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瑞医药 2025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157.6 亿元,同比增长 15.88%,归母净利润 44.5 亿元,同比增长 29.67%。利润增长主要得益于收到了来自 Merck Sharp & Dohme 的 2 亿美元以及 IDEAYA 的 7500 万美元的对外许可(BD)首付款。
从收入结构看,恒瑞的创新药销售收入达到 75.70 亿元,加上 BD 收入后,创新业务总收入为 95.61 亿元,占总营收比重高达 60.66%。
20 日,恒瑞医药 2025 年中期业绩:
恒瑞医药上半年营收营收 157.6 亿元,同比增长 15.88%;
归母净利润 44.5 亿元,同比增长 29.67%;
扣非净利润 42.7 亿元,同比增长 22.43%;
净资产收益率 9.42%,同比提升 1.29 个百分点;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43 亿元,同比激增 41.80% ;
总资产 629 亿元,较年初增长 25.45%;净资产 585 亿元,较年初增长 28.44%。
公司宣布拟以 10 亿元 -20 亿元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 90.85 元 / 股。
业绩表现超预期,创新转型成效持续释放
恒瑞医药 2025 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57.61 亿元,同比增长 15.8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4.50 亿元,同比大增 29.67%。更为重要的是,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也达到 42.73 亿元,同比增长 22.43%,表明业绩增长的质量较高。
从收入结构看,创新药销售及许可收入达 95.61 亿元,占总收入比重高达 60.66%,其中创新药销售收入 75.70 亿元。瑞维鲁胺、达尔西利等产品在医保的加持下持续快速增长,证明了其产品在真实世界中的临床价值和商业化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本期确认了来自 MerckSharp & Dohme 2 亿美元以及 IDEAYA 7500 万美元的对外许可首付款收入。这不仅为业绩增长贡献了重要力量,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中国创新药资产在全球市场的认可度显著提升。
从财务数据看,销售费用 43.89 亿元,同比增长 11.45%,主要用于学术推广和专业化平台建设。研发费用 32.28 亿元虽然同比仅增长 6.26%。
创新研发持续发力,管线价值逐步兑现
恒瑞医药在创新研发方面的投入和成果令人印象深刻。报告期内公司累计研发投入 38.71 亿元,其中费用化研发投入 32.28 亿元,研发强度继续维持在较高水平。
更为重要的是研发成果的转化效率。报告期内公司 6 款 1 类创新药获批上市,涵盖肿瘤、代谢和心血管疾病、免疫和呼吸系统疾病等多个领域。截至目前,公司已在中国获批上市 23 款新分子实体药物,创新成果稳居行业领先地位。
从管线布局看,公司已基本形成 " 上市一批、临床一批、开发一批 " 的良性循环。共有 15 个自主研发的创新分子首次进入临床阶段,5 项上市申请获 NMPA 受理,10 项临床推进至Ⅲ期,22 项临床推进至Ⅱ期。这种梯队化的研发布局为公司未来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海外授权成为新增长点,国际化战略见成效
创新药对外许可已成为公司常态化业务,其收入已成为营业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2025 年公司已实现 3 笔重要对外授权:与 MerckSharp&Dohme 达成脂蛋白项目授权,获得 2 亿美元首付款及最高 17.7 亿美元里程碑付款;与 MerckKGaA 达成 GnRH 受体拮抗剂项目授权;与 GSK 达成的授权协议更是意义重大,5 亿美元首付款及潜在约 120 亿美元的总金额,充分体现了国际巨头对恒瑞创新能力的认可。
在临床国际化方面,公司已在美国、欧洲、澳大利亚、日本及韩国等地启动超过 20 项海外临床试验。多个产品正在稳步推进欧盟 MAA 上市申报,卡瑞利珠单抗在美国的 BLA 重新上市申报也在与 FDA 积极沟通中。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