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 前天
大学生与非遗传承人对话,探寻千年玉雕技艺的传承密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日前,上海海洋大学爱恩学院《玉见非遗:玉石雕刻的跨地域文化共鸣》社会实践团队的十余位大学生,先后深入苏州、扬州、连云港三地,踏上了一段意义非凡的传统文化探访之旅。在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中,他们与当地八位国家级、省市级玉石雕刻非遗传承人展开深度对话,在青石板巷陌与现代工坊间,探寻千年玉雕技艺的传承密码。

作为 2025 年上海海洋大学爱恩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的校级重点立项,在项目负责人沈韬的带领下,团队成员聚焦江苏省、上海市、安徽省、云南省、河南省五地的特色玉石雕刻技艺,以传承和弘扬玉石雕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学生们深入多地,通过动手实操体验玉雕工艺,同时以数字化手段记录工艺、线上线下融合传播、开发文创产品等方式,宣传推广玉石雕刻非遗,助力这一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玉石雕刻作为一种传统的工艺技术,强调 " 因材施艺 " 的原则,艺术家们在创作中通常会充分尊重材料本身的特性。每一块玉石都拥有其独一无二的形态和色彩,工匠们依据这些自然因素,巧妙地将它们转化为艺术品。

在一周三地的探访的过程中,学生们通过对多位传承人的采访,从苏州玉雕 " 精、细、巧 " 的韵味,到扬州传承中 " 耐住寂寞 " 的哲思,再到连云港水晶雕刻的热忱,触摸到玉雕技艺的温润与传承温度。从选材到雕刻,从传统纹样创新到灵感交融,细节彰显非遗在坚守中创新的生命力,学生们体会到,传承是技艺延续,更是匠心与时代的碰撞,守护文化根脉,待年轻一代接续。

不少学生感叹,这次社会实践让他们从美玉的观赏者变成了非遗文化的传播者。通过与玉石雕刻传承人的深入交流,大学生们了解到这些坚守在非遗传承阵地上老艺人们一路走来的故事,更深刻体会到非遗传承的紧迫性。" 正如大师们所说的,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人的传承’。作为青年一代,我们不仅要珍惜这份瑰宝,更要用创新的方式让它被看见、被记住。未来,我会继续用行动守护这份刀尖上的艺术,助力千年玉雕技艺焕发新的光彩。" 上海海洋大学爱恩学院刘洋孜深有体会地说。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上海海洋大学 连云港 扬州 苏州 实操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