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履职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总经理的前一天,汪俊君还在岚图发布会现场忙着彩排工作。虽然当时手机一直有来电,但为了确保彩排质量,汪俊君并没有接听,直到彩排结束后,才得知第二天早上 7 点要开会部署新的工作安排。
东风奕派科技于 6 月 26 日成立,6 月 27 日正式对外公布。" 从接到任务的第一时间起,我就和团队立即投入工作状态,以最快速度熟悉业务、理清思路,确保各项工作无缝衔接、顺利推进。"
实际上,汪俊君的职业生涯始终扎根于东风体系。刚加入东风时,他先在东风风神工作了 12 年半之久,主导开发过多款重要车型;后又参与了岚图的创建工作,在那里度过了三年时光;如今来到东风奕派科技,虽然岗位变了,但他始终保持着与各品牌团队之间的紧密联系,经常就技术研发、产品规划和营销策略等问题与大家进行深入交流。
" 这种完整的职业经历,让我对东风各品牌都有着深刻的理解。" 汪俊君指出,东风奕派科技肩负着成为东风主力军的重任,这意味着要在保持产品竞争力的同时,更要实现规模化的市场突破。
破局效率瓶颈
近期,围绕东风奕派科技最多的问题就是因何而立?这要从东风 " 跃迁行动 " 讲起。自 2023 年起,东风一体化运营东风奕派、东风纳米和东风风神三大品牌;2024 年,三大品牌销量达 21.3 万辆,同比增长 82.4%;2025 年上半年销量更是同比增长 43.7%,跑赢行业大市。
伴随汽车消费者向汽车共创者、定义者转变,为进一步聚焦用户需求,东风决定一体化整合三大品牌,因此成立了东风奕派科技,并下设东风风神和东风奕派两大事业部,总经理分别由邓留超和余岳峰担任。
2025 年 7 月,东风奕派科技销量达 27.92 万辆,同比增长 70.9%。新公司成立仅一个月就跑出了新的加速度,足见此次品牌构架调整与一体化管理改革成效初显。
作为东风奕派科技的总负责人,汪俊君深知身上担子的分量,并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尤其是近两个月的工作,让汪俊君深刻感受到了东风此次改革决策的正确性:" 这种全价值链一体化的模式,能够实现资源的高效聚焦,是应对当前市场竞争的最佳选择。"
在汪俊君看来,此次改革解决了最为关键的效率问题," 过去我们的研产供销服体系分散在不同公司,会带来信息传递的偏差和决策效率的低下;现在通过组织整合,实现了全价值链的闭环管理,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首先是决策效率的大幅提升。以前跨公司协调需要层层审批,现在 " 研产供销服 " 都在一个体系内,遇到问题可随时决策。尤其是针对用户反馈,能做到第一时间响应,这对公司经营结果的影响是立竿见影的。
其次是资源聚焦,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过去资源都分散在各个品牌里,整合后可以在重点产品和关键战役上实现 " 饱和式 " 投入,只有真正聚焦才能打造爆款,如果还是各自为战的状态,很难形成市场突破。
" 整个东风奕派科技团队在经验和专业背景上高度互补,大家都展现出了强烈的变革意愿,都渴望通过聚焦资源来提升市场竞争力。这种团队凝聚力给了我很大信心,相信通过团队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汪俊君如是说道。
从资源协同到品牌聚合
2025 年 8 月,东风奕派科技迎来成立后的第一场发布会,时间较长、信息量大。毕竟这是一家新公司的行业首秀,希望能借此机会向大家阐述更多企业规划。
这次发布会被视为东风奕派科技整合优势资源、焕新品牌战略的重要举措。期间,最重磅的动作就是发布 " 未来之翼 " 战略,以技术之翼、品牌之翼、产品之翼和海外之翼四大战略支柱,助力奕派科技品牌整合、聚势向新。
" 品牌之翼 " 的核心是指奕派向上、风神向新。" 奕派向上 " 有两大关键任务:一是将东风纳米融入东风奕派事业部,实现品牌聚力;二是携手华为开发高端智能产品系列,进军中高端市场。" 风神向新 " 是指将东风风神打造为 " 智慧家享汽车品牌 ",并成为东风海外市场的主力军。
据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张俊介绍,东风奕派科技近期将重点推进东风奕派和东风纳米两个品牌的整合,通过对品牌架构的重新梳理,进一步锐化各子品牌的定位。
此前,这两个品牌合计月销量为 2 万辆左右,但由于各自独立运营,市场影响力相对分散,在体量上很难与主流新势力品牌比肩。整合在一起后,就可以集中优势资源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另外,这两个品牌在市场定位上也具有天然的互补性。东风奕派主打 15 万∼ 25 万元市场区间,东风纳米聚焦 6 万∼ 10 万元市场区间。两者整合后,将形成更完整的产品矩阵,覆盖更广泛的消费群体。
同时,这种整合也能为经销商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据悉,东风奕派科技正在开放跨品牌授权,通过整合东风纳米、东风奕派两个品牌产品线,可以让经销商销售更多车型,从而获得更好的收益,显著提升了经销商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 真正的营销战斗力不能仅仅依靠渠道,而是要以品牌建设为核心。" 张俊表示,东风奕派科技成立后在营销方面的首要任务是全面推进品牌运营、客户运营和市场传播工作,核心目标是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让东风奕派科技能够进入消费者的首选范围," 当自然流量占比达到 30% ∼ 40% 时,品牌就进入了良性发展阶段,用户会主动选择我们,而不需要完全依赖广告投放。"
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东风奕派科技究竟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答案是:以用户为本、技术为基,让用户觉得靠谱的科技公司。在新公司成立后的第一次经营班子会议上,汪俊君跟团队讨论的第一个议题就是 " 什么是最重要的事 "。经过深入讨论,所有班子成员一致认为,用户口碑必须放在第一位。
" 这个决定不是简单的口号,而是真正指导我们工作的准则。" 于是,汪俊君带领团队着手建立了从产品研发到售后服务的全流程用户满意度追踪机制,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及时响应客户需求。
为打造用户型汽车科技公司,东风奕派科技视用户口碑如生命线和 " 一号工程 "。不仅提出了 " 用户问题 10 分钟响应、1 小时给到解决方案、1 天满意闭环 " 的口号,还发起了 " 用户需求第一时间上车、内部流程马上给方案 " 的效率革命。
作为公司管理者,汪俊君经常让团队主动去听用户的批评甚至是骂声,每周都会亲自查看用户反馈报告,重要意见也会直接带到管理层会议上讨论。几天前,汪俊君在跟用户交流时,听他们提到希望增加哨兵模式、QQ 音乐、智能远近光等。于是,东风奕派科技马上照办,工程师们不分昼夜地搞开发,全力完成了对 e π 007 和 e π 008 的 OTA 升级。
" 只要是用户的事,就要快速反应、加速解决。用户所有的吐槽和意见,都是我们改善的方向,我们全盘接受,立行立改。" 汪俊君表示,东风奕派科技会死守安全、驾控、智能和品质四大技术护城河,以技术为基本盘,以产品为决胜盘,将用户满意当作衡量产品价值的标尺。
对于当前价格战和行业内卷现象,汪俊君认为,这虽是行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但东风奕派科技不会简单地加入价格战,而是专注于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内在价值,并在三个方面发力:用户体验的持续优化、运营效率的提升以及建立快速响应机制。
" 变,已非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汪俊君指出,未来东风奕派科技响应用户的速度要变得更快,服务用户的效率要变得更高,与用户之间的距离要变得更近," 只有坚持长期主义,踏踏实实做好产品和服务,才能真正赢得用户的认可。这条路可能不会立竿见影,但我们愿意为之付出持续的努力。"
既要虚心学习,也要勇于创新
" 作为一个新组建的企业,我们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将来自不同业务板块的 5000 多名员工真正凝聚成一个整体。" 在统一思想方面,汪俊君下了很大功夫。
由于新团队成员来自不同背景,要让所有人都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就必须先达成思想共识。基于此,汪俊君组织了多轮且深入的内部研讨,最终提炼出 " 用户、高效、共战、结果 " 八字行动纲领。
" 一个大型企业的运营,最重要的就是统一思想、统一目标、统一行动,确保全价值链能够力出一孔、利出一孔,打破部门墙,让价值链上的每个环节都能协同作战。" 为确保这些理念真正落地,汪俊君着手建立了一系列具体保障措施,现已初见成效。
在实际运营中,汪俊君强调,无论面对哪个细分市场,基本原则都是相通的。首先是以用户为中心,在岚图时的用户反馈机制,可以沿用在东风奕派科技上,确保用户声音能够直达决策层;其次是注重运营效率,建立快速决策机制,避免陷入无休止的会议讨论;最后是坚持 " 好而不贵 " 的产品理念,这点在岚图实践中已被证明是成功的策略,所以会结合东风奕派科技的特点进行优化实施。
汪俊君认为,岚图在市场开拓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如精准的用户洞察、创新的营销方式等,都是东风奕派科技重点学习的内容。比如,东风奕派科技目前正在与岚图共享部分研发资源,并在智能座舱等核心领域开展联合攻关,这种良性互动不仅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还能更快速地满足用户需求。
当然,作为后来者,东风奕派科技既要虚心学习,也要勇于创新。为此,制定了十分清晰的短中长期规划:短期目标是提升用户口碑和满意度;中期目标是打造爆款产品,而要想成为爆款需要具备三个要素——有竞争力的产品、有效的营销策略和健全的渠道网络。
四大策略破局海外市场
" 海外之翼 " 是指通过商品领先、渠道优化、属地化运营和营销转型四大动作,开拓全球市场。据张俊阐述,主要通过四个核心策略开发海外市场。
第一是产品全球化策略。预计到 2027 年,推出 30 款专门针对海外市场的车型,覆盖 A0 级至 C 级多级别车型,ICE、HEV 和 EV 多种动力形式,以及左右舵市场,不断驱动海外产品从燃油车向轻混和新能源车型进化。另在产品开发方面,从商品企划到研发流程都将采用全球一体化研发模式。
第二是渠道策略。目前,东风奕派科技已登陆全球 40 余个国家和地区,并在海外建立了近 400 家销售渠道,2025 年计划扩展至 800 家,2027 年全球网点数量将达到 2000 家以上。" 与国内市场不同,海外市场更依赖经销商的推荐作用,因此我们选择与各国头部经销商建立战略合作,借助他们本土优势快速打开市场。" 张俊举例道,纳米 01 在欧洲市场的成功,就充分证明了这种合作模式的有效性。
第三是属地化运营策略。在运营管理上,东风奕派科技正从 " 国内辐射海外 " 转向 " 属地化运营 ",不断加速研发、制造与服务的本地化团队建设,通过合资或自建工厂覆盖重点市场,2026 年本地化制造销量占比将达 20% 以上,2030 年将达 50% 以上。
第四是营销创新策略。" 相比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海外市场在营销创新方面还有很大空间,我们会把国内成熟的新媒体营销和客户运营创新模式引入海外,锚定 10 个重点战略市场,结合中国文化与海外属地化 IP,提升品牌知名度。" 张俊阐述道。
自研固态电池明年上车
" 技术之翼 " 是指东风奕派科技的技术战略布局,打造六大技术基座——量子架构、马赫动力、天元智舱、天元智驾、造型美学和感知品质。作为技术出身的管理者,汪俊君深知产品力才是根本,没有过硬的技术,再多的营销投入都难以取得真正的市场成功。
例如,成为全球首个自有 16000t 一体化大压铸设备的车企,压铸车身抗扭变形能力达到传统车身 3 倍,东风奕派科技的第一款万吨大压铸产品将于 2026 年正式面市;打造全球首个超千伏高压架构,将于 2026 年上车首个超千伏高压架构、发布首款千伏平台车型;全新线控底盘实现 100 毫秒级的制动响应、20 赫兹级的振动过滤和 3.5m 超小转弯半径。
天元智驾则提供 4 个级别的方案:" 全域领航者 " 天元 T100 可实现高速 NOA、记忆领航辅助驾驶和跨层记忆泊车,目前已在纳米 06 上搭载;" 城市穿梭者 " 天元 T200 具备城区 NOA 辅助驾驶功能,将在奕派 007+ 车型上搭载;" 高阶掌控者 " 天元 T500 搭载行业最强旗舰芯片,具备从车位到车位的高阶辅助驾驶能力;" 未来先知者 " 天元 T1000 以超过 1000Tops 的 AI 算力,使车辆拥有千里眼。
智能座舱方面将推出天元智舱 3.0,匹配 8295P/8397 等行业旗舰芯片,目前已上线停车场无感支付、公桩充电即插即充和快递查询等高频服务功能;未来将覆盖餐厅预订、行程规划、旅途拍摄等多个生活场景;并将推出可携带的车载智能体,预计 2026 年面世。
实际上,东风汽车在 2018 年就启动了固态电池研发;2022 年开启示范运营,成为中国车企第一个实现固态电池装车示范运营的企业;2026 年,自研固态电池将正式上车,性能达到 350Wh/kg,-30 ℃续航达成率保持 70% 以上。
据汪俊君介绍,东风汽车在固态电池方面主要采取渐进式策略,希望通过小规模运营来验证技术可行性、生产工艺和成本控制等关键环节,而不是一开始就大规模投入。目前,固态电池生产线已于去年完成建设,明年将正式投入试运行。
重塑智能化共创范式
" 产品之翼 " 是指到 2028 年,东风奕派科技产品矩阵将达到 20 款。" 产品是东风奕派科技的 1,没有这个 1,后面再多的 0,都没有意义。我们为东风奕派和东风风神两大品牌规划了清晰的专属赛道。" 汪俊君如是说道。
其中,东风风神主要专注全球节能车市场,未来两年在售车型将达 10 款,聚焦 A 级和 B 级核心市场,每年全新及换代车型投放不少于 2 款。产品扩容从五座扩到七座,燃油与插混技术持续焕新,未来还将推出 L4 级 Robotaxi。
东风奕派则推出两大产品系列——主流科技系列和智能精品系列,产品数量将达到 10 款,覆盖 A0 到 C 级,每年至少上新 2 款全新产品。
由纳米 01、纳米 06、e π 007 及 e π 008 等产品组成的主流科技系列,主要面向主流年轻用户,以智能和品质为突破点,打造精品智慧座驾,除现款车型持续迭代,未来至少推出 3 款全新车型。
智能精品系列则由东风奕派科技与华为联合打造,新一代乾崑智驾 ADS 4 和鸿蒙座舱 5 技术都将应用在该系列,被视为东风奕派科技品牌向上、技术领先的核心载体,代表了东风汽车智能化转型的前沿探索。按照规划,该系列首款车型定位高端智能全尺寸 SUV,将于 2026 年正式上市,未来每半年还会推出一款高端产品。
那么,东风奕派科技跟华为的合作,究竟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品企划与项目管理部副总经理张雁军,作为全程参与从岚图到猛士、再到奕派与华为合作的主要负责人,见证了双方合作的不断深化。
2023 年,华为与岚图开始合作接触,岚图梦想家乾崑版和岚图 FREE+ 相继上市;2024 年,华为与猛士科技合作推出了 " 智能越野 " 新品类——猛士 M817;2025 年 1 月,东风汽车与华为签署智能汽车战略合作协议;2025 年 5 月,东风汽车与华为正式签署了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其中,东风奕派科技就是此次合作的重要载体,内部代号 "DH 项目 "。
" 去年 6 月,华为主动找到我们,提议开展更深入的合作模式。" 据张雁军描述,东风汽车在机械制造和数字化方面的专业能力,结合华为在智能驾驶和 ICT 领域的技术实力,已经在岚图和猛士科技产品上取得了显著的市场成功,此次与东风奕派科技合作,华为希望从产品定义阶段就深度介入,共同挖掘用户需求。
张雁军特别认同这种全生命周期的合作模式——从用户需求定义、设计开发到生产制造和营销推广,形成了完整的协同闭环。这种合作模式代表着东风汽车与华为在智能化领域的新探索,是双方合作关系的又一次重要升级。
" 相比于其他车企合作,华为与东风奕派科技合作有两个显著特点:首先是在能力赋能方面更为深入;其次是建立了相互挑战、共同进步的工作机制;最重要的是,始终围绕用户利益这个共同目标,形成了更紧密的战略协同。" 张雁军补充道。
在汪俊君看来,"DH 项目 " 最大特点是四个联合:联合定义、联合开发、联合共创和联合营销,真正实现了从研发到市场的全链条协作。关于 "DH 项目 " 的发展规划,主要采取多层级的产品策略。
一方面,保持主流和入门级产品的市场覆盖;另一方面,向高端市场拓展,因为高端产品不仅能提升品牌价值,还能带来更高的经销商盈利水平。这种多层次的产品布局,将有效提升经销商的整体规模和盈利能力,最终增强东风奕派科技终端市场战斗力。
剑指年销 30 万辆目标
在发布会舞台中央,是东风奕派科技两款全新重磅车型—— 2026 款东风奕派 e π 008 六座版和东风风神 L8。
其中,2026 款东风奕派 e π 008 六座版正式上市,家悦版全系标配高通骁龙 SA 8295P 车规级芯片,搭载 SOA 天元智舱和双 AI 语音大模型;家享版搭载 20 多项天元智驾 T100 辅助驾驶功能,支持高速 NOA 领航驾驶辅助和记忆泊车辅助等功能。
"2026 款东风奕派 e π 008 六座版是东风奕派和东风纳米整合以后的首款上市车型,承载着将两个品牌从年销 20 万辆提升至年销 30 万辆的重任。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正在推进‘三合’战略。" 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东风奕派事业部总经理余岳峰如是说道。
首先是体系融合,加速整合两个品牌的组织架构和运营体系;其次是资源整合,涵盖从产品研发到市场营销的全价值链资源,产品端统一两个品牌的设计语言和产品 DNA,市场端打造协同一致的品牌形象和营销策略;第三是能力聚合,重点提升传播力、营销力和流量运营力。
此外,东风奕派科技首款全新战略车型——东风风神 L8 开启全球首秀;2026 款纳米 01 拥有同级领先宽体大空间;纳米 06 拥有同级独有天地门,更有天元智舱 + 天元智驾加身;东风奕派 e π 007+ 首搭天元智驾 T200,全系标配高通骁龙 8295 芯片 + 百线激光雷达;东风奕派 e π 007 首款定制化车型——闪现 01 爆改轿跑,搭配沉浸式虚拟游戏座舱。
上述 6 款车型构筑起东风奕派科技强大产品矩阵。面对极卷竞争,东风奕派科技应势而变:以更灵活的机制、更完整的运营体系与用户同频;通过一体化管理 " 研产供销服 " 全价值链,构建更敏捷的作战体系,高效响应用户需求;依托东风汽车 "1+n" 研发体系,配齐电动化与智能化全领域研发团队,搭建商企、研发和营销 " 铁三角 ";整合生态资源,深度协同生态伙伴,打造更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