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临时救助金发放的更加及时、精准,作为国家试点,北辰区探索对救助金从一次审批、集中发放,变为按月领取。
56 岁的周则娟,和 80 多岁的父亲,住在北辰区小淀镇刘安庄村。周大姐收入不高,身体也不好,按照政策,她被纳入低保边缘户。因为需要长期吃药,每个月开销不小,日子过的紧紧巴巴。为了减轻周则娟的压力,镇里帮她申请了临时救助,根据她药费的花销,每年能有 6000 多元的救助金。但这笔钱,每年固定时间审批,一年发一次。周大姐日常看病拿药得先找亲戚借,救助金批下来再还上。日常生活也要找父亲补贴一点儿。
为了让临时救助金及时、精准地发到困难群众手里,今年,民政部启动创新项目,以北辰区为试点,尝试推广 " 一次审批,分阶段救助 " 的模式。北辰区民政部门,探索通过摸排走访,梳理出全区 2000 多名困难群众,像周则娟这样,需要长期花钱看病,并联动医保等部门,进行共同审核,确保这些钱能精准的用在困难群众身上。根据大伙近一年看病花销,把救助金总额平摊到每个月,像周则娟,每月都能领到 500 多块钱。
救难也得救急,按照这次民政部项目试点的要求,像周则娟这样的情况,如果发生突发状况,还能再叠加申请临时救助。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