命的脉搏

Randy 等待 4 年没有得到心脏供体,2013 年 6 月 20 日,在原生心脏即将停止跳动的时刻,亚利桑那大学医学中心为 Randy 植入了 SynCardia 全人工心脏(STAH):完全替代了原装心脏,成了他重生的机会。左右人工心室接过已经力竭的原装心室与受损瓣膜的工作,让血液重新、稳稳地流经全身。那一刻,并没有鼓点大作的戏剧性,只有指尖慢慢回暖、嘴唇重新泛起的红色,以及家人眼里一点点放下来的慌张。

术后第 7 天:Randy 拄拐站起,10 米路走 3 分钟;

术后第 8 天:Randy 第一个动作是摸胸口 -" 它真的在跳!";

术后第 30 天:绕病房跑圈,护士盯着监测仪惊叹:" 血流从 5 升到 8 升,完全跟着步频走!",没有按钮,没有指令,这颗全人工心脏完全融入到了 Randy 的生命;

从术后恢复到康复阶段,他能清楚地 " 听见 " 胸腔里那种陌生却稳定的律动。这不是他出生时带来的那颗心,但同样把生命的力量推向四肢。他已学会与这颗 " 新心 " 相处:清晨的窗边,先站稳三十秒;午后沿病区走廊,走到尽头那扇亮着天光的窗;傍晚再多走几步,到护士台前转身。每跨过一个小小的门槛,他就用圆珠笔在床头便笺上画一个对勾——细小得像尘埃,却把 " 活下去 " 的分量一笔笔添了回来。

三、康复出院:和 " 全人工心脏 " 共生的日子

临床稳定后,他换上 Freedom® 便携驱动器,揣着 " 新心 " 出院。康复不再只是监护数字和检查指标,而是生活被一点点 " 回归 " 的过程:Tiffany 陪他沿着社区的绿道慢慢行走,刻意把步子踏得整齐;每周日清晨,他就会重新坐回教会的木椅,掌心贴着温热的木纹,呼吸和 hymn 的旋律对上了拍;傍晚,他站在棒球场外,看孩子挥棒,那一下清脆的 " 哐 ",像有人隔着空气轻轻叩了一下他的胸口。身体一点点康复,心,也一点点回家。

四、站上跑道战 " 马拉松 ":奇迹诞生了

2014 年 4 月 26 日,Pat ’ s Run 赛道上,也就是挑战半马的当天,天还没亮,Randy 按惯例做完 " 出门前检查 ":指示灯正常、导线顺直、肩带无压痛点。赛道上,他维持 " 可交谈 " 的稳定步频;每过一处路标,就做一次三秒自检:看电量与温度、把肩带再微调一点,补给点只喝水,不碰陌生饮料。

(图片来源:Business Inside 网站)

跑到 4 英里时,终点近在眼前,Randy 没有冲刺,而是用和训练时一样的步频稳稳跨线;跨线前,他轻轻摸了摸肩上的包,那是他和 " 新心 " 的默契:我们一起到这儿了。

Randy 成了全球首例,在全人工心脏的支持下跑完了 4.2 英里!他的眼睛闪着光,背后驱动器的管线在阳光下晃动,没人觉得怪异——所有人都在为这颗 " 全人工心脏 " 欢呼。冲线时,计时器停在 1 小时 40 分。"My feeling was that I can ’ t believe I had done that," says Shepherd, who was known by friends and the public as the "tin man." "I was a bit unsure of myself, but I was amazed that I had done it." 他举着奖牌笑道:" 它从不用我操心,跑快了,它自然就‘懂’。"

随后,Randy 在他女儿的陪同下完成了半程马拉松。

2024 年秋天 Randy 带着奖牌访问 SynCardia 总部

SynCardia 的全人工心脏 " 无感调节 " 支持着 Randy:它没有内置传感器,全靠驱动器的独特功能 " 感知 " 身体需求:静息时血液输出量可稳定在 3 升 / 分钟左右,当身体开始剧烈活动时,它会自然提升至 10 升 / 分钟,全程无需任何手动切换,仿佛一颗 " 天生就懂你的心脏 ",需要多少心输出就供给多少。

真正的重生,不在领奖台上,而在一家人围坐的晚餐旁,在孩子作业本上的家长签名时,在黄昏散步时彼此牵手的那一刻。

注:在使用 SynCardia 全人工心脏 15 个月之后,故事主人公 Randy Shepherd 在 2014 年 9 月成功进行了心脏移植。不是每个病人都像 Randy 一样幸运可以得到合适的心脏供体。SynCardia 的愿景正是通过不断迭代的技术创新与丰富的临床实践,致力于实现一个长期目标:为无法等待的人提供可持续的生命支持系统,以全人工心脏替代心脏移植,重塑全球心衰治疗格局。SynCardia 正在推动心脏替代技术从 " 过渡方案 " 迈向 " 终极治疗 ",让每一颗停止跳动的心脏,都有机会重新开始。2025 年 8 月,母公司 Picard Medical 将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PMI)。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康复 医生 大学 tiffany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