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 流量制造者 " 向 " 生态建设者 " 转变。
8 月 7 日立秋日,"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演变为茶饮界的 " 双 11"。
大大小小的茶饮店里,订单从机器中 " 喷涌 " 而出,垂落地面、长达数米。店员们忙到飞起,但赶单的手速永远追不上出单的速度。
霸王茶姬某门店,叫号屏上的数字定格在恐怖的 "1162 杯 ",消费者只能苦等 8 小时。
这样的 " 秋一杯 ",显然超越了饮品属性,成为一种消费力爆发的符号。
流量泼天,无人淡定。
今年的立秋,不但茶百道、益禾堂、CoCo、古茗等头部品牌集体入局,连一向 " 高冷 " 的星巴克,也未逃脱 " 真香定理 ",把满 18 减 18 的活动挂上了平台。
实际上," 秋一杯 " 的优惠力度,远不及 7 月大战中的超额补贴。但正是如此,订单的爆发更令人措手不及。
立秋当天,#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 饿了么崩了 # 直接上热搜。
茶饮品牌的战报更犹如 " 走马灯 "。
数据显示:今年 " 秋一杯 ",霸王茶姬销量环比上涨 200%,同比增长 28%;库迪咖啡整体销量同比暴增 2.5 倍,爆款 " 流云茉莉轻乳茶 " 较去年大增 628%。
令人意外的是," 秋一杯 " 主导者之一的美团却保持克制,未发任何订单数据。
非不能也,不为也。
在 " 造节狂欢 " 这件事上,传统外卖平台显然保持着清醒——以免费、超低价制造 " 超 X 亿单 " 战报,不难做到,但意义其实不大。
近年来,人们对这类数字逆天的战报,去魅了、麻木了、厌倦了。
" 反内卷 " 的当下,平台其实可以为茶饮品牌,做更多更有意义的事。
于是,今年 " 秋一杯 " 期间,美团为超百家奶茶品牌,大搞新品首发和 IP 联名。
从茶百道的阳光青提冰奶、古茗的云朵盐水鸭,到库迪咖啡的羽衣甘蓝美式、肯悦咖啡的爆汁葡萄气泡美式,以及沪上阿姨的 12 合 1 焕活纤体瓶(小绿瓶),书亦烧仙草的大漠杏子红等……
奶茶类、咖啡类、果茶类新品,让人目不暇接。
特别是茶百道的阳光青提冰奶、仲夏蜜瓜冰奶,立秋中午就创下 20 万杯的销售纪录,出道即巅峰。
IP 联名的新玩法,也让众多品牌纷纷破圈。
像喜茶,立秋前天上线动漫 "chiikawa" 联名款,复刻经典的烤布蕾系列新品,因其萌系包装迅速火出圈。
此外,奈雪跨界 QQ 飞车、瑞幸携手《浪浪山小妖怪》、库迪与宝可梦合作…… IP 自带的流量,被茶饮界玩了个明白。
" 不为 " 的同时,美团的 " 秋一杯 " 又尽显 " 有为 " 温情。
8 月 7 日,美团官宣请全体骑手喝 " 秋一杯 ",为此发放了 270 万杯新品奶茶券,既能自饮,又能转赠。
此外,美团又向全国十多个茶饮品牌赠送超万张 " 休闲理疗券 ",让为 " 秋一杯 " 忙坏了的奶茶店员们,能就近享受免费的捏脚、推拿服务,缓解疲劳。
从新品首发平台,到 IP 联名营销,再到情感共鸣与人文关怀……
美团不仅让 " 秋一杯 " 回归到 " 传递爱与分享 " 的初心,更通过 " 倒逼 " 自我,从 " 流量制造者 " 向更具商业价值的 " 生态建设者 " 转变。
2020 年,在海外市场开始大展拳脚的霸王茶姬,突然遭遇了一个大难题:
没有成熟的外卖体系。
当时,海外的霸王茶姬只能堂食,一碰到疫情,客流就锐减。
不得已的情况下,霸王茶姬只能借鉴国内外卖平台的经验,自建外卖体系,才最终挺过来。
但在国内,外卖仿佛呼吸一般自然,不仅是中国新茶饮崛起的 " 隐形基建 ",更是其突破传统边界、实现快速增长的 " 核心动能 "。
传统茶饮,只能服务有限的到店客群。
但在外卖平台加持下,再小的茶饮店,也拥有即时配送、在线营销两项 " 远程打击 " 能力,足以辐射周边 3-5 公里范围的所有客群。
这不仅仅拓展了服务半径,通过社交平台与外卖平台的联动,又催生了 " 同事轮流请下午茶 "" 秋一杯 " 等营销互动新玩法,让茶饮的消费场景大大延展。
而美团的助力,更不止于此。
茶饮业的残酷真相在于,消费客群看似庞大,实则是无数变量构建的细分市场:学生党与白领的口味偏好天差地别,工作日与周末的消费动机南辕北辙;哪怕同一个人,早晨与深夜的选择也可能截然不同。
而美团的外卖经营模型,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 " 数字密钥 "。
它将消费者拆解为 " 潜客 - 发现 - 曝光 - 兴趣 - 互动 - 新客 - 复购 " 等精细类别,茶饮品牌不仅能了解不同客群的转化情况,还能举一反三,找到 " 拉新乏力 "" 复购率低 " 等问题的根源,制定 " 千人千面 " 的运营策略,实现更有效持续的增长。
以蜜雪冰城为例。
2024 年 " 秋一杯 ",蜜雪冰城借势首发 " 茉莉奶绿 " 新品,结果首发即成爆款,带动蜜雪冰城成为当年首个在美团交易额破亿的茶饮品牌。
时至今日," 茉莉奶绿 " 也常年稳居品牌销量前五。
在拉新上,借助美团的精准营销工具和年轻客群口味数据分析,蜜雪冰城精准切入学生群体,用 " 茶饮 + 炸串 " 的组合,大幅提升了学生新客的转化率。
除了为茶饮品牌深度赋能,美团某种程度上也在 " 倒逼 " 品牌持续创新。
像古茗,2022 年一年搞出了 92 款新茶饮。
但这么多新品大卖,对供应链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于是,古茗又不得不深度参与上游原产地建设,系统化解决从田间到门店的一连串问题,真正实现了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 不得不 " 创新的,还有茶百道。
2022 年,为帮助四川凉山州德昌县解决桑葚销售的难题,茶百道开发出新品 " 乌漆嘛黑 "。
但一年只能收一季的桑葚,成熟期只有两个月,含水量高、储存期短,一旦销售不畅,只能烂在地里。
对此,茶百道,没有底。
但在外卖助力下,2025 年 3 月," 乌漆嘛黑 " 仅在部分城市上市,结果在美团就月销 50 万单,成为践行助农公益的爆款。
美团的流量扶持和供应链创新,让偏远产区的农户,同样能共享新茶饮增长的行业红利。
今天,从四川安岳的柠檬、云南的小粒咖啡,到闽浙赣粤的茶叶、油柑、香橙、柚子……新茶饮的创新价值正沿着产业链持续渗透,形成农户增收、品牌盈利、消费者获益的三赢闭环。
而美团,也早就超越了 " 中介 " 的角色。
它不仅是基础设施,更是数据中枢、创新核心,不论是产业链上下游,还是供给侧、需求侧," 卷创新 " 的美团,逐渐成为双向助力的新平台。
去年开始,中央会议连续提出,要防止 " 内卷式 " 恶性竞争、综合整治 " 内卷式 " 竞争。
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首次出现 "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 的字样,全面吹响了 " 反内卷 " 的号角。
低质低价的 " 内卷式 " 竞争,早就不可持续。
今年年初,美团就打响互联网行业 " 反内卷 " 第一枪。
从 " 万家品牌 "" 品牌卫星店 "" 百万亮厨 "" 浣熊食堂 " 的星罗棋布,到 "10 亿助力金计划 " 的真金白银……
美团通过一连串的扎实举措,驱动着外卖行业的生态重构。也就是通过实打实的生态建设,让消费端的文章,从供给端做起。
对一线城市的工薪阶层来说,要吃一顿放心、便宜的外卖,基本是一顿 40,一月 2400。对刚工作的年轻人和低收入群体,正餐要花费月收入四分之一,大为不易。
为此,美团拼好饭启动了 " 万家品牌 " 计划,除了能点到周边的社区餐厅,还把汉堡王、老乡鸡、永和大王、魏家凉皮等知名品牌,也纳入其中。
这既能为商家聚人气、稳订单、造爆款,又通过规模效应提效降本,让消费者吃到更实惠的外卖。
像蜜雪冰城,自从跟拼好饭合作后,将十几款热销奶茶、果茶上线,通过集中配送,实现 " 单杯起送 ",消费者大呼过瘾。
如果说,让外卖更有性价比还相对容易,那么让外卖吃得更安心、更放心,则是一个天大的民生难题。
眼不见为净的背后,是多少 " 科技与狠活 ",让人不寒而栗。
为此,美团打造出 " 品牌卫星店 "" 百万亮厨 "" 浣熊食堂 " 等一连串新模式,扎扎实实来破解顽疾。
所谓 " 品牌卫星店 ",即专注外卖的品牌店。
截至 2025 年 7 月,外婆家、海底捞、老乡鸡、全聚德、东来顺等 800 多个头部餐饮品牌、5500 家卫星店,都入了 " 品牌卫星店 " 的局。
但最关键的点在于,后厨要直播。
▲ " 胡大饭馆 " 卫星店后厨实况,摄影:吉晨光
通过美团 App,消费者能查看卫星店后厨实时画面,不仅能 " 云监督 " 食材处理全过程,一键可反馈;同时,美团的机器视觉 AI 还会巡检,一旦有不规范行为,自动触发预警。
" 明厨亮灶 " 直播,就此成为 " 品牌卫星店 " 标配。
在此基础上,拼好饭 " 百万亮厨 " 计划,则进一步加码:除了要 " 明厨亮灶 ",还上线了 " 食安日记 "。
所谓 " 食安日记 ",可像上传朋友圈照片一样,展现商家的 " 后厨实况 "。商家获得 " 亮厨商家 " 认证后,还能获得首页推荐、流量支持。
这大大激发了商家参与 " 百万亮厨 " 的积极性。
今年 2 月以来,11.7 万家商户开通 " 明厨亮灶 " 直播,每天午晚高峰开播,炒菜、装盒全程透明,接受消费者 " 云监督 "。
预计今年底,20 万家拼好饭商家有望实现 " 在线实况打卡 "。
合规、透明犹如坚实的桥梁,有效增进消费者与商家间的信任,并最终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订单增长。
但美团在食品安全上的探索,永无止境。
2024 年底,北京、杭州等地悄然上线一批 " 浣熊食堂 ",约有 100 个品牌商家加入。
除了品牌更响亮(包括全聚德、老乡鸡、德克士、云海肴等)、运营全透明(有食安日记、" 明厨亮灶 " 直播)之外," 浣熊食堂 " 还要做到:食材源头直采、供应链可追溯、配送封签护航、用户共同监督。
这堪称外卖行业食安管控的最高水准。
而为了贯彻 " 反内卷 "" 利生态 " 的初心,美团还表示,由此积累的运营经验、科技能力、供应链资源、食安标准等,愿意提供给全行业共享。
为了将食安标准贯彻到底,考虑到中小商家升级设备的成本,美团去年底又启动 "10 亿助力金计划 ",真金白银助力优质餐饮商家升级设备、研发新品。
最终,近半数商家 " 订单显著增长 ",四成商家收入明显提升。
新茶饮市场上,规模则持续扩大。
《2023 新茶饮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25 年,新茶饮市场规模有望超 2000 亿。
" 秋一杯 " 的拒绝内卷,不过是外卖行业生态创新、自我修复的一个缩影。
而这些生态创新和探索,就不仅仅是为行业发展提供新助力、为促进消费提供新样本,更是为打破行业 " 内卷 " 开了个好头。
THE END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衷心感谢您订阅《华商韬略》,为了便于您及时收到我们的最新推送,敬请星标华商韬略公众号,感谢支持,期待长久伴您同行。
华商韬略出品
主编:毕亚军 责编:周怡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图虫创意、东方 IC,未能核实版权归属的,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华商韬略旗下公众号,欢迎关注
投稿、约稿、商务合作及建议
敬请联系:010-65580525
zy@hsmrt.com 周总监
"点赞" 是喜欢," 在看分享 " 是真爱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