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音频网 08-19
Nothing Headphone (1) 标志性透明设计,综合体验好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成立五年,Nothing 品牌凭借着创新的设计以及强大的产品力,累计营收已经突破 10 亿美元。Nothing 在持续扩展其产品线,最近更是推出了其首款头戴式耳机—— Nothing Headphone ( 1 )  ,能否复制在手机品类的成功?

Nothing Headphone ( 1 )   采用品牌标志性的透明设计,外观辨识度高,配备滚轮、拨片等物理操控组件。耳机搭载定制的 40mm 动圈单元,支持 LDAC,联合 KEF 品牌调音,提供带头部追踪的空间音频,带来更沉浸的聆听体验;支持主动降噪,最长续航时间可达 80 小时。

Nothing Headphone ( 1 )   的实际体验怎样?跟随我爱音频网一起深入了解。

导览

Nothing Headphone ( 1 )   是一款头戴式无线蓝牙耳机,为全方位了解该耳机的实际表现,我爱音频网对该耳机进行了详细的测试与体验,主要为开箱、使用体验和数据实测。本文结构如下,你可以根据文中副标题快速查找相关内容。

包装与外观设计

包装与配件

外观设计

使用体验

聆听体验

降噪体验

佩戴体验

连接与功能

数据实测

重量实测

充电与续航

连接距离测试

兼容性测试

我爱音频网总结

包装与外观设计

包装与配件

包装盒正面设计比较特别,产品局部特写图占据了大部分空间,还有品牌和产品名。

包装盒背面有更多产品信息贴纸,上面有产品型号:B170、颜色:黑色,以及制造商等信息。另外还有通过 Hi-Res AUDIO 认证和支持 LDAC 的标志。

包装侧面有与 KEF 联合调音的标志。

打开包装盒,取出所有物品如上。Nothing Headphone ( 1 ) 的包装清单包括耳机本体、软壳收纳盒、USB 充电线、音频线、使用指南。

软壳收纳盒一览,通过拉链固定。内部除了预留有放置耳机的位置,还设置了可放置线材的区域,携带外出更加方便。

USB 充电线一览,为 C To C 接口。

音频线特写,两端均为 3.5mm 音频接口。

外观设计

Nothing Headphone ( 1 ) 采用了品牌标志性的透明设计,可以看到部分声学结构和设计细节,外观有较高辨识度。耳机没有很明显的臃肿感,主要采用金属与塑料材质,整体质感不错。评测产品为黑色版本,相对低调一些,另外还有白色版本可选。

耳机外观一览,耳壳部分采用分层设计。最外侧一层为椭圆形,包裹着透明塑料外壳,可以看到内部为类似老式唱片带的视觉效果。另一层采用金属材质,为方中带圆的造型。

耳罩内侧采用 PU 耳垫,官方表示具有良好的抗油污和防化妆品残留能力。耳垫采用记忆泡棉内芯,手感柔软。

左侧耳机一览,金属转轴较细。耳壳外层为透明材质,能够看到部分声学结构和内部组件,内部造型有点像老式的录音带,较有设计感。另外一层采用金属材质,较为简约。

左耳机侧边没有按键,较为简洁,只有一个长条状的开孔。

右侧耳机一览,整体设计和左侧耳机差不多,但透明塑料外壳内部配色小有变化。在金属层还多了一个圆形按钮。

右耳机侧边配备了滚轮、拨片按钮、电源开关、LED 状态指示灯、Type-C 接口、3.5mm 音频接口。

滚轮特写。

拨片按钮特写。

右耳机内侧配备了一颗蓝牙配对按键。

耳机转轴支持约 90 度的旋转调节,也可以进行小幅度的上下倾角调节。

头梁部分配备了静音滑动伸缩结构,支持无极调节。

头梁内侧设置有柔软的缓冲区。

耳罩支持平铺,但没办法进一步折叠。

使用体验

聆听体验

Nothing Headphone ( 1 ) 搭载定制的 40mm 动圈单元,配合高线性悬挂系统和 8.9mmPU 振圈,能够实现比 PET 振圈更好的空气流动性,提升全频段声音表现。振膜边缘与穹顶还采用镀镍振膜,提升结构刚性,提升高频清晰度和低频力量感。

Nothing Headphone ( 1 ) 联合拥有 60 余年高保真音频经验的 KEF 品牌进行调音,该品牌的专业调教增强了耳机的细节表现力,带来更自然、沉浸的聆听体验。另外,耳机支持自适应低频增强、沉浸式空间音效,内置头部追踪技术。

主观聆听部分,LDAC+ 平衡均衡器模式,在《因为爱情》曲目试听中,开头乐器声有表现力,人声有着不错的通透感,而且歌手换气声等细节也较为清晰,没有刺耳感。背景乐器声较清晰,细节丰富,与人声有较明显的分离,整体解析力较好。在《渡口》曲目的试听中,鼓点厚实有质感,带来不错的震撼感,人声部分同样有较突出的表现力。

耳机提供多种均衡器模式可选,支持自定义调节。耳机还单独提供了低音增强功能,开启后低频更丰富,适合喜欢低频的朋友。耳机提供空间音频功能,提供头部追踪和固定两种模式,开启后能够获得更沉浸感的体验。除了无线连接,耳机也支持通过有线的方式播放无损音频。

为了更全面了解 Nothing Headphone ( 1 ) 在音频部分的表现,ReaLab 阅真实验室对 Nothing Headphone ( 1 ) 进行了详细专业的客观测试。Nothing Headphone ( 1 ) 是一款头戴式耳机,ReaLab 阅真实验室测试了 Nothing Headphone ( 1 ) 的频响和 THD 供各位参考。

Nothing Headphone(1)默认 eq 低频饱满,高频较为柔和,适合聆听流行乐。

Nothing Headphone(1)的 THD 在 94dB 1kHz 目标声压级下于多数频段上低于 0.1%,表现良好。

ReaLab 阅真实验室,致力于建立全面深入的测试评价体系,剖析产品性能,为消费者和市场提供持续有效的参考报告,激励产品创新,提升终端用户的使用体验,为人类与科技的良性互动提供助力。如需测试请联系:小真 18938830175(微信同号)。

降噪体验

耳机支持 42dB 实时自适应主动降噪,内置 6 颗 ANC 麦克风,单边耳机各 3 颗。混合主动降噪系统通过前馈和反馈双麦克风,高效削减外部噪音。耳机每隔 600 毫秒实时感应环境,自动调整降噪强度,带来更好的降噪体验。

降噪上,在办公室环境,开启自适应降噪模式,空调运行声得到明显的降低,键盘打字声也会得到一定的过滤,整体变得安静不少。

耳机提供低、中、高以及自适应四种降噪模式可选,可根据自己需求在 App 中快速切换。切换降噪模式时,还有很酷炫的音效。耳机支持通透模式,开启后可以正常和附近的人交谈,不过部分环境声要比实际稍大一些。

ReaLab 阅真实验室同样测试了耳机在降噪方面的数据,Nothing Headphone(1)具有较为出色的中频降噪性能,为同品类优秀水平。

佩戴体验

Nothing Headphone ( 1 ) 头梁支持无极调节,耳罩支持约 90 ° 旋转,以及上下小幅度倾角调节,不同头型用户也能比较容易调节到贴合状态。

实际佩戴效果如上,左右耳机都较为贴合,亲肤 PU 耳垫触感舒适,内部填充的记忆泡棉降低了夹头感。326.4 克的重量相对重一些,不过头梁内侧也设置有柔软的缓冲区,分散一部分压力,佩戴起来并不会有太大的负担感,舒适度不错。

如果戴着眼镜,能够感受到耳机对镜腿有一点轻微的压迫感,但整体影响不会特别大,在可接受范围。连续佩戴一个小时后,依旧能保持较舒适的体验。

耳机只在头梁内侧用低可视化的方式标注了左右耳机,第一次使用会有点难区分。不过熟悉后,可以根据耳壳侧边的按键快速分辨左右耳。在实际使用中,耳垫的外层材质确实有一定的抗油污能力,但还是没法完全避免,不过清理起来挺方便。耳机支持佩戴检测、IP52 等级防尘防水。

连接与功能

长按蓝牙键约 2 秒,可以进入配对模式。在手机等设备的蓝牙列表中,找到 "Nothing Headphone ( 1 )   " 连接配对后便可使用。

在配套 App 首页能够看到耳机电量情况,可以开关主动降噪、空间音频、低音增强功能,还能更改均衡器、耳机设置。在设备设置页面,可开启低延迟模式、设置高清音频模式、开 / 关自动人耳检测和双设备连接功能。

耳机的物理操控组件包括滚轮、拨片和按键。滚轮调节音量、拨片切换歌曲操作很符合直觉,反馈感好,使用方便,调节音量还有对应的音效。

滚轮向右滑动调高音量,向左滑动调低音量,按压播放 / 暂停,长按在不同降噪模式之间切换;拨片向右推切换下一曲,向左推切换上一曲,向右按住快进,向左按住快退;另外还有一个 NOTHING OS 按键,可唤醒语音助手。用户还可以通过 App 自定义部分按键的功能。

数据实测

重量实测

我爱音频网用高精度秤测得,Nothing Headphone ( 1 )   的重量约为 326.4 克,比官方宣称的 329 克还要稍轻一些,但在头戴式耳机里算是相对偏重一些的。

充电与续航

在充电方面,我爱音频网采用专业测试仪 CHARGERLAB POWER-Z 对 Nothing Headphone ( 1 )   进行充电测试,测得该耳机有线充电电压电流约为 4.98V 0.93A,功率约为 4.63W。

续航方面,关闭 ANC 主动降噪,官方宣称续航时间最长可达 80 小时;开启 ANC,续航最长时间可达 35 小时。

连接距离测试

我们将 Nothing Headphone ( 1 )   与手机连接,并把手机固定在我爱音频网编辑部前台,佩戴耳机分别走到 A、B、C 三点,以此测试耳机的连接稳定性和抗干扰性能。其中:

A 点距离 8 米,穿过一道石膏板墙面

B 点距离 16 米,穿过 16 位办公工位

C 点距离 12 米,穿过两道石膏板墙面,及部分办公工位

经测试发现,从前台分别走到 A、B、C 三点,Nothing Headphone ( 1 )   均能正常播放音乐,期间没有出现断连,耳机与手机连接具有不错的稳定性。

兼容性测试

Nothing Headphone ( 1 )   支持蓝牙 5.3 连接,为测试耳机的主要功能能否在主流手机上顺利联动,我们对其进行了兼容性测试。

测试结果如上,Nothing Headphone ( 1 )   与各大品牌主流手机连接后,均可正常控制音乐的播放暂停,也能正常进行通话,兼容性良好。

通话方面,耳机内置共四颗通话麦克风,每边各两颗,通过 AI 加持的 Clear Voice 技术智能识别人声,抑制背景噪音。官方表示这项技术基于超过 2800 万个真实场景训练而成,在各种环境都能提供更清晰的声音效果。

我爱音频网总结

Nothing Headphone ( 1 )   延续了品牌标志性的透明设计,外观辨识度很高,整体有着不错的质感。耳机没有忽略佩戴体验,耳罩支持多角度调节,搭配柔软的耳垫、头梁内侧缓冲区等,佩戴舒适。

音质方面,在定制 40mm 动圈单元和联合 KEF 品牌调音的加持下,耳机默认 eq 低频饱满,高频较为柔和,拥有较高解析力,听感舒适。另外,耳机还提供带动态头部追踪的空间音频,进一步丰富了聆听体验。

另外,耳机在降噪、通透部分也有着不错的表现,配合特别设计的滚轮、拨片等物理操控组件,综合体验上有不少小惊喜。耳机最长可达 80 小时续航时间,大大降低了续航焦虑感。

Nothing Headphone ( 1 )   不仅有着个性的外观设计,在音质、降噪等方面都有惊喜,综合体验令人满意。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主动降噪 物理 头戴式耳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