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八卦女 08-21
我们这代人,买重疾险最好最后的10天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点击上方关注 "保险八卦女",

由业界贼有良心的八卦姐打造。

重要提示:

微信改版后找不到美腻专业的八卦姐?

表急,这样做,我们就不会走散在茫茫人海了:

点击标题下面蓝色的 " 保险八卦女 ",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 "设为星标★"。

历史真是一个圈。

翻看之前的文章,去年的此时,也写过类似的主题,但是这次,加了两个字 " 最后 "。

我们这代人,70 后 80 前,也就是 40~50 岁左右的中青年,想奋斗人家嫌你老,想退休人家嫌你早,想买重疾险?将将还有一点机会。

到了 9 月之后,老产品下架新产品上市,那之后,我们再买重疾险的机会,可能就真的少之又少了。

PS:过去一段时间,受到了一些小小的毒打,即便行走江湖二十年,还是太稚嫩。刚消化得差不多,早上起来发现某播客平台付费购买的道长播客永久不见了,颇为唏嘘。另,又有一位好人(太能干了)将退居幕后。

所幸,今天也收到了无限的善意,一位交集很少的前前前同事,微信说自己回到保险业了,说超级喜欢我,也认可我的理念,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我知道他一直在后台留言,但是能这样主动发微信来,还是感动。

另还在线下培训场合见到了几位八九年以上的老粉,尽管她们来自不同公司,但对八卦姐是真的爱,感恩感谢感激。

或许,正是这样的温暖,让我在脱离这个行业之后依然不舍得脱身。

by 忽然有点伤秋的八卦姐

买什么?多次单次还是防癌?

如果你还啥都没买过,或者重疾险保额 30 万以下,建议直接入手多次给付重疾。

我的重疾险,只有一张是多次的且保额不高,其他都是单次。当年活蹦乱跳、意气风发之时,谁会想到这么早就理赔。但是理赔过后你就会追悔,当年年少无知不知多次好。理赔过后无法购买重疾险的慌张和无力感,不止我一个人有。之前文章发出去之后,很多人留言问,癌症之后或重疾理赔之后,还可以购买哪个公司的重疾产品。真是此岸不知彼岸苦,还有购买资格的人,请你们好好珍惜。而且这几年多次重疾市场是内卷重地,不仅保障丰富到极点,保费其实也在可接受范围。所以,首推多次给付重疾。

当然,若你已经有较高的保障了,且经济能力暂时不足以购买多次重疾,那么现在市面上还是有一些性价比不错的单次给付重疾,而且这些产品往往会叠加一些额外的保障,如家庭责任较重的时期,或者对部分疾病有加成,如少儿的特定疾病等,是很好的可以兼顾保障和性价比的产品。

另外,如果你的身体已经不能够买一般的重疾险,那么还有一些次标体专属的防癌险,其实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轻症 or 豁免,加不加?

要是放在以前,我会说,重疾险主要转嫁重疾风险,轻症和豁免可买可不买。但是经过这次理赔,观念也彻底发生转变,能加还是都加上。

轻症的发生率和理赔率越来越高,叠加预定利率调整,将来费率的涨幅一定不小。

豁免同理,本身产品的价格就要上涨,被它豁免的主险(不管是重疾还是年金或终身寿)价格也上涨,两相叠加,估计豁免的费率涨幅也会比较直观。

现在大多数重疾险直接包含了这两个责任,那你就不用操心;如果不包含的,建议附加进去。

我理赔完了之后,甚至把所有储蓄险都扒出来看了一遍,可惜都没有附加豁免,要不然,省下后续要交的保费,都不是一笔小数目。

还是那句话,买的时候嫌贵,赔的时候嫌少。

买谁家的?只看保费行吗?

要是在以前,我会把性价比放在首要位置,毕竟,重疾险这种纯保障类的产品,合同约定好的白纸黑字,保险公司不能违约,即使是到了动用保险保障基金的时候,它的受保护程度应该也是高的。

然而,经历过这次亲身理赔才知道,理赔时效、服务品质以及由此带来的感受,那些当年图便宜买的如今经营情况不忍细究的公司,真的差太多。当然,不是说便宜的公司就一定不好,只是我当年买的那两个,确实在保费方面是比较极致的,当时也靠这类激进的产品圈了不少客户,但是后续的服务和理赔确实差得不是一星半点。之前理赔的文章中已经写过了,接到理赔申请后各种奇葩的问题和操作,感觉就是为拖延甚至不赔设置各种障碍。虽然到最后,因为证据确凿明晰都赔了,但是如果早知道理赔端是这样的,购买时肯定不会因为这点保费的差异而选择它们。

这种感觉也不只是我有,经历过理赔困难的应该都是这样,宁可多花一点保费,也不想把时间经历耗在对付那一个个无聊的电话和调查当中。

如果你真的非常在意保费,我倒是有一个建议,把一份预算拆成两份,买一份公司一般但是你觉得便宜的,另外一份买公司品质好一点的,这样,将来出险了,先去服务好品质好那家公司理赔,拿着这个理赔结果给另外一家公司作为理赔依据,本着 " 同案同赔 " 的原则,后者理赔起来应该相对会更容易一些。

该给谁买?

作为重疾险一生推的八卦姐,始终认为,只要你还有资格买重疾险,保额没有超过百万,那永远可以考虑加保。对于 7080 后的我们,这次可能是人生中最后一次买重疾险,毕竟,奔四奔五的年龄,已经不太经得起机器的扫描了,而每年一次的体检,也或多或少留下了记录。另外,我们的下一代,则因为保险周期更长的原因,受预定利率调整的影响,涨价幅度会更高,这样想来,也要为他们买,而且年龄越小不仅便宜,核保条件也宽松。

所以,思来想去,每个人都还可以再买点。

我自己这次理赔后又给家人加保完了,每个人都在百万保额以上。

保费倒挂还买吗?

这个问题,更是灵魂拷问了,当我们上了一定年纪之后,买保障类产品就有可能出现全部应交保费>保额的情况,俗称保费倒挂。然而,我们这样计算有一个大的前提,就是默认 " 理赔发生在交完保费之后 "。可是,谁能保自己证缴费期内一定不会出险呢?想当初八卦姐也是这么想的,现在看看,最后一份重疾险,就交了 3 年保费(真不知该忧还是该喜)。

而且这样看的时候,往往也忽略了金钱的时间成本,通常我们买保障类产品都是长周期缴费的,比方 15 年甚至 20 年,所以不应该简单把保费加总去和保额进行比较。当然说到时间成本,自然就和预定利率相关了,如果你有考虑这个问题,那更应该现在把重疾险配齐。

最后,若你还说重疾险贵,那么,下一篇文章,我们来聊聊 " 贵有贵的道理,贵有贵的价值 ",而且将来只会更贵的理由,除了预定利率调整和报行合一,还有 345678 条。

想听的留言区举爪,给姐一点动力。

保险八卦女

二十余年保险产品经验,只为你讲述保险有关的故事。

勾搭八卦姐:baguajiejie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重疾险 微信 保险业 癌症 脱身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