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2 日,央视《新闻联播》在 " 感知生态之变 " 专栏中播出了《各地持续推进城市更新 让生活更美好》,西安的 " 西仓市集文创公园 " 作为 " 城市更新代表项目 " 被聚焦报道。在被 " 爆改 " 后的西仓区域,咖啡、潮玩、非遗体验、城市记忆展览等年轻化元素,与市井烟火相融共生。
《新闻联播》报道西仓市集文创公园(图:央视网)
西安人大都对西仓不陌生,只不过在老一辈与年轻一代的认知中,西仓的形象也不尽相同。前者的眼中,这里是历史厚重的 " 老粮仓 ",而在后者的印象里,这里却是充满新潮感的 " 网红打卡地 "。在华丽蜕变后的西仓市集文创公园,历史的印记和鲜活的现代气息实现了完美的融合。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专属记忆,西安市井的记忆,就是西仓。坊间有云:没去过西仓,就不算地道的西安人。这话可能未免夸张,但它反映出的西仓在西安人心目中的地位绝对是实打实的。
01
狭义的 " 西仓 " 位于今西安西大街城隍庙后街中段路北,在历史上,这里曾是古代官府粮仓之一的永丰仓的所在地。而广义的 " 西仓 ",则除了永丰仓本身之外,还包括周围以其为中心形成的一片周长千米左右的方形区域。
永丰仓的历史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一直到光绪十九年(公元 1893)的《西安府图》里,仍然能找到 " 永丰仓 " 的字样。那年头西仓地位相当高,是负责囤皇粮的,外面有官兵把守,还挖了一圈壕沟围护。安全措施到位了,没人敢偷粮,守粮的八旗子弟兵们穷极无聊,就开始在西仓一带搞沙龙、开 party,久而久之,这里就孵化出了西安最早的花鸟市场。
西仓市场(图:网络)
1949 年 5 月西安解放,西仓的粮库曾一度被改为军需仓库。后又经历了几次 " 爆改 ",发展成了如今全西安最大的 " 跳蚤市场 "。各色讨生活的生意人在西仓玩得风生水起,成为西安坊间极富盛名的 " 市井天堂 "。贾平凹在《废都》里这样描述西仓:"(西仓)是一个偌大的民间交易场所,主要营生是家养动物珍禽花鸟鱼虫,还包括器皿盛具,饲养辅品之类。赶场的男女老幼及闲人游皮趋之若鹜,挎包摇篮,户限为穿,使几百米长的场地上人声鼎沸,熙熙攘攘,好一个热闹繁华。"
每逢周四、周日两天,三百六十行就会齐聚西仓,花鸟虫鱼、文玩古董、纸币字画、手工雕刻、光盘旧书 ...... 堪称遍地宝藏,主打一个门类齐全,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西仓不卖的。老西安人称其为 " 档子 ",不管你是想怀念童年还是想搜罗宝贝,或者就是单纯想逛逛街,你都一定能在西仓找到被温柔以待的感觉。
或者说,西仓卖的所有东西,都可以归类到 " 历史情怀 " 这个分类里,走进西仓如同穿越时空隧道,你总能在不经意间发现自己喜欢的的小物件,随后感到 " 一段尘封已久的记忆突然开始攻击我 "。
西仓集市文创公园(图:网络)
如今,这里又有了西仓市集文创公园,新旧碰撞,古老与新潮在这里实现了完美融合,一如西安这座古都 " 既古老又现代 " 的独特气质。
闲来无事,不妨来西仓逛逛,地方挺好找,坐地铁从洒金桥 B 口出来,沿着洒金桥往南走就能到。
02
在热搜上挂了几个月的 " 协和董小姐事件 ",终于迎来了大结局。
8 月 15 日,国家卫健委联合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对 " 肖某董某莹事件 " 涉及的相关单位、人员以及相关问题线索进行全面深入调查,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驻教育部纪检监察组参与指导下,北京市有关部门积极参加,通过谈话、调阅原始资料等方式,组织专家组对北京协和医学院 "4+4" 试点班项目进行评估,查明事实,对违规违纪违法等问题严肃追责问责,并通报了调查情况。
官话套话忽略,咱们只看最核心的、也是大家最关心的部分——关于一众涉事人员的处理情况,共有 5 家机构 19 人被问责。
关于董某莹事件的通报结果(图:新浪微博)
大部分都还算公正,但两个 " 祸首 " 董小姐的姑姑班某娟,和为她剽窃论文提供便利的马某渊的处理,明显有雷声大雨点小之嫌。
这俩人,班某娟帮董小姐伪造了用来申请 "4+4" 项目的理工科考试成绩,马某渊则直接把手底下学生的论文拿来给董袭莹铺路。结果前者的处理结果是留党察看一年,后者则是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记过。
但凡上过大学的人应该很清楚,像考试作弊、剽窃论文这类涉及学术不端的行为,都是直接开除,毕业证、学位证什么的一概没有。之前大连工业大学开除李同学,公开的原因是 " 长期旷课 ",当今高校对学风建设之严厉,可见一斑。
严格要求并没有错,但前提是要一视同仁。" 抓校风校纪 " 只对学生有用,到了老师、领导身上就是板子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这可就有点双标的既视感了。
更不用说伪造带公章的东西,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犯错了,这就是犯罪。但官方的处理手段,却是照着犯错的标准来的。
何况就算只是犯错,班某娟和马某渊付出的代价也明显不够分量——能堂而皇之地帮人伪造成绩、抄袭论文,但凡三观正常的人都不可能会认为这种人还能配得上 " 党员 "" 教育工作者 " 的名头,但人家就是能金枪不倒,你奈我何?
董小姐刚爆雷的时候,有人就猜测她有背景。现在看起来,她这个姑姑的后台只怕更不简单,只不过究竟是挖不动还是不敢挖,咱就不知道了,当然更不敢问。
当年全网声讨董小姐,很多人都说 " 有的事不上秤没二两,上了秤就有千斤重 ",希望能通过把动静尽量闹大,倒逼官方严查严打。现在看来,香槟还是开早了。
03
8 月 10 日下午 1 时 40 分左右,一位 19 岁的大一女生刘同学,正穿着汉服和同学在南昌青云谱八大山人梅湖景区游玩拍照时,因为拒绝了一男子席某某的搭讪,就被后者丧心病狂地用剪刀连捅十几刀,最终因颈部大动脉被刺穿、腹部脏器多处受伤当场身亡,她的朋友也受了伤,至今仍在躺在 ICU 里。
消息传出后,大众群情激愤,众口一词要求严惩凶手。然而后续出炉的警方通报,却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甚至是窒息感。
当地警方的警情提通报(图:网络)
行凶的席某某,有 " 精神疾病诊疗史 "。
按照现行刑法第 18 条第 1 款的规定:"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定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 ; 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也就是说,尽管行径令人发指,但席某某却很有可能凭借这个 " 精神疾病诊疗史 " 逍遥法外。
从理性的角度出发,刑法的规定,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但是现在我们看到的,却是越来越多的人试图通过这一规定来钻法律的空子。本案中的席某某是否真有精神病暂且不论,就说一个精神病人是如何做到搭讪时思路清晰,作恶时目标明确,捅刺的全是致命的要害部位,一到受罚的时候,就成了 " 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 " 的 " 精神病患者 " 了呢?
再退一步讲,如果席某某真的是精神病人,那这是不是说明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当今社会对有严重暴力倾向的精神病人,几乎束手无策?
这可绝非危言耸听,很多案件发生后,你会发现剧情的走向几乎如出一辙:行凶→自首→甩出 " 有精神病史 " 的诊断单(顺便说一句,现在的很多精神鉴定体现出流程过于简单、主观性过强的特点。换言之,只要你愿意,想证明自己有所谓的 " 精神疾病 " 比想象的简单很多),然后,理直气壮地逃脱法律制裁。
所以,所谓 " 精神病免责 " 现在越来越像是法律的漏洞。尤其是很多 " 精神病人 " 在犯罪时,表现出的是有计划、有选择、有明确攻击目标的行为,这显然不是什么 " 病态 ",这就是冷静而清醒的犯罪。
很多事情需要从根源出发整治,如果无法划定 " 法律 " 和 " 制度 " 的界限,那历史只会不断重演。
04
8 月 13 日,又一则令人悲痛的消息传来:8 月 9 日在云南大理苍山参加夏令营时走失的北京 8 岁自闭症男孩小王已被找到,但已失去了生命体征,初步排除刑事案件可能。
随着更多信息的曝光,送小王参加高风险户外活动的他的父母,以及那个可能涉嫌违规操作的夏令营机构的相关细节不断浮出水面。大家发现:真相很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恐怖。
失踪的孩子(图:网络)
苍山并不是普通的城市公园,它是一条由 19 座山峰组成的山脉,海拔最低的也超过 3000 米,最高的主峰马龙峰海拔更是高达 4122 米。而小王失踪的小岑峰也有 4092 米高,比秦岭山脉主峰太白山的最高点还高出三百多米。加之苍山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四处都是岔道、陡坡、悬崖、暗洞,昼夜温差有时近 30 ℃,山里还有磁场干扰,手机平板什么的进去就断网。
这样的环境,成年人想进去都得掂量掂量,那小王一个未成年的孩子,还有自闭症,他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呢?
根据公开报道,小王参加了一个 " 明日之光夏令营 ",当天一共有 7 个孩子进山,年龄都在 6 到 8 岁,由四个老师带队。这个人手配比倒没什么问题,然而小王走丢了,四个成年人居然没一人注意到。
更加凶险的是:由于患有自闭症,小王几乎不会主动与人沟通,这就给搜救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因此,虽然大理蓝天救援队在当天下午 5 点半就组织人员与警方一起进山搜寻,甚至动用了热成像无人机这样的高端专业设备,但最终还是错过了营救的最佳时机,未能挽回一条幼小的生命。
悲剧已成既定事实,我们回头审视事件的全过程,会发现这就是一场标准的 " 人祸 "。
大理苍山(图:网络)
就说这个 " 明日之光夏令营 ",其采取封闭式管理,家长不能参与陪同。从锻炼孩子独立性的角度出发,这种模式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小王有自闭症,是 " 特殊的孩子 ",把他和其他正常孩子用 " 一刀切 " 的方式管理,显然不合适。
更离谱的是:当地宣传部门的工作人员随后爆料称,这家夏令营机构虽然有资质,但去的位置 " 可能不合规 "。也就是说:夏令营在明知小王有自闭症的情况下,仍然带着孩子走了非正规的路线,去了本来不能去的地方。
另一方面,小王的父母也是难辞其咎,把一个年纪幼小且交流能力严重缺失的孩子送去参加危险系数极高的户外夏令营,即使是出于让自闭症儿童能体验到和正常孩子相同的生活的目的,这种做法也是严重不负责任的。
这一切都足以证明:无论小王的父母还是夏令营的老师,都完全没把孩子的安全放在心上。或许在他们的认知里,孩子只要 " 看着 " 就足够了,而不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照顾——但事实是他们就连最起码的 " 看着 " 都没做到。
这起事件对整个社会都不啻于一记警钟:我们需要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能让他们安全、健康成长的环境,尤其是特殊儿童群体,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和呵护。
希望以后再无类似的悲剧发生。
来源 / 今西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