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LP犀牛财经 前天
80后富豪7亿入主“金刚线第一股”,博达系这次终于曲线上市?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作者:Sogear

8 月 4 日晚间,三超新材(300554.SZ)发布公告披露控制权变更方案。无锡富豪柳敬麒通过博达合一科技,以 " 股权受让 + 表决权放弃 + 定增认购 " 的组合拳,将这家上市超七年的金刚线企业收入囊中。

01

业绩泥潭,老牌金刚线龙头的寒冬

成立于 1999 年的三超新材,曾率先打破国外垄断,填补了国内金刚石线技术空白。2017 年上市时,创始人邹余耀带着 " 金刚线第一股 " 的光环,意气风发。

金刚线,这种细如发丝却锋利无比的工具,是光伏硅片切割的关键材料。行业景气时,三超新材产能三年增长 25 倍,从 2022 年初的 110 万公里猛增至 2023 年的 2800 万公里。

成也光伏,败也光伏。" 产品销售单价不能覆盖单位成本 ",三超新材公告中这句表述,道尽行业寒冬的残酷。金刚线毛利率从 2022 年的 28% 骤降至 2024 年 17.89%,核心产品硅切片线订单量价齐跌。

进入 2025 年,三超新材颓势未止,一季度营收仅 5039.90 万元,同比 " 腰斩 "54.78%,续亏 625.58 万元。

翻阅五年财报,三超新材的业绩犹如过山车。2020 年至 2024 年间,仅三年实现微利,累计盈利约 0.66 亿元,尚不及 2021 年单年亏损额。 

02

光伏新贵,80 后富豪资本谋局

千里之外的无锡太湖新城,博达新能的实控人柳敬麒同样经历着光伏产业的潮起潮落。这位 1982 年出生的企业家,25 岁便创建无锡博达能源科技,开启了创业征途。

柳敬麒的博达新能展现出逆周期的韧性。2024 年博达新能实现营收 21.63 亿元,净利润 3.95 亿元;2025 年上半年营收 18.43 亿元,净利润已达 4 亿元。

全球化布局是柳敬麒的王牌。2019 年,柳敬麒在中盛集团美国子公司 ET SOLAR 破产重组中成功竞标,取得 ET Solar 品牌控制权,一举打开美国市场大门。官网数据显示,该公司已在美国累计交付超 10GW 光伏组件。

此次入主三超新材,柳敬麒祭出 " 三步走 " 战略:

第一阶段,博达合一以 24.52 元 / 股受让邹余耀、刘建勋持有的 1025 万股,耗资 2.51 亿元;

第二阶段,2026 年 6 月 30 日前完成剩余 873.54 万股的交割,单价不低于首期价格;

最后,全额认购 2.5 亿元定增,以 20.04 元 / 股拿下 1247.5 万股。

若三步落定,博达合一持股比例将升至 24.83%,远超邹余耀剩余的 10.34% 表决权。" 三步走 " 总投入不低于 7.15 亿元,柳敬麒终于握住了资本市场的入场券。

这并非柳敬麒首次冲击资本市场。

2023 年 9 月,以工程施工业务为核心的交建股份(603815.SH)计划收购博达新能 70% 股权,被视为祥源系进军新能源的关键动作。当时披露的数据显示,博达新能 2022 年超 95% 组件产品销往美国市场。

天有不测风云。2024 年 5 月,美国对东南亚光伏电池征收关税的政策落地,直接导致并购计划流产。更严峻的是,美国本土组件产能已能满足市场需求,中国光伏企业的生存空间被持续压缩。

" 博达新能作为较早一批出海的光伏企业,深耕海外高价值市场,深度布局海外产业链制造。" 在博达新能新大楼落成仪式上,柳敬麒曾如此宣示战略方向。

03

协同破局,打开产业链整合的想象空间

细如发丝的金刚线成为连接三超新材新旧两位主人的产业纽带。

博达新能本是三超新材下游客户。博达合一在权益变动报告中明确表示,交易旨在 " 通过整合光伏产业链资源,增强上市公司金刚石线业务的竞争力 "。两者的协同效应显而易见,博达新能作为组件厂商是三超新材金刚石线的使用者,而三超新材在半导体切割领域的技术积累,可与博达的硅片加工形成互补。

额外之喜是,三超新材的半导体装备板块正悄然崛起。2024 年,其控股子公司江苏三晶的半导体精密工具业务营收增长 67.54%,首次实现净利润 163.55 万元。"2025 年,公司将继续深入布局半导体行业的半导体耗材和装备。" 三超新材在年报中展望。

2.5 亿元定增资金将为三超新材转型提供弹药。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缓解 31% 资产负债率下的财务压力。三超新材此前因扩产导致借款占比持续攀升,2025 年 3 月末短期借款占总资产比例已达 9.99%。

有光必有影,不利因素是,光伏产业的深度调整仍在继续。多晶硅行业产能过剩程度最高,尾部产能预计 2026 年起陆续出清,组件环节下半年海外或重启补库周期。

7 月重要会议释放的 " 反内卷 " 信号,让产业资本主导的资源整合成为行业新趋势。对于三超新材原实控人邹余耀而言,这场交易是体面退场的时机。通过本次两期股权转让及今年 5 月的减持,邹余耀累计套现约 4.49 亿元。这位创业 26 年的企业家,在行业寒冬中选择放手。

而对柳敬麒,入主三超新材只是新征途的开始。博达新能亮眼业绩背后的地缘政治风险犹存,生产基地分布在越南、柬埔寨等地,恰在美国关税制裁名单内。

产业周期同样不容乐观。光伏行业正经历深度调整,尽管 2025 年政策面释放积极信号,但多晶硅产能过剩最严重,尾部产能预计 2026 年才陆续出清。

结语

资本市场的聚光灯外,埃及沙漠中的博达新能生产基地正拔地而起。2GW 光伏电池和 3GW 组件生产线计划 9 月投产,这是柳敬麒应对贸易风险的新战场。

而在南京生产基地,半导体精密金刚石工具生产线上这些不起眼的小工具,2024 年贡献了 67.54% 的增长,承载着老牌金刚线企业转型的最后希望。

三超新材的临时股东大会将在 8 月 20 日决定这场资本联姻的最终走向。若方案通过,柳敬麒产业版图中的上市公司拼图终将落定。

▼   往期精彩回顾   ▼

长按扫码加入粉丝群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金刚 光伏 美国 定增 全球化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