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导体国产替代加速推进的背景下,日前上海正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 正帆科技 ")的一则收购公告引发行业关注。7 月上旬,这家 2020 年上市的半导体配套企业宣布,拟以 11.2 亿元现金收购辽宁汉京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下称 " 汉京半导体 ")62.23% 股权,加码半导体核心耗材领域。这场交易既彰显了正帆科技在产业链布局上的野心,也暴露了其在资金层面的隐忧,成为观察半导体行业并购逻辑的典型案例。
18 亿估值背后的业务协同
根据公告,汉京半导体 100% 股权估值为 18 亿元,此次 62.23% 股权的交易对价约 11.2 亿元,全部以现金支付,资金来源为正帆科技的自有及自筹资金。交易完成后,汉京半导体将成为其控股子公司。
作为标的方,汉京半导体虽成立于 2022 年,却通过吸收合并 2006 年成立的沈阳汉科半导体,快速跻身行业前列。其核心产品包括石英管、碳化硅陶瓷舟等半导体制造关键耗材,应用于光刻、刻蚀等核心工艺,客户覆盖东京电子(TEL)、北方华创、台积电等国内外头部企业。
从财务数据看,汉京半导体近年业绩呈现波动。2023 年至 2024 年,其营收从 5.09 亿元降至 4.61 亿元,同比下滑 9.33%;净利润从 1.18 亿元降至 8401.83 万元,同比下滑 28.76%。尽管如此,出让方仍作出业绩承诺:2025 年至 2027 年,汉京半导体累计净利润不低于 3.93 亿元,若未达标将承担现金补偿责任。
估值层面,按汉京半导体 2024 年净利润计算,本次交易对应市盈率为 21.4 倍,处于同行业非上市公司 15-36.8 倍的估值区间内。若以三年承诺净利润均值 1.31 亿元计算,PE 则降至 13.7 倍,显示出一定的价格合理性。
押注国产替代与 OPEX 业务
正帆科技的收购动作,与其半导体业务扩张战略高度契合。作为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领域提供设备及非设备服务的企业,正帆科技近年持续加码半导体赛道,2024 年半导体业务收入占比已达 50.8%。
此次收购的核心逻辑在于强化国产替代能力。目前,半导体用高精密石英和先进陶瓷材料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而汉京半导体已突破部分 " 卡脖子 " 技术,其在建的国内首条极高纯石英生产线(对应 10 纳米以下工艺)和碳化硅零部件生产线,恰好填补了国内空白。正帆科技表示,交易完成后将导入更多客户资源,在技术研发、产品拓展等方面形成协同。
同时,这笔交易也是正帆科技推进 OPEX 业务(非设备类业务)的关键一步。汉京半导体的耗材产品属于高消耗性零部件,在晶圆厂 " 替换市场 " 需求稳定,能为正帆科技带来持续性收入。2024 年,正帆科技 MRO(维护、维修和运行)业务营收已达 4.5 亿元,同比增长 123%,收购汉京有望进一步放大这一业务的增长动能。
负债率高企与现金流压力
尽管战略意义显著,正帆科技的资金状况却为这场收购蒙上阴影。
数据显示,正帆科技上市后资产负债率持续攀升:2020 年为 39.68%,2024 年升至 62.23%,2025 年一季度进一步增至 63.94%。有息负债规模同步扩大,今年一季度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分别同比增长 30.96%、131.26%,合计有息负债规模已与本次收购对价(11.2 亿元)相当。
更值得关注的是应收账款与存货的 " 双高 " 问题。2024 年,正帆科技应收账款达 17.14 亿元,较 2020 年上市时增长 419%;存货虽较 2023 年的 33.77 亿元略有下降,但 2025 年一季度仍达 30.94 亿元。" 双高 " 直接挤压现金流——今年一季度,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 - 9874.38 万元,同比虽有改善,但仍处于负值区间。
对于此次收购的资金来源,正帆科技提及 " 部分自筹 "。评级机构中证鹏元已明确警示,若交易完成,公司负债率可能进一步抬升,加剧财务压力。事实上,正帆科技近年已通过 IPO、定增、可转债等方式累计募资超 22 亿元,融资空间逐步收窄。
短期承压与长期潜力的博弈
市场对这笔收购的反应呈现分化。从股价表现看,消息公布后正帆科技股价未出现显著波动,显示投资者态度谨慎。
支持者认为,汉京半导体的技术储备和客户资源将为正帆科技打开长期成长空间。若其在建产线顺利投产,叠加国产替代红利,有望实现业绩承诺中的年均复合增长,增厚上市公司利润。
质疑者则担忧,在财务压力下强行收购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一方面,汉京半导体 2024 年业绩下滑趋势尚未扭转,能否完成三年 3.93 亿元的净利润承诺存疑;另一方面,正帆科技需同时应对债务偿还、应收账款回收及收购资金筹措,现金流管理难度陡增。
此外,交易尚未签署最终协议,90 天排他期内仍存在不确定性。汉京半导体高企的负债(2025 年一季度负债总额 7.23 亿元)也可能成为整合过程中的潜在风险。
结语
正帆科技对汉京半导体的收购,是半导体行业国产替代进程中一次颇具代表性的产业布局尝试。对于正帆科技而言,这既是通过整合资源强化产业链地位的契机,也面临着财务平衡与标的业绩兑现的现实挑战。
交易完成后,双方能否实现技术、客户资源的有效协同,汉京半导体能否在业绩承诺期内达成预期目标,以及正帆科技如何妥善处理负债压力与现金流管理问题,均需持续观察。这场收购的最终影响,将取决于后续整合的实际效果与行业环境的变化,目前尚难下定论。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