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晶圆代工巨头华虹公司(688347.SH,股价 78.5 元,市值 1357.64 亿元)迎来大动作。8 月 17 日晚间,华虹公司公告拟收购华虹五厂。
华虹集团为全球排名前列的晶圆代工巨头,旗下华虹公司主要包括华虹一厂、华虹二厂、华虹三厂和华虹七厂。华虹集团旗下华力微主要包括华虹五厂、华虹六厂等。
按晶圆尺寸看,华虹一厂、二厂、三厂为 8 英寸产线,而华虹五厂、六厂、七厂为 12 英寸产线。此次华虹公司收购华虹五厂,或将大幅增加其 12 英寸晶圆代工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8 月 15 日,华虹公司股价涨幅达 11.35%。
收购为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华虹公司公告称,为解决 IPO(首次公开募股)时承诺的同业竞争事项,公司正在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华力微旗下华虹五厂对应的股权,同时配套募集资金。据悉,本次收购标的资产为华力微所运营的、与华虹公司 65/55nm(纳米)和 40nm 工艺存在同业竞争的资产(即华虹五厂)对应的股权。目前,该标的资产正处于分立阶段。
2023 年,华虹公司科创板上市之初,华虹集团发布了《关于避免同业竞争的补充承诺函》," 自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股票并于科创板上市之日起三年内,按照国家战略部署安排,在履行政府主管部门审批程序后,华虹集团将华力微注入发行人 "。
华虹公司称,此次交易的推进不仅充分彰显了大股东履行承诺的担当,更是上市公司看好未来市场发展的体现,代表了其对特色工艺晶圆代工行业的坚定信心。
目前,交易事项尚处于筹划阶段,华虹公司正与交易意向方接洽,初步确定的交易对方为上海华虹(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国投先导集成电路私募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最终交易对方以重组预案或重组报告书披露的信息为准。
另外,本次交易预计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不构成重组上市。为避免对公司股价造成重大影响,此次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 10 个交易日。
12 英寸产能将大幅增加
随着国内需求的增加,以及海外 IDM(设计制造封装一体化)大厂纷纷开启 "China for China(在中国,为中国)" 策略,2025 年上半年,华虹公司晶圆代工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华虹公司在 2024 年年报中坦言,市场方面,围绕推动国内生态链建设,做大做强国内客户群体,与海外战略型客户促成 "China for China" 策略的落地。最终为华虹半导体的生态伙伴带来更好的业绩表现,为公司及股东创造价值。
在诸多市场因素促成下,2025 年第二季度,华虹公司折合 8 英寸总产能为 44.7 万片,产能利用率为 108.3%,较上个季度上升 5.6 个百分点。
华虹公司总裁兼执行董事白鹏表示:" 面对需求分化的半导体市场,公司坚持以特色工艺技术比例为锚,力争在关键技术平台实现技术突破,丰富产品组合。随着无锡新 12 英寸产线稳步产能爬坡,公司将实现产能规模到技术生态的全面升级。"
事实上,随着无锡新 12 英寸产线爬坡,华虹公司从营收角度也转变为以 12 英寸为主。2025 年第二季度,华虹公司 8 英寸晶圆营收占比为 41.0%;12 英寸晶圆营收占比为 59.0%。上年同期,8 英寸占比为 51.3%,12 英寸占比为 48.7%。
不仅营收占比提升,2025 年第二季度,12 英寸营收也从上年同期的 2.33 亿美元增至 3.34 亿美元。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若此次交易顺利推进,将对华虹公司 12 英寸产能不断扩充、差异化特色工艺深入推进带来积极影响,助益上市公司业绩稳步增长。
数据显示,截至 8 月 15 日收盘,华虹公司报收 78.50 元 / 股,总市值为 1357.6 亿元,今年以来,华虹公司 A 股股价已累计上涨 68.93%。
记者|朱成祥
编辑|陈柯名 张海妮 盖源源
校对 | 卢祥勇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
|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