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母榜 08-20
王宁掏出迷你版LABUBU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 这周就要发布 Mini 版 LABUBU,以前可能大家是挂在包上,可能从下周开始,大家甚至可以挂在手机上,它的使用场景会更多,相信它会是一个超级受欢迎的爆款。"

8 月 20 日,在泡泡玛特 2025 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泡泡玛特董事长兼 CEO 王宁化身 " 带货博主 ",从胸前西装口袋中拿出了一个 Mini 版 LABUBU 介绍道。

这款即将登场的 Mini 版 LABUBU 仅有掌心大小,延续了 LABUBU 标志性的搪胶毛绒设计。

这个夏天,LABUBU 成了当之无愧的顶流,被带飞的泡泡玛特也不出意外地交出了一份高增长的成绩单。

8 月 19 日,泡泡玛特发布了 2025 年半年报,财报显示,上半年泡泡玛特营收 138.8 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 204.4%;经调整净利润 47.1 亿元,同比增长 362.8%。泡泡玛特上半年的营收和净利润均已超过了 2024 年全年。

LABUBU 功不可没。其所在的 THE MONSTERS 系列,在上半年实现了 48.1 亿元营收,占泡泡玛特总营收的 34.7%。而在 2023 年、2024 全年,该系列的营收只达到了 3.68 亿元、30.4 亿元。

此外,今年上半年,以 LABUBU 为代表的毛绒玩具,超越泡泡玛特赖以起家的手办,成为整个公司的第一大品类。去年,毛绒玩具对于泡泡玛特的营收贡献率约为 10%,如今已提升至 44%。

据海豚投研的调研信息,LABUBU 年初的产能约为 300-400 万只 / 月,9 月有望提升至 1000 万只 / 月。如今,随着 Mini 版 LABUBU 的意外亮相,王宁和泡泡玛特显然还希望从这头现金牛中挤出更多收入。

LABUBU 的爆火,不仅继续带动海外市场高速增长,同时也让国内市场保持翻倍增速。

上半年,泡泡玛特在美洲、欧洲市场分别实现了 1142.3%、729.2% 的增长。国内市场营收为 82.8 亿元,同比增长 135.2%,虽增速不及海外,但依然表现强劲。

财报发布后,泡泡玛特股价持续上涨,并于 8 月 20 日创历史新高。截至当日收盘,泡泡玛特港股股价报 315.40 港元 / 股,较前一交易日收盘价 280.8 港元上涨 34.6 港元,当日涨幅为 12.32%,并推动其市值突破 4254.44 亿港元,创历史新高。

尽管主流机构普遍对泡泡玛特持乐观态度,但部分机构对其长期可持续性和短期估值风险存在担忧。

毕竟任何 IP 形象在市场上的流行都具有周期性,最核心的问题集中在 "LABUBU 能够火多久 " 以及 " 下一个 LABUBU 什么时候会到来?"

字母榜曾在一文中指出,泡泡玛特市盈率超 100 倍,远超传统玩具企业。显然,支撑其高估值的并非泡泡玛特的盈利水平,而是 " 持续造星 " 的想象和全球化发展潜力。

对于王宁而言,真正考验并不在于能让 LABUBU 火多久,而是需要在资本市场耐心耗尽前,找到下一个 "LABUBU"。

而在等待下一个 LABUBU 的同时,资本市场也在等待下一个泡泡玛特。

今年上半年,从东南亚一路火出圈的 LABUBU 勇闯北美市场。

2025 年上半年泡泡玛特在海外开店最多的地区就是美洲,且主要聚焦在美国,净增线下门店 19 家,门店总数量达到 41 家;线下营收 8.4 亿元,同比增长 744.3%。

泡泡玛特从 2022 年开始就以快闪店的方式试水美国市场,但直到 2023 年 10 月才开出首家直营店,并于 2024 年上半年开始加速开店,截至目前,美国已经超越港澳台、泰国,成为泡泡玛特门店最多的海外市场。

在北美市场,泡泡玛特也再次利用明星效应破圈。自 Lisa 带动 LABUBU 在泰国市场的爆火后,这只毛绒精灵的身影接连出现在了 Rihanna、Dua Lipa、贝克汉姆等欧美明星的身上,随着 Lisa 强力进军欧美,一场 "LABUBU 风暴 " 在北美刮起。

受到关税影响,泡泡玛特在美国市场提价,涨幅接近 30%,但并没有影响消费者的热情。泡泡玛特目前在海外市场依然处于蜜月期,消费者愿意为其品牌溢价买单。

LABUBU 3.0 开售当天,美国洛杉矶 Century City 的门店大排长队,有人甚至凌晨四点就奔赴现场排队。次日,4 月 25 日,其自有 APP 更是登顶美国 App Store 购物榜。

作为限量版," 一娃难求 " 的顶流 LABUBU,在二级市场更是炒出了 90-400 美金不等的价格。

除了重点押注北美,泡泡玛特其他海外地区开店也在加速。

其中,欧洲市场上半年净增线下门店 4 家,达到 18 家,线下营收 2.8 亿元,同比增长 569.6%;亚太市场上半年净增线下门店 5 家,达到 69 家,线下营收 15.3 亿元,同比增长 203.5%。

截至目前,泡泡玛特海外收入占比已接近 40%,今年海外收入有可能超过国内。

海外客单价的提升叠加规模效应显现,也带动了集团的毛利率增长。2025 年上半年,泡泡玛特毛利率为 70.3%,同比提升了 6.3 个百分点,创下历史新高。其中,海外市场毛利率更是高达 75.5%。

另一方面,随着营收规模的大幅增长,泡泡玛特的销售及管理成本有所降低,其销售及管理费用率从去年同期的约 39.7% 下降至 29.8%,同比下降 9.9 个百分点。

不过眼下,飞速增长的业绩正在挑战泡泡玛特的产能。在 LABUBU 如此火爆的情况下,它的销售收入也只占了 35% 左右,在泡泡玛特中期业绩发布会上,王宁除了强调 IP 占比健康外,也坦言 " 下半年的产能面临比较大的挑战。"

" 我们有工程师感慨说,今天一个月的量等于以前做一年的量。具体从数字上看,比如毛绒产品,一个月的产能是去年同期 10 倍以上,现在是 3000 万只左右。即使是今年七八月份,和一季度比,也是 10 倍以上的增幅。" 泡泡玛特供应链负责人袁俊杰表示,目前泡泡玛特正在以 " 经济生产自动化 " 的方式提升产能。

对于全年业绩指引,王宁表示," 今年是希望营收能够做到 200 亿,但是感觉今年应该 300 亿也很轻松。"

海外市场高增长的同时,带着 " 国际认证拽姐 " 气场的 LABUBU 正在回攻国内。

从今年 5 月份开始,"LABUBU 火到国外了 "" 英国黄牛为抢 LABUBU 大打出手 "" 泡泡玛特暂停在英国、韩国销售 " 等消息轮番登上热搜,国内消费者对 LABUBU 的购买热情也随之攀升。

LABUBU 抢购潮蔓延至国内。从溢价 10 倍到 30 倍,再到隐藏款拍出百万天价,LABUBU 带来的财富神话每天都在社交平台上上演。

国内诸多明星也成了泡泡玛特的行走广告海报。杨紫琼、刘亦菲、刘雯、舒淇戴上 LABUBU、CRYBABY 出街;LABUBU 与林俊杰推出联名款,甚至还登上了华晨宇和鹿晗的演唱会。

国内用户的购买热情体现在了财报上,在国内市场线下门店净增仅 12 家的情况下,中国区域营收为‌ 82.8 亿元‌,同比增长 135.2%。目前泡泡玛特国内线下门店数量共计 443 家。

大批新玩家入坑,会员复购率也有所提升。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中国内地累计注册会员总数从 2024 年 12 月 31 日的 4608 万人增长至 5912 万人,新增注册会员数 1304 万人。2025 上半年会员贡献销售占比 91.2%,会员复购率为 50.8%。

6 月 18 日,王宁以一场百万量级的补货,亲手刺破了这场狂热 " 造富神话 " 的泡泡。

大规模补货冲击到了 LABUBU 二手市场价格,泡泡玛特的股价也应声跌落,直到泡泡玛特发布业绩盈利预警后,股价开始回升。

但市场也开始对泡泡玛特 IP 热度持续性和真实需求产生质疑。为了打消市场顾虑,泡泡玛特也在加速打造下一个 LABUBU。

LABUBU 之后,Lisa 多次在社媒平台分享泡泡玛特旗下其他 IP,CRYBABY 多次在其社交媒体中露脸。

为了弥补 LABUBU 没有 " 无故事性 " 和 " 情绪价值 " 的短板,泡泡玛特开始给 CRYBABY 营造各种人设。王宁曾在去年的业绩分析会上提到,哭娃的核心理念为 " 哭泣疗愈 " 以及 " 每个人都有哭泣的时候 "。它通过传递情绪自由这一精神内核,为粉丝提供情绪价值,引发情感共鸣。

而在今年上半年的业绩报告中,泡泡玛特还重点提到了另一个 IP 星星人,报道提到,星星人目前是泡泡玛特旗下成长最快的新锐 IP 之一,乐园明星朋友互动表演使星星人更加生动鲜活,实现营收 3.9 亿元。

从营收占比来看,无论是实现 3.9 亿元营收的星星人还是营收破 10 亿元的 CRYBABY,都远不及 LABUBU,市场影响力更无法和 LABUBU 媲美。

在谈到 IP 层面的探索时,泡泡玛特首席运营官司德经常提到的一个词是 " 慢慢试 "," 这不是一条现成的路,只能不断摸索。这个过程本身是一个很难的事情。"

资本市场在等待下一个 LABUBU 的同时,也在期待下一个泡泡玛特。

泡泡玛特带动了整个潮玩市场的热度,今年以来,卡游、布鲁可、52TOYS 等多家企业扎堆 IPO,名创优品旗下的 TOP TOY 也在冲击 IPO,以在线教育为主营业务的量子之歌等跨界玩家也来分一杯羹。

今年 5 月 22 日,52TOYS 向港交所递表。在这之前半个月,52TOYS 完成了 C+ 轮融资,万达电影子公司影时光、关联方儒意星辰进入股东行列,距其上一轮融资已经过去了 4 年。

跨界潮玩后,量子之歌的股价也迎来增长,从今年年初的 2.16 美元涨到 7.25 美元(截至发稿),足见资本市场对下一个泡泡玛特的期待。

虽同为潮玩赛道,但比起以卡牌为主的卡游和以积木为主的布鲁可,52TOYS 和 TOP TOY 的模式跟泡泡玛特较为接近。

但两者自有 IP 发展都比较弱,更多依赖授权 IP。其中,52TOYS 卖得比较好的潮玩是猫和老鼠、蜡笔小新、哆啦 A 梦等,营收占比超 6 成。TOP TOY 掌握的授权 IP 以三丽鸥、黑玩等为主。

依赖授权 IP,给公司带来的影响主要是毛利率。52TOYS 包括自有 IP 和授权 IP 综合起来的毛利率为 40% 左右,远低于自有 IP 占多数的泡泡玛特 70.3% 的毛利率。

但资本市场之所以盯上潮玩,看中的正是其堪比茅台的高利润率,目前潮玩赛道品牌在营收、门店数量和利润率等核心经营指标上与泡泡玛特仍存在差距。

换句话说,泡泡玛特在国内没有对手。

但事实上,泡泡玛特的作业是公开的。" 从泡泡玛特开业的第一天起,我们就是在开门做生意:我们卖什么?怎么卖?什么产品最火?……这些信息都是透明的,我们是在打明牌。但这么多年过去,我们还是没碰到规模相当的竞争对手,这是为什么?"

但摸着泡泡玛特过河的品牌众多,却始终没能跑出下一个泡泡玛特。

在王宁看来,潮玩行业的门槛比大家想象得要高得高。" 我觉得我们有两个门槛,一个是软性门槛,一个是硬性门槛。软门槛:艺术家是钱买不到的稀缺资源,硬门槛:尊重时间,尊重经营。"

但从全球范围来看,新的艺术家不断涌现,这也为突破 " 软门槛 " 提供了可能性——毕竟,稀缺性的本质并非不可再生,而这些新晋艺术家只需要足够的耐心去发现与培育。

另一方面,泡泡玛特这种 IP 全生命周期的运营能力,虽非一朝一夕之功,很难被其他企业快速复制,但拉长时间维度,下一个泡泡玛特并非遥不可及。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泡泡玛特 mini 王宁 the 成绩单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