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力社 08-15
重庆:利用元宇宙技术开发非遗主题沉浸式体验项目,建设“智慧文旅”“数字文博”场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编辑:珍妮

8 月 14 日,重庆市涪陵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公开征求《枳巴(涪陵)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意见。

《总体规划》指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加快文旅智慧系统建设。

开展非遗数字化建设,进行 " 非遗 + 科技 "" 非遗 + 旅游 "" 非遗 + 文创 "" 非遗 + 影视 "" 非遗 + 动漫 " 等跨界、跨域、跨行业探索,鼓励相关企业、机构利用 XR、VR 等技术开发非遗主题沉浸式体验项目,探索人工智能在非遗相关设计、宣传传播等方面应用。

依托重点景区、乡村旅游点、演艺中心、博物馆、图书馆等重要文旅活动场所,推动 " 智慧文旅 "" 数字文博 " 场景建设。依托涪陵云计算大数据中心等平台打造文化旅游业服务新业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获取涉旅数据,赋能景区道路交通和运行状况监测。

以打造旅游服务、品牌推广、智慧监管等方面数字化综合应用场景为切入点,全面汇集涪陵旅游要素数据资源,以 AI 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开发形成集旅游发展一屏通览、市场供求全面解析、安全监管预警处置等功能于一体的全域智慧旅游综合应用场景。推进智慧 APP 平台建设,实现语音导游、智能导航、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智慧旅游服务。

截至 2025 年 7 月,文化和旅游部已批准设立 23 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区域性整体保护与文化生态培育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此背景下,重庆市积极响应,于 2022 年 4 月启动市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申报工作,旨在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生态培育。2024 年 5 月,重庆市文化旅游委正式将枳巴(涪陵)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列为首批重庆市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枳巴文化作为涪陵文明的源头,以 " 巴濮共生、丹砂为脉、歌舞通神 " 的三元结构,塑造了涪陵 " 神舞物艺 " 的独特文化范式。

据悉,涪陵是一座拥有 2000 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地处重庆市中部,是西部陆海新通道东线与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点,战略地位显著。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市域辅枢纽、长江经济带沿江绿色发展轴的重要节点,以及乌江流域通江达海的中转站,涪陵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近年来,涪陵区在加大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力度的同时,积极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自 2016 年涪陵区委、区政府召开全区旅游业发展大会以来,旅游业培育发展的大幕正式拉开。2017 年,涪陵区提出 " 旅游兴区 " 战略,并出台《加快全域旅游发展推动旅游兴区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持续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2021 年起,涪陵区进一步推动旅游业与文化、工业、农业等多领域深度融合,催生了工业旅游、乡村旅游等新业态。2025 年 4 月,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印发《加快涪陵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 — 2029 年)》,明确提出到 2027 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将超 8%,旅游产业增加值增速将达 15% 以上,年接待游客量突破 7000 万人次,游客总花费超 630 亿元。

在政策的有力支持下,涪陵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成效显著。乌江畔 816 工程遗址经过多次提档升级,景区游览面积从不足 1 万平方米扩展至 4 万平方米,并引入 VR 体验、沉浸式实景演艺等创新项目,为游客带来全新体验。涪陵榨菜历史记忆馆则打造了集榨菜文化展示、体验、服务于一体的历史文化群落,通过 " 数字化展示 " 和 " 互动体验 " 等方式,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此外,《超梦重庆》VR 项目打破了传统 2D 视频的平面局限,让观众戴上 VR 设备即可 " 身临其境 " 地感受城市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涪陵武陵山大裂谷景区即将在云雾缭绕的悬崖之上推出一座 AI 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空间——六小龙 503AI 咖啡馆。该空间集消费场景、自然观景、人工智能研学、游客服务等多重功能于一体,将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旅游体验。

注:文中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人工智能 大数据 ai 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