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铜川 08-15
耀州青瓷:千年窑火淬炼的北方青韵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在陕西铜川,黄土高原与渭水之畔的黄堡镇沟壑间,曾有连绵千年的窑火不熄。这里,正是北方青瓷的巅峰之作——耀州窑的诞生地。从唐代的初露锋芒到宋代的鼎盛辉煌,耀州青瓷以其独树一帜的青韵与巧夺天工的技艺,在中华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耀州窑的崛起,藏着一段从粗陶到精瓷的蜕变传奇,唐时期黄堡镇的窑工先以黑瓷、白瓷试水,至中晚唐渐转向青瓷烧制。彼时的青瓷尚带生涩,釉色偏黄,胎质粗粝。而到了宋代,随着窑工对釉料配比与烧制火候的精准把控,耀州青瓷迎来质变:胎土淘洗愈发细腻,釉料在 1300 ℃左右的还原焰中熔化成莹润 " 玉衣 " ——因釉中含铁量适中,在还原气氛中呈现出青中泛绿、绿中带黄的色调,恰似初春枝头新叶,又如秋潭映月清辉,古人赞其 " 巧如范金,精比琢玉 "。

最令人称奇的,是耀州青瓷的装饰技艺。宋代工匠独创 " 双刀刻花 " 技法:先以利刃深划轮廓,再用浅刀剔刻细节,一深一浅间,花纹如浮雕般凸起,层次分明得能映出光影。牡丹花瓣层层叠叠,似可嗅得暗香;游鱼摆尾甩鳍,仿佛转瞬便要游出瓷面;缠枝莲纹婉转流畅、活泼灵动——这些纹饰不仅是工匠手艺的极致展现,更藏着宋人对生活的热望:牡丹喻富贵,鱼纹含 " 有余 ",寓意多子多福。这种 " 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 的追求,让耀州瓷既有皇家器物的庄重,又不失市井生活的烟火气。

宋代是耀州青瓷的 " 黄金时代 "。史载,它曾以 " 贡瓷 " 身份入宫廷,与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共享荣光;在民间,更是寻常人家的 " 日用宝 " ——茶盏、饭碗、酒壶,处处可见其身影。彼时的黄堡镇,窑炉绵延数里,"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 正是其盛况的生动写照。

如今,黄堡窑遗址的残窑断片仍在诉说过往繁华。考古工作者在此发掘出数万件瓷片与窑具,还原出当年的烧制盛景;非遗传承人则循古法复烧,让那抹温润的青黄重现,使千年窑火在当代重燃。当我们凝视一件宋代耀州青瓷,指尖触到的不仅是瓷釉的冰凉,更是一段跨越千年的匠心传承——那是黄土高原上,窑工们以智慧与汗水,在火焰中淬炼出的北方青韵,沉静而绵长。

来源 / 铜川博物馆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铜川 博物馆 黄金时代 陕西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