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主打 C2B2C 模式到引入品牌商、经销商后,得物似乎又盯上了直播带货。日前有消息源透露,得物方面开始尝试探索直播电商业务,目前已启用试播机制筛选达人主播,并给予商单扶持激励。据称,得物的 " 试播基准比较高,是按照抖音、小红书主流的带货主播标准来 "。
为此,得物方面已经发起优质主播扶持计划,目前主要招募三类达人主播,其中包括站内粉丝≥ 500 的原生达人、全网粉丝≥ 10 万的站外电商达人,以及近 90 天电商 GMV ≥ 1000 万的全网直播机构。
据悉,目前得物的直播入口在 App 首页的子菜单栏中,与 " 关注 "、" 灵感 "、" 推荐 "、" 视频 " 等栏目并列,此外单个商品的详情页中也有对应的直播入口。
得物之所以会盯上直播带货的原因,其实并不复杂。要知道虽然得益于先后踩中球鞋文化兴起与年轻人潮流消费的风口,又因为增加 " 正品鉴定 " 环节的商业模式创新,从虎扑到 " 毒 "、再到得物,此前的发展一度曾十分顺利。但垂类电商平台逐渐走向衰落的大势,再叠加电商行业失速的影响,使得得物近年来的日子并不那么好过。例如在 2024 年,得物便先后陷入廊坊仓库 " 欠薪停摆 ",以及裁员 5% 等风波。
于是,积极改变现状就成了得物的头等大事。此前在 2024 年 4 月,得物启动全品类招商计划。如今打开得物 App 就可以看到,其 SKU 早已溢出球鞋、潮服的边界,商品横跨美妆护肤、3C 数码、家电、酒水零食等品类。同时出海也被提上了日程,就在今年 6 月,得物正式落地俄罗斯,全球化布局再下一城。
在这样的背景下,其实留给得物的选择已经不多。虽然增速下降已经成为事实,但对于还没有 " 吃到肉 " 的电商平台而言,直播带货的吸引力依旧不小。就在不久前,京东方面也已宣布将加码培养青春采销主播。
而且脱胎于虎扑的得物本就自带内容基因,近年来在内容体系的搭建上也投入颇大。如今进入得物 App,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收纳各类创作话题的 " 灵感 " 频道。所以如果得物不做直播电商,有这一需求的创作者就或将会持续流向抖音等变现效率更高的平台。
但问题在于,全品类扩张在为得物带来更多营收的同时,也对其用户规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走向大众,也就意味着得物身上的 " 潮流 "、"Z 世代 " 等属性将会被弱化,甚至需要主动将之舍弃。毕竟就在今年 5 月,得物方面正式将 slogan 从用了五年左右的 " 得物运动 X 潮流 X 好物 " 改为 " 得到美好事物 "。去掉 " 运动 " 和 " 潮流 " 这两个标签,其中的意味已经再明显不过。
然而得物入局直播带货的时机着实有点晚,所以就需要再如今一众竞品的追堵截下找到突破口。但如何在维持调性和做大规模之间保持好平衡,还要规避同质化,对于如今的得物来说显然不是个很容易给出的答案。
当然,得物自带的内容基因,也是其与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相比的核心差异之一。不过在 " 内容 + 电商 " 这个赛道,并非只有得物,小红书当下的表现也很抢眼。过去两者井水不犯河水,一个主攻种草、一个负责转化,可随着小红书电商化进程的加速,得物也拼命在往社区内容赛道挤,双方用户重叠已经日趋严重。
就目前而言,得物想要在内容社区这个赛道与已经抢占先机的小红书竞争,显然并不容易,所以暂时还只有守住最为核心的护城河,也就是用户信任。
但达播模式的翻车风险,当下可谓是人尽皆知。即便得物有引以为傲的 " 先鉴别、后发货 " 模式,可一旦遇到直播间爆单, 就势必会面临成本与时效的双重压力。换而言之,与其他平台相比,以 " 正品鉴定 " 立足的特性或许使得得物更加难以招架翻车带来的影响。
或许是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得物当下在招募达人时更倾向于拥有垂类人设,或是希望借此筛选出更具专业素养的创作者。然而 这一点或许有点一厢情愿,毕竟平台很难阻止达人跨领域带货。就算是李佳琦,在靠带货美妆产品走红后,带货的商品品类就变得越来越丰富。
总而言之,目前对于得物而言,直播带货虽然意味着可能会有更多机会,但也称得上是一次豪赌。毕竟建立口碑的过程难如登天,可毁掉口碑却易如积木坍塌。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