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周报 08-21
半年大赚47亿,泡泡玛特狂飙,喊出“300亿很轻松”的王宁,仍需直面LABUBU依赖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刘婷

" 我们去年(营收)是 100 亿,今年是希望能够做到 200 亿,但是感觉今年应该 300 亿也很轻松。"8 月 20 日上午,在泡泡玛特 2025 年中期业绩会上,创始人王宁的一句话让市场预期再度提高。

业绩会上,王宁取下胸前西装口袋中的 Mini 版 LABUBU,并向外界宣布:泡泡玛特将 " 上新 "。消费市场上,尚未正式发售的新品 " 晒晒夏日系列 -MOKOKO 搪胶毛绒挂件 "(官方定价 199 元)在部分二手平台被炒至 800 元,溢价超过 4 倍。

业绩会当天,泡泡玛特股价大涨超 12%,突破 300 港元 / 股大关,市值首次超过 4000 亿港元。

2025 年上半年,泡泡玛特拿到有史以来最好的期中考卷。报告期内,泡泡玛特实现营收 138.8 亿元,同比增长 204.4%;经调整净利润 47.1 亿元,超过去年全年。

外界沉浸在业绩、股价和新品的热潮里,但王宁提醒道:" 相比数据,自己更关注集团增长的健康度,更关注大数据增长背后的小数字。"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业绩会现场,王宁的高频词是 " 克制 "" 健康 "" 节奏 "。这与五年前 IPO 时不同,那时,他需要向市场证明泡泡玛特的增长潜力;如今,他要证明的是这种增长能否持续。

于是,这场业绩会呈现出一种矛盾叙事:一边是数据和股价制造的盛宴,一边是创始人口中不断出现的冷静与谨慎。300 亿元大关在望,资本的注视下,王宁和泡泡玛特迎来的,将是更严苛的标尺。

图源:泡泡玛特微博

LABUBU 所在系列贡献 48 亿营收

在资本追捧背后,LABUBU 要如何持续保持热度,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早在 2022 年,王宁在接受《财经》杂志采访时曾提出 " 七分饱 " 的说法。彼时,王宁表示:" 任何企业的节奏感,都会被不可控的东西给打乱,一套 IP 系列我们认为实际的市场需求是 10 万套,‘七分饱’就做 7 万套。"

三年后,财报里的数字给出了另一种注脚。2025 年上半年,LABUBU 所在的 THE MONSTERS 系列收入 48.1 亿元,同比增长 668%,占公司总营收的 34.7%。

资本市场看到的是爆款的威力,而外界的担忧则集中在单一 IP 依赖度不断加深。

市场研究机构 EBC 指出,泡泡玛特的迅猛发展意味着其估值相比同业公司较高。如果增长放缓或市场情绪发生变化,交易者应注意潜在的回调风险。此外,公司过度依赖少数几个卖座角色,尤其是 LABUBU,意味着消费趋势的变化可能会影响销量。

对于外界担心的 IP 风险问题,王宁在业绩会上表示:" 从 IP 贡献营收的占比来讲,首先我个人不认为如果有一个 IP 占比特别大,就不健康。我觉得这个比例其实对于我们来讲也不是那么重要。我们相信其实每个 IP 都各具特色。"

为了给 IP" 保温 ",泡泡玛特在今年落地了一系列策略性的动作。在消费场景方面,泡泡玛特即将在全球推出 Mini 版 LABUBU 手机挂件,自此 LABUBU 进入随身场景。在文化打造方面,据媒体报道,泡泡玛特将进军电影领域,并已正式成立电影工作室。而在载体方面,泡泡玛特在今年 4 月推出了实体杂志《play/GROUND》,线上线下同时开售。

财报中的另一条曲线,同样引人注目。上半年,泡泡玛特毛绒品类收入 61.4 亿元,首次超过手办成为最大的单品类。

销量增长背后,外界最关心的问题是产能。" 我们有工程师感慨说,今天一个月的量等于以前做一年的量。具体从数字上看,比如毛绒产品,一个月的产能是去年同期 10 倍以上,现在是 3000 万只左右。即使是今年七八月份,和一季度比,也是 10 倍以上的增幅。"8 月 20 日,在泡泡玛特业绩会上,泡泡玛特副总裁袁俊杰表示。

一名潮玩行业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指出,"LABUBU" 们爆火也揭示出企业的平衡难题。" 当产能持续扩张时,固定成本的上升不可避免,一旦需求出现拐点,就可能转化为库存风险和现金流压力。"

类似的担忧,在海外市场已有前车之鉴。美国潮玩公司 Funko 曾在全球走红,产品一度出现在无数年轻人书桌和货架上,但当消费者热度退去后,该公司在短短几年后市值缩水大半。

外界也因此追问,LABUBU 如何保持热度?

" 不能被眼前的风光所迷惑,而应以清醒和克制。" 今年 6 月,王宁在公司内部针对 LABUBU 的火爆现象进行分享。

时代周报记者获悉,王宁要求公司内部保持克制,当前更大挑战在于持续把事情做好,确保消费者体验稳定与品牌信任延续,要做到 " 健康优先于增长,长期胜于短期 ",避免被热搜和市场情绪影响。

海外门店要开到 200 家

资本市场在期待下一个 LABUBU,而王宁已将重心放在海外市场。

去年 8 月,王宁在业绩会上曾表示:" 海外业务是泡泡玛特近几年的核心,公司已经提前几个月实现了海外再造一个泡泡玛特。"

在这一节点之后,泡泡玛特进入了新的阶段。财报显示,2025 年上半年,泡泡玛特海外市场销售额达到 55.93 亿元,同比增长 440%,增速远超国内市场。

门店数量上,截至 2025 年上半年,泡泡玛特在全球共拥有 571 家门店,其中海外约 140 家。而据联席首席运营官文德一在业绩会上透露,预计到今年年底,泡泡玛特海外门店要超过 200 家。

文德一表示,未来泡泡玛特将聚焦中东、南亚、中南美,以及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为泡泡玛特打开更多增长空间。同时,公司将继续在法国巴黎、澳大利亚悉尼、意大利米兰、美国纽约等核心城市推进旗舰店及旅游零售门店的布局。

其中,美国市场因其规模与象征意义,被视作全球化进程的关键一环。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亦是潮玩和衍生品产业的发源地,聚集了迪士尼和漫威等世界级 IP。因此,美国市场被视为潮玩企业的必争之地。

在美国,泡泡玛特选择了相对谨慎的扩张方式,目前约有 40 家门店,计划年底前新增约 60 家。

业绩会上,泡泡玛特首席运营官(COO)兼中国区业务总裁司德表示,美国市场虽然增长速度很快,但其实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开店速度不会更加速。" 因为我们既然生意已经这么好了,就可以有更好的耐心去开更好的店,所以开店的数量不会有一个明显的加速,但一定会坚持一个更好的开店质量。"

早在今年 4 月,泡泡玛特启动了历史上最大组织架构变化,在海外增设大区、强化中台。

王宁表示,核心的逻辑是推动整个集团全球化,让管理更加扁平,决策更加灵活。如何应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管理方式,一直是公司思考的问题。王宁还表示,未来还会持续优化组织架构。

但组织调整只是前奏,真正的考验在于执行。王宁此前曾强调,泡泡玛特海外业务坚持直营模式。" 很多企业想快速做大市场,我们想的是如何先做好。慢就是快、少就是多,要聚焦一件事情慢慢做。" 王宁表示,泡泡玛特坚持本土化运营,希望把公司变成一个开放包容的平台。

在落地层面,泡泡玛特在海外市场面临着完全不同的竞争格局。

大消费分析师杨怀玉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在北美、欧洲等成熟市场,泡泡玛特面对的是既有的潮玩生态链,迪士尼、漫威等巨头职业玩家云集;日韩市场则以 Hello   Kitty 等本土 IP 主导市场格局。

杨怀玉指出,中国潮玩公司也开始在海外扎根,海外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中国潮玩公司正加速海外落地,但这条路并不平坦。8 月初,泡泡玛特泰国最大旗舰店被指 " 撞脸 " 名创优品,引发广泛讨论。此次风波折射出海外市场的复杂性,未来类似的比拼还将持续。

从 LABUBU 的热潮到海外的狂奔,泡泡玛特还在加速扩张。接下来,王宁要回答的问题是:如何在爆款与克制之间,让风口变成长风。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泡泡玛特 王宁 创始人 the 市场情绪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