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wk26讲武堂 16小时前
2006年香港海域,我军500吨导弹艇竟与万吨货轮相撞,总部却拖延3个小时才救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战史堂 Author 战史堂

各位读者大家好,我是战史堂堂主,立志要做一个严谨又有趣的公众号。尽量保证内容真实干货,配图准确,还让文章读起来不枯燥。

1997 年 7 月 1 号,中国收回香港地区后,派遣了驻港部队,包括海军一个大队,目前兵力包括两艘 056 型护卫舰、6 艘 037 Ⅱ导弹艇、4 艘 074 登陆舰以及其他辅助舰艇。

          

在繁忙的香港水域,我军海上力量保卫着这颗 " 东方之珠 ",然而在 2006 年 6 月 22 号凌晨,我军一艘导弹艇在珠江口被撞成两截沉没,导致 13 名水兵牺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被撞沉没的是驻港的海军 037 Ⅱ型 " 廉江 " 导弹艇(舷号 774),037 Ⅱ型导弹艇是 037 型导弹艇的升级版,驻港部队配属了该型艇。

▲ 037 Ⅱ型 " 廉江 " 导弹艇(舷号 774),装备了一门 AK-176m 型单管舰炮,还有 6 发反舰导弹。

该型导弹艇的满载排水量为 530 吨,装备了 AK-176m 型单管舰炮,还有 69 式双联 30mm 舰炮和两座三联装鹰击 -8A 反舰导弹。

" 廉江 " 号在服役期内算 " 功勋艇 ",航迹从渤海到黄海再到南沙海域,总航程超过 6 万海里,参加过 10 多次演习和 20 多次战备任务,创下了小型舰艇续航时间最长,执行任务最多,海上机动生存天数最多等记录。

然而就是这么一艘见过大风大浪的导弹艇,却在自家门口的阴沟里翻船了。那是 2006 年 6 月 22 号凌晨," 廉江 " 号参加完演习后,按计划返厂检修,导弹艇支队副队长随艇返航。

▲事故之前的 " 廉江 " 号导弹艇。

         

到了凌晨 3 点左右,正是人困马乏的时候," 廉江 " 号行驶到了珠江口,瞭望兵发现前方似乎有一艘大型货轮,事后查明这艘货轮是排水量 18000 吨的 " 太平洋冒险家 " 号。

可能由于疲惫,或者麻痹大意,瞭望兵初步判断两船没有相撞的可能,所以没有及时上报。此时 " 廉江 " 号的雷达没有开机,副支队长已经休息,艇长在值班,对面前的危险一无所知。

随着两船距离越来越近,瞭望兵心里越来越没底,于是立即向艇长报告。艇长接到报告后,他担心贸然行驶会有触礁风险,于是跑到了海图室查看 " 廉江 " 号的位置。

等执行完上述步骤后,艇长才下达了右满舵的命令,试图从 " 太平洋冒险家 " 号前面超过去,然而这一切耽误了太多宝贵的时间。

▲ 037 Ⅱ型导弹艇的侧视图," 廉江 " 号被撞到了前三分之一处。

两船已经足够近," 廉江 " 号转向到一半," 太平洋冒险 " 号就撞到了前者的三分之一处。由于两船体型差距悬殊," 廉江 " 号艇艏被重创,有说被直接撞断。

由于撞击部位是水兵舱,在舱里休息的 13 名水兵来不及逃生,随艇沉没,肇事船只却趁夜色跑路。

在撞击事故发生后," 廉江 " 号立即发出了求救信号,距离最近的驻港海军最先接到了信息,参与救援的战士立即准备好,等待出港救援,然而出发命令却迟迟没有下达。

原来驻港部队虽然隶属广州军区代管,但是人员出动必须报告给总部作战值班室,由总部领导批准,这一来一回走手续的时间就花了很久。

参与救援的战士心急如焚,从港口到事发水域不超过半个小时,但是等待出发命令就花了三四个小时,最终到达时,海面上飘满了被撞残骸,如果能早点出发,说不定还能救起更多人。

▲打捞修复后的 " 廉江 " 号导弹艇,换了一个新船头,主炮也换回了 37mm 速射炮。

后来 " 廉江 " 号被打捞出水,进入船厂维修。由于前三分之一受损严重,所幸换了一个新船头,原装的俄制 76mm 舰炮无法使用,只能换上原来 037 型艇使用的 37mm 速射炮。完成修复的 " 廉江 " 号于 2009 年再次服役,一直留在了广州直到退役。

这次事故反应了我军当时存在制度混乱僵硬、管理松懈、指挥优柔寡断等缺陷,事故本来可以避免,却牺牲了 13 名水兵,实在不应该。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