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智能驾驶业务之后,吉利智能座舱业务也在加速整合。
8 月 20 日,吉利宣布将聚焦 " 一个座舱 " 战略,通过统一的 AI OS 架构、统一的 AI Agent(人工智能体)与统一的用户 ID,实现 AI 座舱 All in One,打造实现 " 人—车—环境 " 自主协同的智慧空间,并宣布未来将不再开发不具备 AI 能力的传统智能座舱。
在 " 一个座舱 " 战略指引下,极氪、领克、吉利、银河四大品牌的座舱研发实力将进行聚合,包括底层架构、生态、算力资源均进行整合,品牌之间智能座舱的区别将聚焦在 UI(用户界面)和个性化功能上。
此前,在智能座舱领域,吉利旗下多个品牌和研发机构分头研发,并适配在不同的车型上。这种 " 各自为战 " 的模式带来了重复投入、资源利用率不高、整体实力难以大幅提升等问题。
在《台州宣言》战略聚焦的指引下,吉利的智能座舱业务也开启整合,重点聚焦 Flyme Auto 和 ZEEKR OS 两套座舱系统。其中,Flyme Auto 搭载在吉利、银河、领克品牌,ZEEKR OS 则服务于极氪品牌。目前,吉利旗下车型搭载的 Flyme Auto 与 ZEEKR OS 基于同一套 AI OS 架构打造,均拥有 AI 沉浸式交互体验,并针对不同用户群体需求,在交互层面实现不同设计。
整合后的智能座舱业务,将发挥 " 协同作战 " 优势,并快速将吉利的全域 AI 技术融入其中。在统一的 AI 原生技术架构赋能下,吉利于 8 月 20 日发布了全球首个可大规模上车的超拟人情感智能体—— Eva,其基于吉利星睿 AI 大模型、阶跃星辰端到端语音大模型、流动记忆大模型深度融合,汇聚多项行业领先的 AI 能力,极氪、领克、吉利、银河的所有用户都将共享 Eva。
同时,吉利还推出了新一代 AI 座舱操作系统—— Flyme Auto 2,将逐步搭载在吉利旗下各品牌的全新车型产品上,其中领克 10 EM-P、吉利银河 M9 将率先搭载。针对符合相应 AI 算力要求的吉利产品,Flyme Auto 2 也将在后续通过 OTA 的方式,为老用户带来 AI 智舱体验。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孙桐桐 摄
值得注意的是,2025 年被吉利视为全域 AI 迈向具身智能的元年。今年年初,吉利发布了行业首个智能汽车全域 AI 技术体系,并陆续将全域 AI 融入智驾域、动力域、底盘域。3 月,智驾域的千里浩瀚辅助驾驶系统正式发布,统一集团的智驾解决方案;6 月,动力域的 AI 云动力 2.0 发布,为用户出行精准匹配最优策略,实现节能、智能、性能、安全等最佳用车体验;8 月初,底盘域的 AI 数字底盘首发量产上车,实现从传统的 " 机械执行 " 向数字化 " 主动控制 " 跨越,大幅提升了舒适性与安全操控能力。
随着智能座舱业务完成整合,全域 AI 也正式进入座舱域,进一步提升吉利在座舱领域的整体竞争力。同时,吉利还将 AI 深入到产品研发、生产、售后服务等全链路环节,以实现全场景的智能体验。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吉利汽车研究院院长李传海表示:" 吉利将以‘一个吉利,一个座舱’为战略支点,持续推进全域 AI 技术落域,朝着‘ AI 造车第一车企’的目标坚定前行,最终成为世界领先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在具身智能领域吉利已经有所布局。例如,吉利资本参与领投了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独角兽企业宇树科技 C 轮融资,融资金额接近 7 亿元,投后宇树科技估值超 120 亿元。
业内分析认为,作为自主品牌的头部企业,从低轨卫星星座到飞行汽车,再到具身智能,吉利正全力跳出传统汽车制造商的边界,构建一个面向未来的立体科技生态版图。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