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吴梅梅 来源 | IT 桔子
图片|公众号 AI 生成
进入 2025 年,多地政府引导基金纷纷延长存续期,以适应科技创新的投资需求。据不完全统计,包括江苏、上海、广东、北京、深圳等省市,已推出 " 长续航版 " 引导基金,存续期普遍延长至 10 年以上,甚至达到 15-20 年。
这一举措旨在解决传统人民币创投基金存续期过短(通常不超过 10 年,甚至仅 7-8 年)导致的 " 期限错配 " 问题,避免基金在企业尚未成熟时被迫退出。
这也意味着,各地政府在打造 " 耐心资本 " 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打造 15+3 年长期投资周期
2024 年 9 月,在浦江创新论坛开幕式上,上海宣布组建总规模 100 亿元的未来产业基金。该基金具有鲜明的政府引导、长期支持与宽容失败的特征。
其 100 亿元资金由上海市财政全额出资,基金期限长达 15 年,并且还可根据实际情况申请延长 3 年。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采用 " 直接投资 + 子基金投资 " 模式,据悉预计有 80% 投向子基金,20% 投向直投项目,并建立战略科学家委员会、科技项目经理人投研团队和概念验证经费联动投入机制。
2025 年 1 月,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发布申报指南;8 月,宣布拟参投 6 只子基金,包括凯风创投、千骥资本等 GP 关联的基金。
广东半导体基金二期存续期拉长至 17 年
2023 年 12 月,广东省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股权投资基金二期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正式成立,当前出资额为 110 亿元,其存续期长达 17 年。
早在 2020 年,首期广东省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以 200 亿的规模落地。财联社数据显示,一期基金共出资 3 只子基金,涉及 GP 包括中芯聚源、华登国际以及武岳峰科创,合计出资 40 亿元。
按照政府规划,两期基金基金的总规模将达 到 500 亿人民币,彰显了广东全力推动实施 " 强芯工程 " 的决心。
深圳等其他城市纷纷布局长周期政府基金
除了上海和广东,不少城市也意识到长周期政府基金对于培育 " 耐心资本 " 的重要性,纷纷推出相关举措。
在 2024 年年底,深圳市福田引导基金官宣支持延长在管子基金存续期 2 年,并推动各子基金按照合伙协议约定程序执行延长存续期操作。
此外,2023 年成立的 20 亿元深圳科技创新种子基金,由深圳天使母基金管理,在 2024 年将将存续期从传统的 5-10 年延长至 15 年,重点支持种子期和初创期项目。
湖北、江苏、北京等地同样有所行动,推出存续期在 10 年以上的引导基金。
比如,2024 年 6 月底,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发布基金申报及运作指引公告,根据《公告》内的多份指引文件,各产业专项基金的存续期要求一致为," 存续期不超过 15 年,不少于 5 年。其中投资期不超过 8 年。"
武汉江城产业投资基金于 2024 年 8 月成立,要求存续期不超过 10 年。
2025 年 3 月,诚通科创投资基金设立,由央企中国诚通牵头,联合中国石化、中国航油及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共同出资设立,基金存续期为 15 年,聚焦种子期、初创期和成长期的科技项目。
这些举措旨在给母基金和子基金的退出留出更多空间,使创投机构在 " 募投管退 " 环节能够更加从容,为早期科技企业提供更稳定的资金保障。
核心信号:政策试图弥合 " 资本周期 " 与 " 产业周期 " 的错配
政府基金将存续期延长至 10 年以上,本质上是对人民币基金长期存在的 " 期限错配 " 问题的针对性修正,释放出政策层面对资本供给结构的主动优化信号:
1. 对长周期产业的 " 定向适配 " 信号
硬科技(如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量子计算)、先进制造等领域的产业特性决定了其研发周期长、商业化不确定性高 —— 一款创新药从研发到上市平均需要 10-15 年,半导体芯片从技术突破到量产落地也常需 8-10 年。此前人民币基金普遍 5+2 年的存续期(含延期)难以覆盖这类项目的完整周期。
政府基金延长存续期至 10 年以上,直接指向这类产业的 " 资本需求缺口 ",释放出 " 政策愿意匹配产业真实周期 " 的信号,避免资本因期限压力倒逼项目 " 拔苗助长 "(如过早追求商业化、牺牲长期研发投入)。
2. 对人民币基金生态的 " 纠偏 " 信号
过去人民币基金存续期短的核心原因之一是 LP 结构:早期人民币基金 LP 以高净值个人、民营企业为主,这类资金对流动性要求高,倾向于 5-7 年收回投资,形成 " 短周期、快周转 " 的运作惯性。但这当下与国内产业向 " 硬科技 " 转型的需求日益脱节。
而政府基金作为 " 主权 LP",资金来源稳定(财政资金或政策性资金),对短期回报要求低,其延长存续期的操作,本质是通过 " 源头资金特性 " 修正人民币基金的期限约束。
3. 对政府基金考核逻辑的调整信号
传统政府基金考核中," 退出率 "" 短期回报率 " 是重要指标,这导致部分基金为完成考核,倾向于投资成熟期项目或 " 短平快 " 领域。
延长存续期后,考核指标必然向 " 长期产业价值 " 倾斜,如技术突破数量、孵化独角兽数量、对产业链的带动效应等,释放出 " 从财务回报导向转向产业培育导向 " 的信号。
4. 政策资本 " 逆周期调节 " 的功能体现
在经济转型期,市场化资本往往倾向于 " 避险 ",减少对高风险、长周期项目的投入。政府基金的核心功能之一是 " 逆周期调节 ",在市场化资本犹豫时通过延长存续期、加大投入,稳定产业预期。
此外,政府基金的针对性调整仅针对其投资管理的子基金,影响范围有限,不能替代市场化资本的主导作用,还需要依赖长效的市场化机制才能推动资本生态的跟根本性变革,形成 " 耐心资本 " 生态。
总之,耐心资本不是简单地把 "7 年 " 改成 "15 年 ",而是一场关于退出通道、考核周期、风险容忍的系统升级。
这个在实践过程中也需逐步完善配套机制,其效果如何仍需时间检验。
更多文章
微信又双叒调整推送规则啦~ 如果没给我们标星,新鲜内容很容易被信息流 " 埋 " 掉!
赶紧点击右上角「⭐」标星,每篇推文都会优先出现在你的列表,新内容一更新就能第一时间找到,咱们再也不缺席~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