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大战持续半年,京东也走到了历史进程的十字路口。
要继续开火吗?业绩会上,京东管理层仍在强调," 外卖是十年长期战略 "。
要暂时战略性转移吗?半年报发布前,受访的京东集团 CEO 许冉明确表示,外卖行业存在过度竞争,京东不会参与内卷。
可是,一份数据极为狂野的京东 2025 年半年报,再次将这家公司透出的隐隐 " 纠结 ",一览无余——
和许冉先前强调的类似,京东基本盘 3C 领域暂时没有受到美团即时零售的贴脸突击,受益于强大的 " 国补 " 势能反哺,京东 3C 业务持续高速增长,拉动了集团营收同比增长 22% 的高光表现。
可另一方面,国补挣钱外卖花,外卖补贴带给了京东财务侧肉眼可见的压力——二季度,京东外卖补贴火力全开仅两个月,就带来了上百亿亏损,这让常年在零售里抠利润的京东账本,迎来了一次罕见震荡。
重大决策前,到底要不要考虑沉没成本?
这几乎是无数场战争白热化即将开始转折时,司令部必须考虑的残酷命题。
一、艰难的塔山战役
" 我不要伤亡数据,只要塔山!"
大决战时,坚决的口号会被残酷的伤亡数字撑起,进攻与防守的双方几乎弹尽粮绝,不再有任何回旋余地。
塔山在前,可 2025 年开始,一场不计代价、不计成本的外卖战争,却让京东二季度财报类似这场战役重演后留下的灰烬。
持续一个季度左右高烈度的补贴战,给京东带来了什么?
一面,是最先受到京东外卖 " 大撒币 " 拉动、以外卖业务为首的新业务,在二季度取得了业务激增:财报显示,京东 2025 年 Q2 营收 139 亿,同比暴增 199%。
可新业务营收的激增也与大幅提升的营业成本咬合。二季度,京东新业务营业成本达到 144 亿,同比暴增 300%。
另一面,则是京东财务侧被外卖大战拖累、挤压。
从 2025 年一季度后期补贴试探,到二季度中期补贴火力全开,再到后期趋近消退,仅仅两个月左右的外卖补贴大战,就导致了京东二季度新业务经营亏损达 148 亿,去年同期亏损仅为 7 亿。
补贴也让京东二季度营销费用出现较大攀升。当季,公司营销开支从去年同期的 119 亿,同比增长 127.6% 达到 270 亿,一举成为京东 " 三费 " 开支增长最快的板块。
由此也直接引发了京东财务侧罕见的承压。
二季度,京东经营利润从正转负,集团净利润更是同比减少 51%,来到 62 亿。某种程度上说,这或许也算是财务出身的京东 CEO 许冉,5 月后几乎喊停公司外卖补贴战的一大原因。
这一场开始轰轰烈烈、进展却直转直下的京东外卖战,从战果上说,对集团主营业务拉动的效果如何?
二季度,京东整体营收同比增长 22.4% 达到 3567 亿。可起到核心拉动作用的,仍是国补助推下 3C 领域的持续增长:该季度,京东 3C 业务增速达到 23.4%,日用百货营收增速为 16.4%。
相较上季度,京东 3C 业务增速明显快于日用百货,这起码传递出两个核心信号:
一是,国补仍是拉动京东业务增长的核心,而新业务对京东整体营收拉动,或许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二是,国补助推下的近几个季度,京东 3C 领域起码没有受到美团即时零售,触及根本的冲击,这似乎再次印证了许冉在采访时强调的,京东外卖并非是为了防御美团即时零售,而做出的业务拓展。
可问题也随之而来。
在一场出发点与实际战果,似乎都不足以支撑外卖决策绝对正确的交战过后,京东又该在未来如何平衡好财务侧付出的代价和业务侧取得的成果?
二、高估的目标,低估的落地
二季度,京东零售业务营收为 2824 亿,同比增长 20.7%,总营收占比仍接近 90%。
京东仍是一家零售为主的电商公司,这也决定了,集团对业务第二增长点开拓的急迫。这可以归结为今年 2 月初,京东发起的外卖战争的动因。
司令部一声令下,刘强东带头率先发起外卖大战,深入一线,亲自指挥部署,显露出巨大决心。
可炮火声激荡近两个季度后,基础设施搭建中暴露的种种问题,加上财务承压,一切的一切,都可归结于这场战争能预料的、和没有预见的困难集中爆发,超出预期,最终不得不让京东管理层深度复盘。
不常接受外界采访的京东 CEO 许冉,此次财报发布前,曾在《中国企业家》中表示,公司遇到了外卖业务开展以来诸多难题,并进行了一系列反思和总结。并且,她强调了京东外卖不搞内卷,未来将以品质外卖继续破局。
这也是京东品质外卖,所强调的颠覆式创新由来:一般来说,那些能够彻底改变现有市场格局和行业竞争规则的创新方式,被定义为 " 颠覆式创新 "。即通过引入一种全新的技术、商业模式或产品,从根本上改变现有市场的竞争格局,最终为行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品质外卖,按照字面理解,即是区别于主打撒币、补贴、0 元购,无任何商业模式创新、无法带给行业真正价值的内卷式外卖的全新商业模式。
为了解决许冉提到的外卖行业多年在品质层面存在 " 痛点 ",这也几乎决定了,京东外卖高调入局以来,相继提出提高骑手权益保障、餐饮商家 0 佣金、消费者低价点外卖等举措,并提出品质堂食主打,一时间成为行业清流,备受瞩目。
可从商业视角来看,外卖平台介于消费者、商家、骑手间,其一对多商业模式,决定了运营策略的复杂,也导致了当下行业,几乎难以实现多方利益的完美兼顾。
尤其在利润分配中,若要做到多快好省,既想让用户少花钱吃得好,又要以此去满足平台利润、骑手保障、商家利润不断提高,这几乎构成了一种不可能三角。
京东外卖两个季度来或许也低估了解决行业痛点的难度。
一个直观的例子是,强调主打品质的京东外卖,却也在同一时间段,数次以 " 低价内卷 "" 图不符实 " 等缘由,相继被一些地方市场监管部门、消保委约谈。这也反映出,当战略倾向远远大于战术时,一旦忽视了底层的商业逻辑,难免会出现现实的温差。
从这点上说,京东外卖在做正确的事时,或许低估了把事情做对的难度:尤其是,京东打造的品质外卖前,自身的基建、系统、算力等方面,仍与美团和淘宝存在相应差距。
而在需要积淀、给足耐心,才能一步步补足基础设施建设的外卖行业里,短期宣传或可弥补一定短板,可喊出的口号终究不等于胜利的提前达成,长期发展还得拼内力,下苦功。
并且,当一个平台履约能力积淀不足时,要想实现品质服务、带给用户更好的体验,一个大前提必须是,能将一单外卖准时送到用户手中。
达成这一切,每一步都在考验着京东的耐心,以及组织内部的反思力度,还有钱包。尤其在财务侧,2025 年上半年,资源倾斜拉大了京东新业务亏损,也让公司账本迎来了近些年罕见的震荡,自由现金流也在持续走低。
三、不要浪费一场好的危机
一场剧烈损耗、各方代价沉重的战争,能有何种价值?又如何把这一切,变成一场蜕变的开始?
这在一定程度上,极为考验一家公司决策层能否做好表率,尽快深入反思、调整,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能力。
京东 CEO 许冉近期已谈到京东外卖入局后的反思,就数据、系统,以及运营中权衡多方诉求进行了深入反思,无疑具有很大价值。
5 月后,淘宝闪购打响新一轮外卖补贴战,京东不再参与,而是推出了扶持商家的 " 双百计划 ",向供应链要寻求新的价值。
如果说,外卖和人生若有相同,那就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而某些时候,一旦拉长时间,问题本身就是答案。
多年来,京东对电商极为倚重,相对单一的业务结构,决定了第二增长探索不能停下,需要自身不断试错,不断进行业务探险——几年来,从社区团购、百亿补贴、数字人直播、京东金融等,再到近两个月来,酒旅 OTA 二次发力,以及在具身智能、短剧等领域,京东遍布各行业的业务触手,也与自身进取心密切挂钩。
这无关对错。
不过,早些年 " 多快好省 " 曾是京东一直标榜、并为之不断拓进的核心竞争力:可数年间风起云涌,在品类、速度、性价比等方面,京东都在不同领域遇到了强大的对手。创业初期,刘强东带领下的京东能在同等、甚至更复杂竞争局面下,保持扎根的战略定力,当下,却则变化成从各个领域的频频出击。
可核心问题或许也能从外卖大战中见微知著:今年以来,轰轰烈烈的外卖大战,再次印证,要想达成高大的战略落地,早期枯燥的战术积淀与未雨绸缪的应对准备,缺一不可。否则,京东外卖当前较为 " 纠结 " 的心态,未来难免会复现。
事实上,先前许冉谈到外卖仍是京东长期战略,外卖行业 " 品质 " 痛点一直存在,仍能给与京东机会时,一个更加直接问题也在于,时间,其实会公平地站在参战的每一方背后。
二季度,京东外卖系统曾出现系统崩溃,用户无法准时享用到自己应有的服务,品质的前提始终在于交付。并且,当京东不再跟进外卖 " 内卷 " 补贴战后,淘天和美团还在连续拉高日订单。在这个变化迅速的及时零售战场,后续若市场两强格局趋于稳定,用户心智固化。
此时,一想到因自身前期准备不足而错失了先机,成功曾经唾手可及,或许会更加可惜。
这也是这场外卖战争,留给京东一个无需掩饰的商业 " 总结 ":在发起一场关乎公司未来的核心塔山战役时,选择一个好的赛道、做一件正确的事当然无比重要。不过,同样重要的是,如何把这些具体而细微的事情真正做对。
正如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说:" 不要浪费一场好的危机。"
--THE END--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