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子、包、衣服,甚至一些莫名其妙的小物件,都要在年底的盘点里露个脸。炒鞋的时候,这个榜单是 Yeezy 和 AJ 的天下;球鞋潮玩腻了,大家又盯上了联名卫衣、限量配饰、盲盒玩偶。
这是一种仪式感,你必须知道今年最火的东西是什么,哪怕你从来不打算买,也得知道今年那件单品能代表 " 时代精神 " ——即便过了半年就忘,也得正襟危坐仔细揣度。
2025 年的赛程已经过半,其他品类暂且不论,单就包这个赛道的年度冠军,善于网上冲浪的朋友们——我觉得我们已经可以提前恭喜售价 2.99 美元的 Trader Joe ’ s 帆布袋,拿下今年的 MVP 了。
虽然这包名字带点洋文,但实际上却十分接地气,你大可以将其理解为一家中端超市推出的周边,比如盒马之于中国的存在。
Trader Joe ’ s 成立于 1967 年的美国加利福尼亚,现在在美国大概有 600 多家门店,因其性价比高的自营食物而闻名。
在 Reddit 上,有个 46.7 万关注的粉丝账号,人们在上面疯狂分享他们利用自营食物烹饪的美照,赞美他们价格,沉溺于新品的诚意。
2024 年 2 月,Trader Joe ’ s 上架了一批迷你版的 MINI CANVAS BAGS,经 INS 账号 @traderjoeslist 以及众多 Tiktok 的发酵后,迅速引发美国的抢购风潮。
其情势之盛,就跟海鸥扑向码头薯条一样,估计只有 2019 年中国优衣库上线 Kaws 联名款的场面,能跟它拼上一拼。
抢购热潮,引发了很多有趣的现象。
比如在 Facebook 上,交换缺德舅袋子的群组活跃度极限拉高;二级市场也变得活跃,目前在中国,这玩意价格区间在 50-100 区间内浮动,是原价的数倍。
当然也有标更高的,但不具备参考性
虽然 Trader Joe's 仅在美国集中分布,但并不妨碍他通过互联网虏获更多素未谋面的粉丝。
英国可能是陷入这场潮流中最深的一个国家,以至于 NewYork Post 特意写了篇文章揶揄它《缺德舅帆布袋,正在这个没有缺德舅的国家成为时尚符号》。
27 岁的 Hannah Tyldsley 在英国伦敦的一家咨询机构打工,她前一阵下楼扔垃圾的时候发现,一路上碰见 10 个人有 8 个背着 Trader Joe ’ s 帆布袋晃悠:
" 我觉得现在伦敦的 Trader Joe's 布袋在社会的分布密度,比我在旧金山都要密。"
同样的事在日本发生的更夸张,日本网友对 Trader Joe ’ s 帆布袋极尽溢美之词:
" 这可真是阿美利加的灵魂单品啊!"
" 拥有这个代表你不只去过美国夏威夷(一个梗,因为夏威夷是日本人海外游热门地点)还去过美国本土深度游。"
" 这个设计真的好特别,小小的也太可爱了吧!"
即便考虑到日本时尚是洋风和魂,现代受美国文化影响极深,这样的恭维也是显得难免过于夸张。
因为自从上世纪 60 年代,日本初代时尚教父石津谦介借由杂志《Men's Club》和自创品牌 VAN,将常青藤风格引入之后,Trader Joe ’ s 帆布袋这种形制的始祖—— LL Bean Boat and Tote 就成了潮人标配。
货量之大,你去日本三线城市中古店,都能以 1000-3000 日元左右的价格区间内轻易淘到。而且啥样式都有,他们所谓的 " 尺寸小所以很特别、很可爱 " 的说法是完全不成立的,因为 LL Bean 出过比这还小的。
类似设计的帆布袋,已经是某种概念下日本穿搭的基本款了。
每年一推已经成了常驻选题,比如日本时尚杂志《POPEYE》天天就推荐这包,甚至还基于这种设计做了延展周边。
无论如何包装或美化,有一说一,Trader Joe ’ s 帆布袋本身并没有任何特别之处。
它既不具备独特的设计,也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甚至缺乏能够凝聚共同记忆或讲述动人的故事的元素。真正特别的是,这款看似普通、甚至乏善可陈的单品,却成功地成为了全球流行的符号。
从严肃的评论者角度来看,2.99 美元的帆布袋浪潮,视为是经济萎靡的时尚代偿,是实用主义的胜利,他的热度跟奢侈品集团当下的集体遇冷,形成了鲜明对撞。
再刻薄一点的批评者,则会把这种现象解读为流量社会中的盲目跟风——一种没有深度、仅仅为了追随潮流而无脑消费的趋势。
然而,正是这种看似偶然的文化现象,揭示了当代消费文化的一个重要转变:今天的流行符号正在脱离品牌营销的奢华概念和历史赋能,而社交平台的传播效应正迅速跨越阶层与国界,起到决定性作用,让每个人都能轻易参与一场文化运动。
这很有趣。
让我们回归本源,去探讨这件事的特别之处,你会发现这波浪潮背后其实隐藏着一种深层的隐喻。
在 1944 年 L.L. Bean 推出这款帆布包,就凭借其大容量,受到热衷于户外运动的上流阶级阶层(如钓鱼、骑马等)的青睐,其中最著名的代表就是肯尼迪家族——这款包几乎成了他们风格的一个标志。
按传统的时尚观念,时尚往往被视作阶级身份的象征,人们总是不断追求新的、不同的东西。
但今天,Trader Joe ’ s 帆布袋的风潮,却反映人们在追逐时尚时,最重要的事不再是寻求差异,而是在寻找连接——寻找和自己品味相契合的人和群体。
在整个 2010 年,奢侈品行业一直以来都在试图走出小圈子,让每个细分阶层都能向往他们。他们用高工重新打造街头服饰,让有钱客户看见更多可能,也通过联名触达每一个细分阶层。
这种营销策略,打开了人们的时尚观,也塑造出了品味和要求更加挑剔的消费者们。
大概从 2017、18 年起,全球消费者对奢侈品牌的幻想正在破灭,人们不再相信他们许诺的幻梦,其中有经济的缘故,更有他们已经丧失了提供更具冲动产品的能力——当今天所有的宣要概念都围绕着复古和致敬展开,一切便显得无聊至极了。
正因如此,见多识广的消费者已经厌倦了炒作,重复数十年的艺术家联名款、限量发售和联名设计已经成了无聊的把戏。
人们不再追求这些充满噱头的产品,而是渴望真实、真诚的联系,这也正是 Trader Joe ’ s 帆布袋成功的原因——虽然看似平凡甚至有些无脑,但它的流行背后,却是一个清晰的全球化符号:
我想要稳定、真实而热闹。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虎嗅 APP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 tougao@huxiu.com
End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