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面智能化时代的加速到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面向未来的重塑;人才不只是学历的体现,更是推动变革的重要力量。
作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和人才成长的孵化器,高等教育正站在转型前沿,思考一个关键问题——如何让课堂连接产业,让理论落地实践,帮助今天的学生成长为数智时代所需的人才?
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高校开始探索与企业协同育人的新模式。日前,央视网体验官走进沈阳工学院,化身 " 一日体验官 "。作为一所具有高度行业敏感度和改革执行力的民办高校,沈阳工学院已率先迈出数智化教育的坚实一步。
一辆智慧测试小车," 跑出 " 数智化人才培养新路径
走进沈工图书馆,体验官发现一辆名为 " 沈工智行初号机 " 的智慧测试小车,正灵活穿梭于书架之间,它能自动避障、实时感知环境温湿度,甚至具备烟雾检测功能,一旦发现异常,立即远程上报数据。
这一创意源于沈工学生对校园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观察与思考,亲手设计完成的项目成果。" 图书储藏对环境要求很高,但人工巡检效率低,为什么不做一个智能小车来帮忙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学生们从需求分析到系统搭建,再到功能扩展,全程参与开发。
他们使用的,正是基于鸿蒙生态提供的开源代码资源。这场 " 从 0 到 1" 的探索,不仅是一次技术实践,更是一次产教融合的真实写照——课堂知识跃入现实场景,让理论知识学习转化为工程实践能力。
围绕 " 数智化人才培养 ",沈阳工学院将企业级产品设计与开发流程引入教学一线,这种以 " 项目驱动、实境训练 " 为核心的实训模式,正成为数智化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交通调度系统、农业监测平台、智能家居终端……一个个源于实战项目的成果正在这里破土而出。
从实验室出发,让课堂链接产业的最前沿
在国家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背景下,沈阳工学院积极响应辽宁 " 英才兴辽 " 战略,携手华为共建 " 华为—沈工现代产业学院,构建起 " 教育 - 科技 - 人才 " 三位一体的协同发展新模式,采用华为数字化实训解决方案,开展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合作,涵盖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师资培训等多个方面。
在鸿蒙实验室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实训课正在进行。同学们正在使用鸿蒙实训箱进行数据场景模拟训练。体验官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一边仔细观察实训箱中的细节,一边跟随老师的引导进行操作,氛围轻松又充满科技感。
从鸿蒙实验室到昇腾人工智能实验室,再到数据通信实验室、模型大数据、鲲鹏云计算、5G 移动通信,六大技术方向、28 个实训室分布在现代产业学院的不同区域。
领先的企业级设备和真实的产业工具不再只是企业的 " 专属 ",而是走进了课堂,成为学生日常学习的一部分。通过将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搬进校园,沈工构建起 " 实景、实战、实训 " 融合的教学新模式,让知识不再停留在书本上,而是真正落地于产业一线。
在这里," 实战 " 意味着学生有机会参与来自数智产业核心领域的工程项目、科研任务与行业实践,在真实项目中理解技术背后的逻辑,锤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训 " 则围绕职业能力的成长路径,系统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团队协作与综合素质。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受益的不仅是学生,老师们也在不断跟进产业动态,拓宽学科边界,真正做到 " 教学相长 "。
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课堂的边界,让学生还未走出校门,就已经站在了产业发展的最前沿。沈阳工学院信息与控制学院院长张珠华表示:" 要把我们学的内容融入到产业当中,学生不是一个旁观者,是一个企业的见证者。"
从教育出发,迈向千行万业的 " 智变 " 未来
依托昇腾 AI 基础软硬件平台,沈阳工学院搭建起高性能的人工智能算力环境——通过部署微模块数据中心,为人工智能模型的训练和优化提供了强大支撑。这些 " 硬核 " 设备不仅跑得快、效率高,还能融合学校自身的教学资源与数据特色,学生在这里不仅能 " 看见 "AI,更能 " 用上 "AI。例如,作为目前全国率先完成的 DeepSeek 本地化部署的高校,沈工通过 " 沈工小智 " 这个对话应用,以及沈工智慧学习平台,正在为沈阳工学院打造 " 千人千面 " 的个性化学习生态。
正如沈阳工学院校长李康举表示:" 不拥抱 AI 的教育终将被淘汰 ",AI 应该是服务于人,而不是取代人。沈工的校训是 " 追求卓越、互助利他 ",AI 赋能下的教育就是让科技更好地回馈社会,数字化转型已经全面步入到人们的生活中,那么教育所培养的人也必须发生这种转变。校长表示:" 在当今的数字化转型的时代,我希望我们的同学们都勇敢地去面对这种转变,投身于其中,站在时代的潮头去做。"
这些年轻的声音,正是数智时代最具潜力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成长轨迹,折射出沈工数智化人才培养的成效,也预示着未来教育的新方向。不止是沈工,华为秉持开放共赢的理念,与全球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构建起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生态体系。
华为副总裁、公共事业军团 CEO 李俊风表示:" 华为将创新 ICT 技术与教育场景深度融合,从课程重构到实训搭建,全方位推动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目前,我们已与沈阳工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等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以数字化实训打通理论与实践壁垒。未来,华为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加速数智化人才培养,让更多人才在数智化浪潮中勇立潮头,赋能千行万业,共筑数智新未来。"
沈阳工学院 & 华为 ICT 人才培养全球样板点已正式发布。一方面,沈阳工学院将华为的技术案例与高校理论体系深度融合;另一方面,通过举办华为 ICT 大赛、人才双选会等活动,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同时,华为已正式发布 " 根智融合 " 生成式人工智能数字化实训解决方案,帮助高校和企业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学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各垂直领域的规模化应用与可持续发展。
而这,仅仅是数智化教育浪潮中的一朵浪花。更大的变革,正在路上。
监 制丨李绍飞
编 辑丨单镜宇
审 校丨孟夏
来 源丨央视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