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隆汇 08-21
市值超3000亿!“果链巨头”立讯精密赴港IPO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今天 A 股消费电子板块拉升,截止下午收盘,卓翼科技涨停,立讯精密、蓝思科技、华勤技术等纷纷跟涨。

随着 9 月临近,苹果 iPhone 17 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拉动产业链上下游需求;加上 AI 应用持续落地带来的传统消费电子换机周期,增强了市场对消费电子旺季需求的乐观预期。而苹果产业链又有公司冲击港股 IPO。

格隆汇获悉,近日,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 立讯精密 ")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中信证券、高盛、中金公司为其联席保荐人。

立讯精密(002475)于 2010 年在深交所上市,截至 8 月 21 日收盘,总市值超 3059 亿元。

招股书显示,按 2024 年销量计算,全球平均每两部智能手机、每三部智能可穿戴设备、每五部智能汽车中,就有一部使用立讯精密的产品。

如今消费电子市场情况如何?不妨通过立讯精密来一探究竟。

1

广东汕头兄妹深圳创业,身价超千亿登上富豪榜

立讯精密注册地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总部位于广东省东莞市清溪镇,控股股东为王来春、王来胜及立讯有限。

截至 2025 年 8 月 12 日,王来胜持有立讯精密约 0.21% 股份,立讯有限持有立讯精密约 37.67% 股份,同时王来春、王来胜各持有立讯有限 50% 的股份。

公开资料显示,王来春出生于 1967 年,广东汕头人,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EMBA 学位。王来春曾在富士康打工,积累近 10 年经验后开始自主创业。

2004 年,王来春和哥哥王来胜通过立讯有限在深圳成立立讯精密,目前王来春担任立讯精密董事长、执行董事兼总经理。

王来胜 1964 年出生于广东汕头,拥有逾 30 年的商业经验,目前为立讯精密副董事长兼执行董事。

据《2025 年新财富 500 创富榜》,王来胜、王来春以 1315.2 亿元资产位列榜单第 13 位。

从发展历程来看,2011 年立讯精密深化消费电子产业布局的同时,积极进入通信和汽车电子业务;2016 年在越南等国家设立生产基地,迈向全球化,几年后又加大在东南亚的生产能力,进一步完善全球化布局。

2017 年公司完善业务布局,实现从核心零组件、模块向完整功能系统集成的垂直整合;还在 2022 年深化医疗设备领域布局;并在 2024 年开始收购莱尼业务的工作,在全球汽车线束市场建立优势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在欧洲、非洲、美洲的战略部署。2025 年又收购闻泰的相关业务,巩固在消费电子定制化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2

超 8 成收入来自消费电子领域,依赖境外收入

立讯精密研发、制造及销售的产品主要服务于消费电子、通信及数据中心、汽车等领域。

在消费电子领域,公司为智能手机、智能可穿戴设备、混合虚拟现实设备、声学模组、无线充电模组等消费电子产品提供从核心零部件、模组到系统组装的一体化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公司汽车领域产品涵盖汽车线束、汽车连接器、汽车智能座舱、智能辅助驾驶、智能底盘等,并通过全球生产基地服务全球整车厂。

在通信与数据中心领域,公司从铜互联、光互联、通信射频、散热管理模块、电源管理模块等零组件及模块延伸至完整的功能系统。

此外,立讯精密还提供用于医疗设备、机器人及其他工业设备的产品及解决方案。

具体来看,2024 年消费电子业务仍是立讯精密的最大收入来源,收入占比为 86.7%;汽车电子业务的收入占比为 5.1%;通信与数据中心的收入占比为 6.8%。

公司收入按四条不同业务线划分的明细,图片来源于招股书

在消费电子产品中,智能手机规模最大,2024 年全球出货量达到 12.39 亿台;同期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的出货量分别为 2.63 亿台和 1.4 亿台。

2022 年至 2024 年,由于这些消费电子终端的体量较大,加上疫情及消费者手机更换周期延长等影响,出货量增速相对缓慢。但在消费电子产品的质量、功能和设计升级趋势下,精密制造的渗透率大大提升。

2024 年 AI 眼镜、智能手表等智能可穿戴设备整体出货量超过 1.69 亿台;同期智能声学终端、智能家居设备、户外电子等产品的出货量分别达到 3.3 亿台、9.03 亿台和 0.58 亿台。未来,随着产品创新及与 AI 应用的整合,将推动产品进一步换代。

图片来源于招股书

全球消费电子精密智造解决方案市场上游主要包括基础原材料,如金属材料、陶瓷材料及塑料材料,以及 CNC 机械、模切机、自动化设备等生产设备。

中游主要是模组制造及组装,包括精密制造加工,通过相关的生产设备,将各种原材料经过不同的制程加工,取得具有特定功能的零组件,并进行系统集成。

下游终端品牌,主要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消费电子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立讯精密较为依赖五大供应商。2022 年、2023 年、2024 年及 2025 年 1-3 月(简称 " 报告期 "),公司向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金额分别占同期采购总额的 63.0%、65.2%、62.3% 及 59.3%,其中向最大供应商采购金额的占比均超 52%,占比较大。

而且部分五大供应商也为公司客户,报告期内,立讯精密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占相关期间总收入的 74% 以上,客户较为集中。

招股书显示,立讯精密覆盖了全球超过 300 家品牌客户,包括消费电子领域的全球前十大品牌厂商,及汽车电子、通信与数据中心领域的全球前五大品牌厂商。而 "2024 全球电子家电品牌价值 50 强榜单 " 显示,苹果、三星、华为名列前三。

此外,公司的业务遍布各大洲,截至 2025 年 7 月 31 日,公司已在全球 29 个国家设立 105 个生产基地。报告期内,立讯精密来自中国大陆以外地区注册成立的客户销售总收入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 82% 以上,占比较大,存在贸易政策及关税变化风险。

3

为全球第四大精密智造解决方案商,毛利率连续两年下滑

近几年,尽管立讯精密的业绩持续增长,但毛利率却呈下滑趋势。

业绩方面,2022 年、2023 年、2024 年及 2025 年 1-3 月,立讯精密的营业收入分别约 2140 亿元、2319 亿元、2688 亿元、618 亿元,对应的净利润分别约 105 亿元、122 亿元、146 亿元、34 亿元。

公司预计 2025 年上半年的归母净利润为 64.75 亿至 67.45 亿元,同比增长 20% 至 25%。

报告期内,立讯精密的毛利率分别为 11.9%、11.1%、10.1%、10.5%,整体呈下滑趋势。由于公司产品及解决方案种类繁多,不同产品销售价格及利润率存在差异,产品组合的调整可能导致公司盈利能力出现波动。

公司合并损益及其他综合收益表,图片来源于招股书

公司在研发和创新方面投入了不少资金,截至 2025 年 3 月末,公司拥有超过 2 万名专职研发人员。2022 年至 2024 年,立讯精密的研发投入合计达到 252 亿元。

2022 年、2023 年及 2024 年,立讯精密分别宣派股利约 9.27 亿元、21.53 亿元、14.5 亿元,三年累计支付股利超 45 亿元。

由于营运资本增加,2024 年及 2025 年前三个月,立讯精密分别录得经营现金流出净额约 8.44 亿元、66.92 亿元,如果未来继续录得经营现金流出净额,或存在难以履行付款责任的情况。

立讯精密所处的全球精密智造解决方案市场包括零组件及模块、系统集成,2024 年市场规模超过 9 万亿元。随着技术升级、应用范围更广泛,未来产业规模预计将由 2025 年的约 9.47 万亿元增加至 2029 年的 12.18 万亿元,2025 年至 2029 年复合年增长率为 6.5%。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 2024 年收入计算,立讯精密在精密智造解决方案行业中排名全球第四、中国大陆第一。

但全球精密智造解决方案行业竞争激烈,立讯精密面临着来自‌富士康、‌歌尔股份、‌蓝思科技、工业富联、博世、‌欧菲光等众多同行的竞争,且其中一些竞争对手经营历史更长、品牌知名度更高。

整体而言,经过多年发展,立讯精密已成为全球第四大精密智造解决方案厂商,且近几年业绩呈增长趋势,但公司大部分收入来自消费电子产品,且境外收入占比较高,未来能否持续绑定大客户,并拓展更多新客户,以维持业绩增长,格隆汇将持续关注。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