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媒汇 前天
东莞银行IPO峰回路转,业绩反而不行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作者 | 童画

编辑 | 苏淮

8 月 12 日,东莞银行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 2025 年金融债券(第二期),发行规模 15 亿元,期限 3 年,募资将用于 " 补充中长期稳定资金,提高核心负债规模,优化负债结构 " 等。

就在发债的一个多月前,即 6 月 30 日,东莞银行 IPO 的审核状态由 " 中止 " 转变为 " 已受理 "。这意味着,历经 17 年上市长跑、一度折戟的东莞银行,重获希望。

IPO 重启固然振奋人心,与此同时,东莞银行也要面对一个冷峻的现实:自 2024 年上半年以来,公司一级核心资本充足率一直在下降,业绩也在同步下滑。

2025 年上半年,东莞银行实现营业收入 49.66 亿元、归母净利润 23.65 亿元,相较上年同期双双下滑,亦延续了 2024 年营收、净利 " 双降 " 的态势。

这无疑又为东莞银行的上市进程增添了一些悬念。

压降成本难挽业绩颓势

东莞银行的前身为东莞市商业银行,是由东莞市原 14 家城市信用社以及 19 家独立核算营业部股东、东莞市财政局和 52 家工商企业于 1997 年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天眼查显示,东莞市商业银行成立于 1999 年 9 月 8 日,注册资本 23.416 亿元,法定代表人程劲松。2008 年 3 月,东莞市商业银行更名为东莞银行。

图片来源于天眼查

经过 26 年的发展,东莞银行的资产规模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该行的资产总额约为 6770 亿元,较 2024 年末增加了 43 亿元。

但是在规模增长的同时,东莞银行的业绩却表现不佳。

2025 年上半年,东莞银行实现营业收入 49.66 亿元,较 2024 年上半年减少了 4.33 亿元,同比下降 8.02%;归母净利润 23.65 亿元,较 2024 年上半年减少 0.35 亿元,同比下降 1.46%。

这样的业绩表现,延续了上一年营收、净利 " 双降 " 的态势。2024 年,东莞银行营收同比下降 3.69% 至 101.97 亿元,归母净利润下滑 8.1% 至 37.38 亿元。

从 2025 年上半年的营收结构来看,分化较为严重。

尽管报告期内东莞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大增 29.04% 至 5.79 亿元,投资收益增长 21% 至 1.48 亿元,但利息净收入同比减少 5.95% 至 34.03 亿元,成为拖累营收增长的主因。

这也同时反映出东莞银行的传统息差业务持续承压:2024 年净息差已降至 1.26%,显著低于城商行平均水平(1.43%);2025 年上半年进一步收窄至约 1.11%,逼近 " 破 1" 红线。

另外,2025 年上半年,东莞银行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约为 -3.51 亿元,2024 年同期约为 0.46 亿元;汇兑收益约为 -1.48 亿元,2024 年同期约为 0.06 亿元。这两项损失,也是导致东莞银行营收同比下降的一个原因。

为了应对盈利压力,东莞银行 2025 年上半年计提信用减值损失 6.37 亿元,较 2024 年上半年减少 3.91 亿元,同比下降 41.29%;业务及管理费约为 16.43 亿元,同比减少 6.86%;所得税费用则从 2024 年上半年的 1.39 亿元增长至 2025 年上半年的 2.58 亿元,成为净利润下滑的一大 " 元凶 "。

看得出来,东莞银行在极力 " 找补 ",尤其是进行成本压降,但依然未能挽救业绩颓势。

发债解不了核心资本之渴

即使在东莞本地市场,东莞银行的规模与业绩,也面临来自东莞农村商业银行(下称 " 东莞农商银行 ")的激烈竞争。

截至 2024 年末,东莞农商银行的资产规模达到 7459.04 亿元,超越东莞银行,成为区域资产规模第一。

2024 年,东莞农商银行实现营收 123.12 亿元、归母净利润 46.25 亿元,尽管同样是营收、净利双降,但是依旧高于同期的东莞银行业绩。

更重要的是,东莞银行 2025 年上半年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又降了。

截至 2025 年 6 月末,东莞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 13.74%,较 2024 年末减少 0.19 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为 10.40%,较 2024 年末增加 0.09 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 9.24%,较 2024 年末减少 0.07 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东莞银行 2024 年末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 9.31%,相较 2024 年上半年末的 9.55% 已经减少了 0.22 个百分点。而 2025 年上半年末的数据,较 2024 年上半年末又减少了 0.31 个百分点。在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上,东莞银行一再下降。

为了填补资本缺口,东莞银行近年来频繁通过多种方式募资,例如 2023 年通过定向增发募资 21.35 亿元、发行二级资本债募资 20 亿元,2024 年发行二级资本债 20 亿元、永续债 22 亿元,两年累计募资已超 80 亿元。

2025 年东莞银行又大力发行金融债,7 月 10 日发行金融债(第一期)30 亿元,8 月 12 日发行金融债(第二期)15 亿元。

图片来源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CfetsOnline 发布 " 公众号

然而,二级资本债、金融债属于债务工具,只会增加东莞银行的利息支出与负债端压力;永续债也仅能补充 " 其他一级资本 ",无法解决东莞银行核心一级资本不足的核心矛盾,核心资本的补充仍需依赖 IPO。

上市之后,东莞银行可以通过股权融资直接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从根本上优化资本结构,打破 " 依赖债务补血→资本结构恶化→再需补血 " 的循环,同时提升资本充足率的可持续性,为资产规模扩张与风险抵御能力升级提供支撑。

因此,上市是东莞银行补足资本短板、增强同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而作为 A 股市场 " 最长寿 " 的 IPO 排队者之一,东莞银行自 2008 年首次递交材料以来,已历经 17 年上市长跑,期间三次因财务资料过期被中止审核,直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才重新获得深交所受理。

但是,2025 年上半年营收、净利润双降的情况会不会影响东莞银行的 IPO 进程呢?日前,源媒汇致函东莞银行,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复。

IPO 进程障碍:股权分散与内控漏洞

2025 年 4 月 17 日,东莞金融监管分局连续开出两张罚单:东莞银行因 " 股东股权管理不到位、未穿透认定主要股东关联方 " 被罚 25 万元;同时,东莞银行东莞分行因 " 贷款三查不严,大额关联授信风险管控不到位 " 被罚 85 万元,两名高管被警告。

这是继 2024 年因贷款分类不准确、强制搭售保险等问题被罚 210 万元后,东莞银行再次因内控缺陷触礁。

图片来源于东莞金融监管分局

截至 2024 年末,银行业监督管理口径下的东莞银行关联交易授信余额约为 87.29 亿元,占该行资本净额 15.25%。而 2023 年末这一数据仅为 49.94 亿元,占该行资本净额 9.04%,短短一年时间,关联交易授信余额就增加了 37.35 亿元,增幅约 75%。

其中,东莞银行 2024 年 4 月向关联方东莞证券授信 23.45 亿元,而 2023 年 4 月向对方的授信为 15.45 亿元,同比增加 8 亿元,增幅逾 51%。

除去 2025 年 4 月的行政处罚,东莞银行在 1 月还被东莞金融监管分局处罚过,彼时其因 " 贷款三查不尽职导致贷款资金被挪用、票据业务贸易背景及保证金来源审核不严、个人消费贷产品存在合规漏洞、同业投资资产分类不准确,投前调查不尽职、向‘四证’不全的项目提供融资 " 而被罚款 425 万元,同时该行 5 名员工被警告。

股权与信贷管理的双重失守,映射出东莞银行存在的内控漏洞。在股权管理方面,东莞银行未穿透认定主要股东关联方,暴露出股东背景核查机制的漏洞;而贷款三查不严,则导致大额关联授信风险积聚。

股权结构相对分散,一度是东莞银行上市进程的主要障碍。截至 2024 年末,东莞银行的股东总数为 5190 户,自然人股东占比超 98%,第一大股东东莞市财政局持股仅 21.16%,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不足 60%,形成 " 无实际控制人 " 格局。

图片来源于东莞银行 2024 年年报

针对上述问题,东莞银行提出强化股东穿透式管理、完善关联授信审批流程等措施,并计划引入第三方机构对股权结构进行全面梳理。

东莞银行的 17 年上市长跑,折射出城商行在区域竞争、息差收窄、合规管理等多重压力下的生存困境。随着东莞银行 IPO 审核重启,市场将持续关注该行能否在业绩承压、合规风险频发的背景下,完成从 " 规模扩张 " 到 " 质效提升 " 的战略转型。

部分图片引用网络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东莞 ipo 法定代表人 财政局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