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财经 前天
消金深陷资产质量恶化泥潭,有机构不良转让同比增超300%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金融促消费,再添一项重磅利好政策:9 月 1 日起,未来一年时间内,对符合要求的个人消费贷款,贷款人可享优惠政策。

这一惠民之策,来自财政部、央行、金融监管总局印发的《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下称《方案》)。而《方案》落地,无疑为消费金融带来业务扩展空间。

然而,细观能够实施贴息的贷款经办机构名单,这 23 家机构中,消费金融公司仅有 4 家 " 榜上有名 "。

在这背后,一方面,消费金融公司在个人消费贷款这片竞争激烈的 " 红海 " 中,优势并不显著;另一方面,今年以来,众多消费金融公司急甩消费贷坏账 " 包袱 ",规模呈现出大幅增长的态势。

利率劣势凸显,扩张下资产质量堪忧

根据《方案》规定,个人需使用贷款经办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而贷款经办机构涵盖 6 家国有大型银行、12 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5 家其他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

对于最后一类机构而言,包括微众银行,还有蚂蚁消金、招联消金、兴业消金、中银消金这四家消金公司。也就是说,消金公司本应是促进消费金融发展的最直接 " 生力军 ",从贷款经办机构的数量占比来看,却并不占优势。

放眼到行业竞争中,贷款利率的设定上,消金公司相较于银行,缺乏足够的竞争力,难以凭借利率优势吸引大量客户。这更深层次地反映出,消金公司所聚焦的服务客群,从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等考量,与传统意义上信用良好、收入稳定、风险较低的优质客户群体存在一定差距。

进一步来讲,随着业务规模增长,消金公司资产质量持续恶化。犹如一艘在风浪中前行却不断渗水的船只,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

不良转让 " 加速跑 ",起拍价低于一折

不良资产转让作为一种符合监管导向且行之有效的手段,已然成为消费金融公司处置不良贷款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步入今年以来,消金公司挂牌转让不良贷款的速度显著加快。

根据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下称 " 银登中心 ")披露信息,截至 7 月 30 日,已有 15 家消金公司发布了挂牌转让个人消费贷款不良贷款项目公告。

从最为直观的数量维度审视,15 家消金公司共计挂牌 118 期不良贷款项目,较 2024 年同期增加了 48 期,挂牌资产未偿本息金额总计达到 359.97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217.24%。

具体而言,招联消金在不良贷款挂牌规模上 " 一骑绝尘 "。截至 7 月 30 日,其已累计挂牌 14 期不良贷款项目,未偿本息金额高达 128.05 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这一数字增长 369.91%,紧随其后的是兴业消金,共计挂牌 16 期不良贷款,未偿本息金额达 56.37 亿元。而中银消金,虽是今年以来挂牌期数最多的消金公司,累计挂牌达 55 期之多。不过,其未偿本息金额为 41.12 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挂牌不良贷款规模出现了下降态势。

至于在不良贷款认定方面,此前部分消费金融公司曾以 " 逾期 60 天以上贷款纳入不良 " 作为严控风险的表现,不过自 2024 年以来,多数消费金融公司已根据新《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调整贷款五级分类口径,将逾期 90 天以上贷款纳入不良。

不仅如此,过去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后管理链条中,银登中心的转让市场基本是处于最末端的存在——那些催无可催、诉无可诉的资产才会流转到这个市场进行处置。毕竟,多数个贷不良资产包在市场上的挂牌价格,已然低至谷底。 

根据银登中心统计,个人不良贷款项目的批转价格持续走低,2025 年一季度平均折扣已降至 4.1%,相比个人消费贷资产的折扣率仅有 3.8%。与之伴随的是不良贷款走低的本金回收率,平均回收率仅有 6.9%,消费费贷资产为 6.5%。

落到具体消金公司,如招联消费金融 2025 年第 6 期转让项目的起拍价为 4670 万元,与本息总额 6.79 亿元相比,折扣率达到 0.69 折。再者,兴业消金 2025 年第一期 1.02 亿元的不良资产包,起拍价为 457 万元,约为 0.4 折。而不良资产包的定价与逾期时间及规模紧密相关。通常,逾期时间越久、规模越大,回收概率就越低,未来损失也越大,其价格自然也随之走低。

利润被 " 啃噬 ",粗放发展待终结

对于消金公司来说,不良资产转让虽能助力机构卸下历史包袱、轻装前行,但近乎 " 贴地飞行 " 般的超低折扣率,却使得公司利润被大量坏账无情吞噬。

以前述排在 " 第一 " 的招联消金为例,2024 年,其在银登中心密集挂牌转让 31 期不良贷款,未偿还本息总额达 95.95 亿元。同年,招联消金总资产较上年缩水 126 亿元,降幅达 7.18%,放贷规模同步收缩 7.69%,营收同比下滑 11.65%,净利润减少 16.22%。

不仅如此,为提高不良贷款的回款率,众多放贷机构纷纷在贷后处置环节加大投入、狠下功夫。然而,这一举措也带来了清收成本的显著上升。

面对利率下行带来的盈利压力,以及防止不良资产包进一步扩张的迫切需求,消费金融公司需从源头把控资产质量,告别了传统 " 高收益覆盖高风险 " 的粗放经营模式,转而采用更加精细化的风险管理、合规管理和运营管理模式,着力提升自主获客等核心能力。唯有如此,消费金融公司才能在竞争激烈的消费贷款市场中逐步占据主动地位。

           

联系我们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消费金融 利率 财政部 微众银行 金融监管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