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金融圈 08-21
中行获批受让中银消金股权 距主要出资人要求仍差“临门一脚”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受让完成后,中国银行对中银消金的持股比例将上升至 47.98%。但上海监管局要求中银消金应加强股权管理,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

作者 | 林汉垚  

编辑 |   杨希

新媒体编辑 | 实习生 艾昱彤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以下简称 " 上海监管局 ")官网发布批复信息,同意中国银行受让深圳市博德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持有的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中银消金 ")3.558% 股权,以及北京红杉盛远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持有的 1.617% 股权。

受让完成后,中国银行对中银消金的持股比例将上升至 47.98%。但上海监管局要求中银消金应加强股权管理,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

根据 2024 年 4 月 18 日实施的《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即使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中国银行作为中银消金第一大股东,仍未满足《管理办法》对消费金融公司主要出资人的要求。

股权结构仍待优化

据了解,中银消金成立于 2010 年 6 月,是我国首批试点的 4 家消金公司之一。成立伊始,中银消金注册资本为 5 亿元,由中国银行、百联集团有限公司 ( 以下简称 " 百联集团 " ) 和上海陆家嘴金融发展有限公司 ( 以下简称 " 陆金发 " ) 共同持股,其中第一大股东为中国银行,出资比例为 51%。

2015 年,中银消金引入中银信用卡 ( 国际 ) 有限公司 ( 以下简称 " 中银卡司 " ) 、深圳市博德创新投资有限公司 ( 以下简称 " 博德创新 " ) 和北京红杉盛远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以下简称 " 红杉盛远 " ) 等股东,其注册资本变更为 8.89 亿元。

2019 年,中国银行、百联集团、陆金发以及中银卡司对中银消金增资,中银消金注册资本变更为 15.14 亿元。

2024 以来,中银消金注册资本未发生变化。截至 2024 年末,中银消金实收资本 15.14 亿元,其中中国银行直接持股比例 42.80%,并通过中银卡司间接持股 13.23%,为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在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前,中银消金共有中国银行、百联集团、陆金发、中银卡司、博德创新、红杉盛远等 6 家股东,持股比例分别 42.80%、22.08%、13.44%、13.23%、5.81%、2.64%。

根据批复内容,中国银行将通过受让股权的方式扩大对中银消金的持股,持股比例升至 47.98%。

虽然中国银行进一步巩固其在中银消金的第一大股东地位,但中银消金股权结构仍未满足《管理办法》要求。

《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消费金融公司的出资人应当为中国境内外依法设立的企业法人,并分为主要出资人和一般出资人。主要出资人是指出资额不低于拟设消费金融公司全部股本 50% 的出资人。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向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作为中银消金的主要股东,中国银行通过收购其他股东所持有的股份,提高了持股比例,从而更接近《管理办法》提出的 50% 的要求。下一步,中国银行或将加大股权重组和收购的工作力度,待持股比例达到 50% 之后,才符合《管理办法》的规定。

《管理办法》是在《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基础上,将消费金融公司主要出资人的要求从持股比例由不低于 30% 提高至不低于 50%。

董希淼进一步指出,消费金融公司主要出资人的最低持股比例提高有助于促进大股东更 . 积极地发挥支持作用,更好地承担起大股东的责任。提高这一比例,主要是为了推动大股东更有效地提供支持,更切实地压实其责任。同时,这也提高了消费金融公司的准入门槛,有助于维护消费金融市场的适度竞争格局。

发展模式转为线上为主

在经营方面,2025 年上半年,中银消金实现营业收入 36.81 亿元,同比增长 2.8%;实现净利润 1.5 亿元,而去年同期,中银消金净利润亏损 3.06 亿元。

2022 年至 2024 年间,中银消金净利润逐年下降,分别为 6.32 亿元、5.37 亿元、0.6 亿元。

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联合资信 ")指出,2024 年,受资产质量承压、信用减值损失计提规模上升及利息净收入下降的影响,中银消金净利润下降。

资产质量管控上,中银消金不断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2024 年,中银消金核销不良贷款 70.09 亿元。此外,2024 年,中银消金还挂牌转让不良贷款本金为 72.16 亿元。

今年以来,中银消金持续处置不良贷款,8 月 11 日,中银消金发布 2025 年第 64-66 期个人不良贷款(个人消费贷款)批量转让项目招商公告。

在业务方面,中银消金正逐步由线下模式为主转变为线上线下相融合、并以线上业务为主的发展模式。

体现在数据上,最近三年,中银消金发放贷款金额、期末贷款余额中,线上业务占比均不断提升。

2022 年 -2024 年末,中银消金线上业务余额占贷款余额比例分别为 52.24%、62.49%、72.84%;线上业务发放贷款金额占总贷款金额比例分别为 84.4%、88.94%、93.72%。

据了解,中银消金线上业务主要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开展,以信用贷款为主,产品主要包括 " 中银消费钱包 " 等与互联网平台合作的合营产品及自营产品 " 好客贷 "。其中," 好客贷 " 为与中国银行联动研发的信用消费贷款产品,最高贷款额度 20 万元,为中银消金线上自营业务及行司联动的重点产品;" 中银消费钱包 " 主要对接互联网合作方,通常为用户提供 5 万以内的线上信用贷款。

线上自营业务方面,中银消金逐步构建开放获客模式,并持续挖掘控股股东相关资源,推动线上自营业务投放。线上合营业务方面,中银消金优化线上联营业务结构,与包括蚂蚁、美团等互联网平台加强合作。同时,中银消金还拓展与其他平台合作方合作,引入融担等业务模式。

中银消金线下业务主要是借助区域中心等渠道进行拓展,在省会城市建立区域中心,逐步渗透地级市、县乡。截至 2024 年末,中银消金共拥有区域中心 24 家。中银消金线下业务产品主要包含综合信用贷及乐享贷。

联合资信指出,2024 年,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因素影响,线下客群还款能力弱化,中银消金线下业务资产质量下行,业务拓展难度提升,因此中银消金推进线下业务转型,通过拓展低风险客群以及加强客户关系管理等措施,改善客群结构。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中国银行 红杉 上海 消费金融 股权转让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