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集微APP 08-13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提速 A股产业链公司积极备战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在全球科技产业加速转型的背景下,人形机器人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产品创新到商业订单,从技术突破到资本布局,多重迹象表明这一新兴产业即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近期,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密集的产品发布和技术突破。8 月 6 日,傅利叶智能正式发布全尺寸人形机器人 GR-3,这款主打交互陪伴功能的产品具备 " 可触摸 " 特性,身高 165cm,体重 71kg,全身配备 55 个自由度,支持高度拟人化的肢体表达。其创新的双电池热插拔架构可实现不间断供电,单次续航达 3 小时。

傅利叶创始人兼 CEO 顾捷表示:" 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技术迭代速度惊人,现在一年的发展相当于过去的 3-5 年 "。这一观点在业内得到普遍认同。就在此前两天,宇树科技和中科硅纪也分别发布了四足机器狗 Unitree A2 和类人灵巧操作具身智能全栈解决方案。

实际上,自 6 月以来,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已呈现井喷态势。据集微网不完全统计,短短两个月内就有超过十款新品发布,包括星动纪元的星动 Q5、西湖大学的柔性变刚度机械臂、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天工 2.0 等。国内外企业如特斯拉、Figure AI、华为、比亚迪等都在加速布局这一领域。

行业专家指出,2025 年可能成为人形机器人工程化的元年。随着 AI 技术从认知智能向 " 感知 + 执行 " 的多模态阶段迈进,具身智能正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与传统软件智能不同,具身智能强调 AI 与物理世界的深度交互,使机器能够真正理解和操控现实世界。

浙商证券认为,国际巨头量产和国内企业加入,人形机器人产业已成不可逆转的趋势。民生证券则指出,随着规模效应显现,民用级人形机器人价格可能降至 2 万美元以下。

业内人士表示,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正在从工业制造向家庭服务、医疗护理等领域扩展。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透露:" 今年上半年行业平均增速达 50%-100%,几乎每天都有新品发布。" 这种爆发式增长预示着人形机器人正在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应用。

商业落地加速推进

随着人形机器人技术迭代升级,多家领军企业接连斩获批量订单,行业商业化进程全面提速。

近期,优必选科技中标觅亿(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9051.15 万元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创下该公司单笔订单金额新高。更引人注目的是,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联合中标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24 亿元人形机器人代工服务项目,其中智元机器人以 7800 万元中标全尺寸人形机器人标段,宇树科技则以 4605 万元拿下小尺寸人形机器人及相关配件标段。

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正在推动行业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 8 月 4 日,智元机器人今年已中标 9 个项目,宇树科技中标 68 个,优必选科技中标 16 个,这些企业的中标数量均已接近或超过去年全年水平。乐聚机器人预计全年交付量将突破千台,而松延动力的总订单规模已超过 2500 台,合同总额突破 1 亿元。

" 今年是松延动力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仅一个月内意向订单就突破 2000 台。" 松延动力创始人姜哲源表示。该公司近期实现了 105 台人形机器人的量产交付,创下成立以来最高纪录。目前,松延动力正在北京、常州和东莞布局生产基地以满足激增的市场需求。

优必选科技推出的 " 天工行者 " 人形机器人已收获百台订单,预计 2025 年交付量将超过 300 台。公司正在积极扩充产能,建设新的生产线。智元机器人方面透露,目前线下量产机器人已超 2000 台,预计 2025 年出货量将达到数千台规模。

中金公司最新研报预测,到 2030 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可能达到 35 万台,市场规模有望突破 581 亿元,2024-2030 年复合增长率或超过 250%。研报指出,人形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的优质载体,正在工业、科研教育、商业服务等多个领域找到落地场景。

开源证券分析认为,当前国内具身智能企业呈现 " 规模激增、软硬件协同 " 的发展特点。硬件端聚焦人形机器人本体及核心零部件,软件端侧重具身智能算法开发,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布局。随着宇树科技启动上市辅导、智元机器人通过资本运作实现突破,行业正掀起新一轮资本化热潮。

业内人士表示,在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多重推动下,人形机器人产业已进入高速发展期。随着核心技术的持续突破和产业链的不断完善,这一新兴产业有望在未来几年实现更大规模的商业化落地。

产业链协同发展

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加速,上游核心零部件供应链正迎来发展新机遇。近期,多家上市公司在互动平台披露了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布局进展,展现出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在存储芯片领域,北京君正针对人形机器人对高集成度和低功耗的需求,创新推出 3DDRAM 技术,通过近存计算架构优化存储与计算协同效率。连接器企业瑞可达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人形机器人产品已开始小批量供货,预计 2025 年该业务板块销售收入约达 1000 万元。

PCB 供应商胜宏科技透露,已与人形机器人领域部分国内外头部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相关产品实现小批量出货。天准科技则表示,其人形机器人大脑控制器产品已获头部企业认可,累计订单金额超 1000 万元,正在积极拓展更多客户。

" 公司人形机器人组配件业务产能充足,将根据客户订单逐步释放。" 拓邦股份在互动平台回应投资者关切。英威腾则聚焦核心零部件布局,依托工业自动化技术积累,在关节模组、视觉系统等关键部件开展研发,并与行业头部企业建立技术合作。

业内人士指出,在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中,核心零部件企业将率先受益。随着技术不断突破和成本持续下降,产业链各环节有望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几年,具备核心技术优势的供应链企业将获得更大市场份额。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机器人 ai 机器人产业 创始人 上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