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 前天
全球最大恐龙胚胎化石首次来沪!曾流失海外20年,将展出3个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迄今发现的最大的恐龙胚胎化石——中华贝贝龙,今天首次亮相上海。上海自然博物馆 " 龙吟九州 · 中国恐龙大展 " 河南主题周启动仪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古生物学家徐星院士与河南自然博物馆馆长徐莉共同 " 开箱 ",揭开了这枚世界最大恐龙胚胎化石的神秘面纱。据了解,该恐龙化石真迹将在上海自博馆展出 3 个月。

现场开箱展示的 " 中华贝贝龙 " 化石真迹

院士 " 开箱 ",有 " 迷弟 " 从广东追来

中华贝贝龙化石是世界上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恐龙胚胎化石之一,含 4 枚长约 43 厘米较完整的巨型长形蛋,以及 1 个保持左侧卧姿态的非常年幼的恐龙幼体。它于 1992 年在河南西峡被发现,却一度流失海外 20 年,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以 " 路易贝贝 " 的名字家喻户晓,经过多方努力,直到 2013 年才回归祖国。

" 我们当时就提了一个理念,这个宝贝确认无疑是我们河南西峡流失出去的,回来后就给它起名叫‘中华贝贝龙’。" 河南自然博物馆馆长徐莉介绍。自此,这个未出世的恐龙宝贝,有了 " 中国国籍 "。

恐龙胚胎化石是恐龙宝宝在蛋中破壳之前就被掩埋而成的化石。此时蛋中的骨骼还很软,比硬体骨骼化石的形成更加不易。开箱前,特地从广东追来上海的小恐龙迷廖云隆十分激动:" 恐龙胚胎里居然保存了骨骼,一定得来亲眼看看。"

徐星院士带来《窃蛋龙家族的神奇故事》专题报告

开箱仪式现场,徐星院士带来题为《窃蛋龙家族的神奇故事》的专题报告,深入浅出地讲述了窃蛋龙家族的演化历程。徐星院士介绍,这枚 " 中华贝贝龙 " 胚胎化石十分罕见,是科学研究的珍贵样本,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恐龙的生殖行为、发育过程,解答巨型恐龙蛋的身世之谜。通过研究中华贝贝龙胚胎骨骼化石,科学家确认其为窃蛋龙类,属于近颌龙家族中的新物种。" 中华贝贝龙的回归,承载了一段流失海外多年终归故土的传奇,为我们探索恐龙演化奥秘打开了一扇重要窗口。"

河南周亮点纷呈," 中国恐龙地图 " 不断扩展

除了带来珍贵的 " 中华贝贝龙 ",河南自然博物馆此次还向上海自然博物馆捐赠了一件 " 迷你豫龙 " 骨架模型,这件模型也将在恐龙大展中亮相。迷你豫龙是一种生活在距今 7500 万年左右的白垩纪晚期的小型兽脚类恐龙,是目前已知最小的窃蛋龙类之一。该模型由河南自然博物馆特别制作,以精致的工艺生动呈现了豫龙家族成员的独特形态,为观众提供了直观感受恐龙多样性的绝佳机会。

互动课程、纪录片展映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也将在河南主题周期间精彩呈现。其中,在上海自博馆 B2 举办的 " 小盗龙装架大师课 " 中,青少年们可以化身古生物学家,亲手装配精巧的小盗龙骨架模型,通过实践深入了解恐龙的骨骼结构与生物特征。

" 迷你豫龙 " 骨架模型捐赠仪式现场

此次恐龙大展展出了洛阳中原龙、巨型汝阳龙等来自河南自然博物馆的珍贵恐龙化石标本。其中,洛阳中原龙是我国中部地区发现的第一个鸟臀类恐龙,是我国目前为止唯一发现有确凿证据的大型结节龙类甲龙。巨型汝阳龙体长达 38.1 米、重量可能超过 100 吨,相当于 20 头成年大象之重。如今,它的全身骨架已在上海自然博物馆 B2 大厅雄姿再现,成为展览的震撼明星。

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介绍,为恐龙大展特设 " 河南周 " 是为了给这些自河南远道而来的珍贵化石一个 "C 位出道 " 的机会。" 恐龙大展集结了来自全国 12 家科研机构与博物馆的 118 件(组)恐龙及伴生生物标本,我们希望每一件珍品都能被大家看到。"

自 2025 年 5 月底开展以来," 龙吟九州 · 中国恐龙大展 " 吸引了超 15 万人次观众参观。展览后续还将陆续推出其他主题周等系列内容,为公众带来更广阔的 " 中国恐龙地图 "。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贝贝 河南 博物馆 上海 院士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