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财经 08-18
瑞为技术IPO前詹东晖婚变,尚欠前妻2000万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文 / 瑞财经 李姗姗

从南京大学电子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后,詹东晖放弃了保研留校的机会,拿到了一份不错的 offer,入职华为公司。

时间证明,詹东晖的选择是正确的。在经历外派印度做研发管培、参与华为产品线搭建多个不同工作方向后,詹东晖在华为就职的十年间,一路从一线研发升职到了部门经理、研发总监职位。

2007 年,詹东晖看到了视觉安防走向高端化的新市场发展趋势,他开启了首次创业,创办了南京远立科技。这年,詹东晖刚好 30 岁。

创业五年后,詹东晖卖掉了主营三方外包业务的首创公司,再度创业成立了厦门瑞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 瑞为技术 ")。

这一次,他从人工智能领域切入,让技术分析辅助安防检索与监控,推出自动化视觉安防产品与解决方案。

瑞为技术成立 13 年,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2024 年,公司业绩取得阶段性进步,在收入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

不过,瑞为技术收入中有 77% 来自大客户,且应收款项占收入的比例也达到 77%。不仅如此,公司短期偿债承压,截至 2025 年 4 月末,手持现金不足以覆盖短期债务。

三年未获融资

IPO 前国资折价离场

瑞为技术成立于 2012 年 3 月,初始注册资本 100 万元,由詹东晖、余凯分别持股 50%。

作为创始股东之一的余凯,在经过一系列股权转让后,于 2017 年 9 月退出公司股东行列。

自成立以来,瑞为技术共完成 7 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约 5.29 亿元。截至 2022 年 8 月,完成递表前最后的 D 轮融资后,公司投后估值约为 26.19 亿元。

前来入股的投资者包括英特尔、绿地金控、赛富、南通江海基金、泓宇航空产业基金、川沪合作创新基金、中证投资、深投控资本、华龙投资等。

而自 2022 年 8 月以后,瑞为技术再未进行过增资扩股,仅有两次低价转让股权。

2022 年 8 月,房地产企业绿地控股旗下的绿地金控将所持瑞为技术 163.05 万股、59.63 万股、29.82 万股股份分别转让给三位 D 轮投资者——泓宇航空产业基金、南通江海基金、赛富亿安,每股价格 6.13 元、6.71 元、6.71 元,转让价款累计 8000 万元。

2025 年 4 月,南京创熠南方风正软件谷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 " 创熠南方风正软件谷 ")将所持公司 32.41 万股股份以 1400 万元价格转让给了景泰智造一期,每股价格 8.64 元,低于 D 轮融资价格 9.58 元 / 股。

转让后,创熠南方风正软件谷退出股东行列。天眼查显示,创熠南方风正软件谷的实际控制人为深圳国资委,合伙人则包括风正投资、南京产业发展基金、南方资本和南京软件谷。

2025 年 5 月,瑞为技术在 IPO 前完成股份制改革,注册资本为 5466.03 万股;次月,进行股份拆细,分拆后,注册资本总额不变,由 5466.03 万股面值 1 元的股份变为 2.73 亿股每股面值 0.2 元的股份。

递表前,绿地金控持股 7.89%,为公司第二大股东;静水湖创投持股 6.17%,英特尔持股 4.64%,赛富持股 3.71%,泓宇航空产业基金持股 3.56%,南通江海基金持股 3.38%,中证投资持股 2.96%,深投控资本持股 2.47%。

一致行动人身份成谜

实控人 IPO 前夕离婚

递表前,瑞为技术控股股东集团詹东晖、苏晓生、迟畅、韩松光、瑞元科技合伙企业、深圳瑞远科技合伙企业及瑞亿瞳科技合伙企业合计控制公司 44.23% 股权。

其中,詹东晖直接持股 28.13%,为公司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作为詹东晖的一致行动人,韩松光直接持股 1.34%,并担任公司执行董事兼智能车联业务部总经理;苏晓生直接持股 4.41%,是公司首席科学家。

韩松光是目前公司唯二的执行董事,他于 2014 年加入瑞为技术,从市场部负责人干起,四年时间便坐上了董事的位子。

在加入公司前,韩松光曾先后任职于招商局工业集团友联船厂(蛇口)有限公司、深圳市庆成科技有限公司、全科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苏晓生是一名 " 学霸 ",他毕业于清华大学,先后取得该校热能动力工程学士学位、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工学硕士及博士学位,拥有 20 年技术研发管理经验。

而詹东晖的另外一名一致行动人迟畅,其身份却并未在招股书中透露半分。仅有的蛛丝马迹是,2022 年,公司曾向她偿还贷款 52 万元,该贷款无抵押、免息,构成关联交易。

值得一提的是,曾与瑞为技术产生借贷关系的另一位关联方为刘莹。2024 年,公司向刘莹偿还贷款 2350 万元及支付利息 25.8 万元。截至 2024 年末,还有 2000 万元借款尚未归还,这笔借款到期时间为 2025 年,年利率 6%。

招股书披露,刘莹在 2024 年 8 月 7 日前为詹东晖的配偶,而在此之后,不再与詹东晖有关联。

瑞为技术两位非执行董事分别是陈亘、李佳,二人均由公司股东委派而来,一个来自泓宇航空产业基金的执行事务合伙人上海机场泓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一个则来自赛富投资基金。

其中,陈亘还曾先后在公司股东中证投资母公司中信证券、绿地金控任职,在金融证券行业拥有十数年工作经验。

公司其他高管包括首席技术官兼研究院院长何一凡博士,算法总监兼研究院副院长贾宝芝博士,高级副总裁兼营销中心总经理郭晨曦,首席财务官及首席运营官李文达,副总裁兼智慧商业事业部总经理马可,副总裁兼董秘于金喜。

其中,李文达在 2023 年 6 月空降瑞为技术首席财务官,并于 2025 年 5 月获委任为首席运营官。在此之前,其曾先后担任 TCL 科技(000100.SZ)评估高级经理、视源电子(002841.SZ)财务总监。

三位博士苏晓生、何一凡、贾宝芝是瑞为技术年薪最高的三人,2024 年,三人分别领薪 72.5 万元、66.7 万元、66.7 万元。

高于詹东晖、韩松光同期年薪 44 万元和 35.6 万元,也高于詹红梅和卢磊的 47.7 万元、47.6 万元。其中,与詹东晖同姓的詹红梅曾担任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目前职位不详。卢磊在 2018 年 3 月曾被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

毛利率大增

净利润扭亏为盈

瑞为技术是一家面向企业客户提供视觉智能技术和产品的人工智能公司。

公司提供涵盖视觉感知、视觉认知及视觉推理的多样化智能产品组合,产品广泛应用于 AI 民航、AI 商业、AI 货运等场景。

近三年来,瑞为技术收入结构出现较大变动。其中,AI 民航产品收入占比由 2022 年的 26.5% 增至 2024 年的 57.9%,变为支柱性收入来源;而 AI 商业产品收入占比则由 66.1% 降至 24.5%;此外,AI 货运收入占比也在提升,由 4.7% 升至 17.5%。

2022 年 -2024 年,瑞为技术实现收入分别为 0.78 亿元、2.42 亿元及 3.95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 124.6%。

2022 年 -2023 年,公司录得净亏损分别 1.28 亿元、3257.7 万元。到了 2024 年,随着收入持续增长,瑞为技术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 828.8 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水平大增,各期分别为 15.7%、40.8%、39.8%,整体呈增长态势。

但细分来看,2024 年,AI 民航、AI 货运毛利率有所下滑,分别为 51.8%、13.3%,同比下降 0.8 个百分点、25 个百分点。

对于 AI 货运毛利率的大幅下滑,瑞为技术解释称,主要是由于因技术规格更新,于 2024 年处置了一批旧型号智慧安全驾驶产品,从而导致存货撇减。

除了主营业务收入,瑞为技术其他收入及收益也贡献了一部分利润,报告期各期分别为 1237.6 万元、991.8 万元、1190.3 万元,其中大部分是政府补助。

五大客户贡献超七成收入

应收款项占营收近八成

瑞为技术 AI 民航产品客户主要是从事机场 IT 及运营系统工作的第三方系统集成商,AI 商业产品客户主要包括商业地产开发商、工业综合体开发或运营商、门锁制造商及集成商等,AI 货运产品客户主要为车载设备制造商、电信公司。

从期初到期末,公司 AI 民航客户数量由 24 名增至 27 名,平均客户价值由 86.7 万元大增至 847.55 万元;而 AI 商业客户数量由 233 名降至 206 名,平均客户价值由 22.23 万元增长至 47.08 万元。

公司业绩的持续增长离不开大客户的鼎力相助,2022 年 -2024 年,瑞为技术来自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分别为 40.3%、59.1% 及 73.6%,来自最大客户的收入占比分别为 14.7%、24.0% 及 31.7%。

大客户不仅集中度逐年升高,且变动频繁。公司 2023 年的前五大客户较 2022 年全部更新,2024 年,又再度新增两家新前五大客户。

瑞为技术在招股书中称,公司不与主要客户订立长期合约,无法保证客户将定期继续购买公司的产品或解决方案,甚至根本不会再次购买。

即便是短期合作,瑞为技术仍面临与客户延迟付款的情形。2022 年 -2024 年,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 0.34 亿元、1.75 亿元、3.07 亿元,占收入的比例分别达 43.59%、72.31%、77.72%。

2024 年,账龄在 3 年以上的贸易应收款项金额同比增长 3 倍至 988.6 万元。

除了大客户以外,瑞为技术主要供应商集中度亦趋高。报告期内,公司向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占比分别为 36.9%、43.3% 及 68.7%。

研发人员人均年薪比销售人员低 38%

三年研发外包支出 1860 万元

费用方面,2022 年 -2024 年,瑞为技术销售及经销开支分别为 3753.6 万元、3997.2 万元及 4134.4 万元,分别占同年总收入的 47.9%、16.5% 及 10.5%。

公司销售及经销开支主要包括员工福利开支、办公及差旅开支、业务发展开支、营销及推广开支、折旧及摊销及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

2024 年,员工福利开支为 2999.1 万元,销售及营销人员有 56 人,人均薪酬 53.56 万元。

此外,公司业务发展开支、营销及推广开支三年累计支出分别为 768.2 万元、529.1 万元。

期内,公司研发开支分别为 5754.9 万元、4663.6 万元及 5313.6 万元,占收入的比例为 73.4%、19.2% 及 13.4%。

2023 年,研发开支减少主要由于公司优化了研发结构并策略性缩减未产生显著收益的业务项目,导致研发人员减少及相应材料成本下降。

2024 年,瑞为技术研发人员福利开支为 3556.3 万元,同期研发人员共 107 人,人均薪酬为 33.23 万元,比销售人员低了约 38%。

报告期内,公司由于外包了数据标注属辅助功能研发,产生外包开发开支分别 198.7 万元、341.6 万元、1326.2 万元,2024 年同比大增 288.23%,累计 1866.5 万元。

现金四个月蒸发 87%

存短债缺口 8530 万元

净利润扭亏之下,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亦转为净流入。2022 年 -2024 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 -6454.1 万元、-6335.5 万元、1431.8 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 -2140.1 万元、2423.2 万元、-341.6 万元。2022 年及 2024 年净流出,主要是购买理财产品和固定资产所致。

同期,融资活动现金流净额 1.15 亿元、1210.3 万元、3311.5 万元。主要由于新增银行借款及其他借款。2022 年及 2024 年,存在向关联方贷款 587 万元、2493.3 万元,同期偿还关联方贷款 322 万元、2415 万元。

期内,瑞为技术偿还银行及其他借款分别 1067.4 万元、1448.7 万元、3841.9 万元。

截至 2024 年末,瑞为技术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5467.8 万元。其表示,2022 年 -2024 年,公司月现金消耗分别为 900 万元、780 万元、870 万元,瑞为技术预计公司现有现金能够维持公司不少于 11 个月的财务可行性。

而到了 2025 年 4 月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剩 734.3 万元,较年初骤减 4733.5 万元,四个月蒸发 86.57%。

而同期,公司总债务规模有 1.09 亿元。其中,即期的计息银行借款及其他借款、租赁负债分别 8923.7 万元、342 万元,短债合计 9265.7 万元,存在 8531.4 万元短债缺口。

报告期内,公司体现偿债能力的指标逐年下滑,流动比率分别为 2.21 次、1.64 次、1.39 次,速动比率分别为 1.49 次、1.43 次、1.3 次。

附:瑞为技术上市发行有关中介机构清单

联席保荐人: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建银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农银国际融资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金杜律师事务所、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有限法律责任合伙、广东信达律师事务所

核数师及申报会计师:安永会计师事务所

独立行业顾问:弗若斯特沙利文(北京)谘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