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杜邑是个好地方,杜邑还是个大地方。
这老大一片地方,越往里面也就是越往东南方向,越有千年古原的味道,连树林都越来越原生态。
原以为这么大的地方都是曲江的,直到有一天 " 机缘巧合 " 才发现,原来,杜邑和杜邑遗址公园并不是一回事,遗址公园只在这占了很小一部分,整个杜邑大的很,几乎横贯了一片鸿固原。
快到最南边,汉风北路和汉风南路的丁字路口,竖着两块界牌,分别标志曲江界和长安界,往东往南,显示的都是长安的地盘了。
从丁字路口往东,有一条和汉风南路差不多在一条线上的路,地图上也看不到路名。如果在最近这段时间,谁要是从这条路上过,不管是咋过,走也罢跑也好开车也行,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一定都会享受到视觉和嗅觉的双重 " 夏日盛宴 "。
二
这条路我并不陌生,原来在杜邑跑步,也时不时就从这条路上跑过去。但这条路的路况并不怎么好,别说没有专门的跑道,连路面也都是坑坑洼洼的,伤鞋伤腿,后面便很少跑这条路了。
前几天又在杜邑跑步,为了完成既定的距离目标,从最南边折返回来的时候跑到这个丁字路口,临时起意决定再往东跑到里面的那个村口打个折返。
这一跑,就后悔得不行。
这段路不长,从丁字路口到东头村口拐弯的地方,总共也就三百来米吧。后悔的原因,并不仅仅是路况更差了坑坑洼洼更多更突出了,而是刚跑进去不远,便有浓郁的臭味扑面而来。
不是厕所的臭味,也不像死老鼠的味道,而是垃圾腐臭的味道。
然后,就看到一个什么土鸡的篱笆墙外,一条并没有硬化的土路,蓄积着一滩一滩的污水。
但臭味并不确定来自于这一滩一滩的污水,是不是篱笆墙所指的现杀土鸡也有些许贡献,也不得而知。
再往前一点,便能看到更明确的来源了。
一处 " 白癜风牛皮癣 " 的残垣断壁旁,虽然垃圾并不是很多,但是味道冲得很。
再往东,快到村口位置,一个被抛弃的长沙发一边灰头土脸,一边露着海绵,从外露海绵的成色来看,应该是新近才抛弃的。
沙发旁边,一个铁皮垃圾箱直接把并不宽敞的路面都占了差不多三分之一。垃圾箱里面倒是空的,但是味道嘛,不捏着鼻子的话,都没办法过去。
继续往东一点,居然还有一个被抛弃的长沙发,背对路面面朝铁丝网里的树林。与污秽不堪的靠背 " 相得益彰 " 的画面,是路面上不知道刚烧过垃圾还是别的的狼藉残留。
从这里,已经可以清晰地看到村口的牌楼了。
这个石狮守门二龙戏珠的气派牌楼,上面四个大字显示着村名——赵家湾村。
三
那个垃圾台,那几个被抛弃的沙发,那坑坑洼洼的路面,那些路面上的各种狼藉,就在这个村子旁边,牌楼对面。
相关信息显示,赵家湾村隶属于长安区大兆街道,据说是清末甘肃天水的赵姓族人迁徙而来,最早在浐河西岸的少陵原原坡土崖挖洞居住。后来因为滑坡灾害实施搬迁,在原上形成了两个新的居住区,一处在长鸣路边,一处在更往上的杜邑这里。
虽然并不是一直给大汉皇家守陵的,但好歹也是后来守在了这一方风水宝地,成了皇帝皇后的邻居。地图显示,汉宣帝杜陵和汉宣帝王皇后陵,都在这村附近。不管这地界是曲江的还是长安的,皇帝陵和皇后陵的跟前,搞得这么臭气冲天满地狼藉的,地下那两口子,躺的估计都不安生。
都是同一片天空下的同一杜邑陵,也不能界牌那边曲江的,路面平整干净,界牌这边长安的,路便成了搓板路,路边便成了垃圾场家具杂货抛弃地。
最近的一个晚上,我又专门跑到这条路上,又发现这路,晚上都是黑灯瞎火的。那个垃圾箱,已经堆得满满的了。
这路,好歹也是杜邑里面的路,这路,好歹也是那个村子的人到杜邑小树林大草坪去遛弯消暑的时候,都要走的必经之路。
不说皇帝和皇后在地下安生不安生,好歹让地面上的人,能清清爽爽地从这过吧。
来源 / 今西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