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通讯社 前天
“造每个人的智能精品车”,离不开吉利银河A7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吉利银河 A7 首秀之际,编辑部围绕 " 吉利银河 M9 与吉利银河 A7 的重要性 " 展开探讨,得出的结论是,无论是资源投入,还是技术高度,首秀选在意大利米兰的吉利银河 M9 都似乎更受内部重视。

实际上,这一结论与笔者的理解恰恰相反。在笔者看来,相较于吉利银河 M9,吉利更需要吉利银河 A7,吉利银河 M9 可以等,但吉利银河 A7 却刻不容缓。

二者之间的关系,就像朗逸、辉昂之于上汽大众的意义,前者筑基,是一个品牌赖以生存的根本,没有前者,后者代表的品牌向上、尖端技术根本无从谈起。

这或许也是吉利银河 A7 重回贵阳的原因,代表着它的使命与吉利银河 E5 一样,承载着内部对改写最主流家轿市场游戏规则、格局的期盼。

甚至吉利银河 A7 的责任之重更胜吉利银河 E5,毕竟吉利银河 E5 面对的只是国内家用 SUV 市场面临产品形态的切换,而吉利银河 A7 需要在全球家轿市场 " 改朝换代 " 的关键时刻一马当先。并非全球市场就大于国内市场,而是全球化的大背景以及插混的能源形式和家轿这一品类更符合全球市场需求的现实,决定了吉利银河 A7 身上不容有失的重要责任。

" 朗逸 + 途观 " 的组合一度将上汽大众送上中国汽车市场品牌销冠的宝座," 全球经典 " 卡罗拉助力丰田成就世界第一车企的历史经验,无不证明那些掌握了家轿定义权的品牌,都成了市场的绝对领跑者。

吉利银河 A7 身上的责任亦是如此,写下新时代的家轿规则,从而助力吉利银河以及吉利引领全球市场。

理想很丰满,往往对应的是 " 现实很骨感 ",对于吉利银河 A7 而言,它的目标客户并非那些充分享受物质资源的时代先驱,更多是求稳、从众的主流家庭用户,他们不追求尝鲜,多数时候面对新消费选择的第一反应是排斥。

因此,想让他们勇于 " 尝鲜 ",吉利银河 A7 唯有对症下药,且需要 " 下猛药 " 这一条路可走。

物美价廉

" 六边形 " 放大一圈

显然,前有秦 L DM-i 成功经验做参考,吉利银河 A7 诞生之时对用户消费心理早已了如指掌,因此在打磨产品时也早已胸有成竹。

需要纠正的一点是,一众观点都认为吉利银河 A7 的诞生进一步证实了吉利 " 摸着比亚迪过河 " 的产品打法,但个人认为并非如此,市场经济的规律也决定了大家终究会回到统一的正确路线上。

就像吉利最开始坚持的 3 挡混动与比亚迪固定传动齿比的单挡路线的比拼,本质上代表的不过是路线的不同,吉利代表的是能耗与体验之间的平衡之道,而比亚迪代表的是极致能耗,二者互有取舍。

市场表现只不过证实了对于十万级产品而言,用户对于能耗的重视程度胜过体验,仅此而已,倘若市场更倾向 3 挡电混,反之比亚迪也可能会迅速调整策略。

3 挡电混结构的系统复杂程度和技术难度以及成本都要更高,对于吉利这样一家全球性车企而言,技术层面的向下兼容绝非难事,没有尽早开发更多是对技术的过度痴迷和对体验有自身的执念,而市场的投票结果只是教会了吉利,不同价位段的产品对于技术有不同的要求,3 挡没错,单挡也无妨,只是需要遵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新规则。

因此,说谁模仿谁,跟谁走的观点在笔者看来不过是某些媒体用于吸引眼球、制造热点的手法,又或者是为自身想为看衰吉利找个理由罢了,事实是,吉利对 3 挡电混的坚持并非失败,而是更适用于要求更高的用户,如今的吉利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领克、极氪的浩瀚 -S 架构便是很好的证明,所谓谁摸着谁过河,只是市场校正技术路线、产品形态的必然过程,仅此而已!

事实上,另一层面也佐证了这一点,首发搭载雷神 AI 电混 2.0 其中包含了首个基于 AI 场景引擎的动力域智能体 " 星睿 AI 云动力 2.0",这一点在比亚迪随后的 OTA 中也有跟进,那是否意味着比亚迪也在跟进吉利?答案并非如此,只是产品进化的路径往往都有迹可循,而其中的领头企业更多都会有 " 英雄所见略同 " 的默契。

回归主题,吉利银河 A7 如何给主流家轿的目标用户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答案是家轿标准的性价比 " 六边形 " 放大一圈。

对于预算十万左右的家用轿车受众而言,价格是永远无法脱敏的存在,哪怕是几百块的区别,而吉利银河 A7 则给出了又一次突破认知的定价!

上市限时指导价为 8.18 万元 -11.78 万元,且下订用户限时免费享价值 8800 元的 16 扬 Flyme Sound 无界之声、限时免费享价值 2000-5000 元配置升级、限时享 8 万 24 期 0 息等八重购车权益以及不限品牌的 8000 元超级置换金。

也就意味着一款 " 配置一点不丐版 " 的吉利银河 A7 的落地门槛可以做到 10 万元以内。作为参考,直接竞品比亚迪秦 L DM-i 的售价为 9.98 万元 -13.98 万元,即便是一贯以 " 价格屠夫 " 著称的零跑,不久前上市的零跑 B01 售价区间也为 8.98 万元 -11.98 万元。

现阶段,一款新能源插混家轿的门槛下限基本就在 9 万元左右,已经是开发的边际成本、生产成本都压缩到极限的结果,而吉利银河 A7 在这条标准线下的每一分让价都是从自身为数不多利润中扣出来的,而这对于 " 一分一厘都得在意 " 的家轿受众而言都是无法抗拒的吸引力。或许有人要说比亚迪秦 L DM-i 有一定的终端让利,而吉利银河 A7 的入门版仅有基础辅助驾驶,但事实是即便带千里浩瀚辅助驾驶 H3 方案的入门版,限时售价也仅为 8.78 万元,也一样比零跑 B01、比亚迪秦 L DM-i 低上几千元,对于一个月收入 1 到 2 万元的家庭而言,省下的几千元足以改善家庭数月的伙食标准,已有不俗的吸引力。

对于家庭用户而言,最为重要的便是需要在有限的成本空间最大化车内的 " 铜墙铁壁 ",以保障一家人的出行安全。而吉利银河 A7 作为首款基于 GEA 全球智能新能源架构打造的电混轿车,完整继承了吉利的安全基因。

同级唯一的油、电、烟路分离设计,油电隔离的正向设计保证了整车的原生安全;搭载的神盾电池安全系统,通过超 100 项的全场景极限工况测试,达成 8 针同刺不燃、24h 水泡不漏、2m 跌落不炸以及 700 ℃高温火烧不着等远超国标的安全表现。此外,吉利银河 A7 还配置了同级唯一的动力冗余技术,P1、P3 电机与发动机互为备份,避免 EV 受限;再配以超高强度 " 笼 " 式星甲车身、加强型麦弗逊悬挂等,真正诠释了 " 好品质、好安全 ",彻底打消用户对于新能源汽车 " 安全 " 和 " 品质 " 层面的顾虑。

吉利银河也深知家庭用户对于 " 省钱 " 有着近乎偏执的执念,其首发搭载的雷神 AI 电混 2.0,集成全球量产热效率最高 47.26% 的电混专用发动机,以及行业首个基于 AI 场景引擎的动力域智能体 " 星睿 AI 云动力 2.0",还有综合效率高达 93.1% 的 11 合 1 混动电驱,CLTC 工况下百公里馈电油耗仅为 2.67L。

吉利银河 A7 之前在日本东京的油耗测试中,凭借百公里 2.47L 的实测油耗,一举打败了吉尼斯节油世界纪录保持者丰田普锐斯,成为全球最节能家轿;即便是在平均气温高达 39 ℃的新疆,吉利银河 A7 实测累计平均油耗为 2.6L/100km、续航达成率 104.78% 的成绩证明了自身在节能方面的硬核实力。

甚至即便如此,吉利银河也并未放弃性能体验的执念,因为站在车企角度,他们深知性能有极其重要的必要性,在高速场景、在特殊场景直接关系到安全,因此不光运用了功率达到 175kW 的同级最大功率 P3 电机,更配备同级独有无极升压模块,使其馈电加速动力不受限,不仅提供百公里加速 7.1s 的表现,更实现满电、馈电百公里加速时间的衰减小于 0.03s。

除此以外最大的颠覆在于对尺寸、空间以及体验的颠覆,吉利银河 A7 的轴距达到 2845mm 车长达到 4918mm,实现 4.2㎡同级最大车内空间,作为参考,标杆日系 B 级车凯美瑞的轴距仅为 2825mm,车长也不过 4915mm,也就是说吉利银河 A7 让 "B 级车的尺寸和空间 " 成为了家轿的标配。吉利银河 A7 还设计了高达 28 处的储物空间,同级最大的 535L 后备箱。值得一提的是,后排座椅支持 4:6 比例放倒,后备箱拓展空间可达 988L,完美兼顾 " 乘坐舒适 " 与 " 装得从容 " 双重需求,全面满足家轿用户的多元化用车场景。

而在配置层面,吉利银河 A7 更是一改家轿以实用配置为主的固有法则,则是将不少的享受型纳入其中,除了前面提到的限时免费升级 16 扬 Flyme Sound 无界之声外,还有同级唯一的 10 层棉花糖 SPA 座椅、同级唯一腰背臀腿一体式 14 点 SPA 级指压按摩等越级豪华配置。而当下极受用户关注的智能化体验层面,全新银河 Flyme Auto 智能座舱以及配备 11 个高清摄像头、3 个毫米波雷达、12 个超声波雷达,20 万级主流大算力芯片 + 高感知硬件组合辅助驾驶的千里浩瀚辅助驾驶 H3 方案等。

要知道,以上还并非吉利银河 A7 为了让传统家轿受众放下优选 " 燃油 " 这种固有选择所付出的全部努力,它还有路特斯团队 " 大师级 " 调校与 AI 数字化调校带来的驾乘体验赋能等,但对于家轿受众而言,无论是多省一点的全力以赴,还是 " 定点爆破 " 以往新能源家庭用车的 " 安全 "" 性能 " 痛点,又或者是将家轿各项指标提升一个等级的面面俱到,都对 " 家轿受众放下油车执念选择新能源电混 " 有着充足的说服力。当消费者不再需要在空间、油耗、配置之间做选择题," 重新定义家轿市场的价值标准、市场格局 " 才有现实意义。

加速家轿市场 " 从油向混 " 的切换

与其说吉利银河 A7 的目标是 " 摸着比亚迪过河 " 的一步棋,倒不如说它是得力助手,拥有一个共同目标:宣告朗逸、轩逸、卡罗拉等主导家轿格局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不管各位是否承认,比亚迪可以尽可能壮大自身的产品矩阵,可以尽可能多的建立多渠道,甚至产品差异可以细分到售价仅差几千元便有不同姓名和取向,却也无法做到对某一价位段细分市场的绝对占领。这一点由市场规律、用户多元化的消费习惯所决定。

以秦 L DM-i 为例,上市已有不短的时间,即便加上如秦 PLUS DM-i、海豹 06 DM-i 等产品的补强,其销量表现可以维持在不错的状态,但再想往上却是难如登天,这便是用户消费习惯不同的具象化,对于毫无来由就是对比亚迪无感的用户,市场也得对他们的消费习惯和需求保持尊重态度。

事实上,7 月家轿市场销量排行榜也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在秦 L DM-i、海豹 06 DM-i 以及零跑 B01 等产品的围剿之下,根据权威机构的数据统计,轩逸以 26337 辆的表现依旧位居紧凑型轿车销量排行榜首位,而朗逸则以 23081 辆的表现紧随其后。

从宏观来看,消费多元化的趋势则更为明显。据统计,单单是上半年,国内车市上市的新款汽车(包含年改、中改以及换代、全新品种)产品数以百计,而整体市场的更是有高达数百款产品在售,但根据某专业汽车网站的数据统计,刚刚过去的 7 月,仅有 2 款产品月销突破 3 万,分别是吉利星愿以及特斯拉 Model Y。仅仅在五年前,月销超 3 万的产品数还可以轻易超过 10 款,甚至在部分特殊时刻可能还存在某些豪华品牌产品上榜。

也充分说明了如今的国内汽车市场,无论是基于市场竞争的因素,还是用户消费习惯的不同,都很难再出现一款产品绝对占据某一片细分市场的状况,这是产品形态、市场百花齐放带来的必然结果。

用户的选择在难以达成绝对统一,但却无法忽略的用户需求正在朝着新能源化狂奔。有机构预测,未来 5 年中国市场的插混车型销量将增长至 1080 万辆,其中家轿市场 " 从电转油 " 的存量市场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从油换混 " 的大趋势之下,相对匮乏的选项只会成为阻碍。因此,市场需要更多的选项承接下家轿市场 " 从油转混 " 的巨大市场空白,而吉利银河 A7 无疑将以极佳的产品力与比亚迪秦 L DM-i、海豹 06 DM-i、零跑 B01 等产品一起瓜分。这一刻,他们之间的关系先是 " 队友 ",而后再是对手。

发布会上,吉利汽车集团 CEO 淦家阅回顾了吉利长达 27 年的发展历程,从 1998 年 8 月吉利第一辆汽车吉利豪情的诞生,到 2009 年 8 月吉利帝豪的上市,再到去年 8 月银河 E5 上市,8 月对于吉利汽车有不一般的意义。从无到有在 8 月,如今成名已久的 " 帝豪 "IP 开始向合资发起挑战也在 8 月,而去年上市的吉利银河 E5 更是吉利走向世界的新篇章,同样在 8 月上市的吉利银河 A7 或许也带着转折点的使命,而它所代表很可能是吉利从全球车企到 " 领跑全球 " 的开始。

淦家阅表示," 吉利银河 A7 就是要做一款颠覆大家固有认知的国民家轿重新定义电混家轿新标准,做电混家轿的颠覆者 ! 它的到来将意味着以更多元化的产品矩阵超越年销百万的目标。" 而在笔者看来,这句话还有更深的后半句,吉利银河 A7 的目标从不只是成就一家企业,而是距离吉利 4.0 时代那句 " 造每个人的智能精品车 " 的愿景又近了一大步,毕竟那些定义了家轿标准的人,往往都是全球市场的领跑者。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吉利 比亚迪 朗逸 上汽大众 吉利银河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