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资产和现实资产打通了。
资产代币化通过区块链技术把实体资产(如股票、不动产等)的所有权转化为可分割、可交易的数字代币。
在这个过程中,代币化打破了传统金融壁垒,让更多人可以低门槛、跨地域的参与到原本无法触达的资产类别,传统金融的市场规模也将被指数级放大。
目前,链上金融跑在最前面的是 Robinhood,它今年推出的股票代币化平台,已向欧洲市场推出了 200+ 支美股及 ETF 的代币化交易。
靠着代币化的宏大叙事,Robinhood 自二季度以来累计涨超 1.5 倍,涨幅比另一个当红炸子鸡 Coinbase 还要高出一倍。
应该如何理解 Robinhood 的价值?
本文持有以下观点:
1、Robinhood 传统业务难撼头部券商。Robinhood 靠佣金价格战打出了一席之地,但核心客群人均账户资产不到 1 万美元,导致其在资产管理、财富业务上无法和头部券商竞争。
2、代币让 Robinhood 有了新故事。Robinhood 正在发行跨地区、品种的资产代币,模式类似资产代币化的央行。生意一旦成型,其将实现更多元的资产类别(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与更强的网络效应(无国界、跨品种交易),届时其价值将远超现阶段所有的金融机构。
/ 01 /
薅做市商羊毛,卷出一席之地
传统券商为了摆脱交易业务的同质化泥潭,普遍卷财富管理,在高净值客户争夺上不亦乐乎。
但 Robinhood 看到了下沉市场的力量,通过零佣金抢平民,综合化发展留用户,卷出了自己的一片天。
从用户的视角看, Robinhood 是交易工具(零佣金券商) 、消费支付工具(信用卡业务) 、 资产管理工具(托管资产)的结合体。
沿着 Robinhood 的业务布局,其收入可以为三大块:基于交易的收入(股票、期权、加密货币)、 基于利息的收入(两融业务、与信用卡、 资产管理产生的利息等)、其它服务(会员等)
看到交易收入,有些用户可能有疑问,不是零佣金吗,那咋还有交易收入?
答案是羊毛出在猪身上,Robinhood 的交易收入来自 PFOF(订单流收入),既 Robinhood 将客户的交易订单转发给特定的‘做市商’,而不是直接发到证券交易所。这些做市商会向 Robinhood 支付一笔小额费用,作为他们获得订单的回报。
在 PFOF 模式下,Robinhood 股票交易费率很低只有 0.016%,不过好在加密货币(0.376%)、期权费率(每张 0.4658 美元)比传统股票费率高很多。
由此 Robinhood 虽然股票资产交易量最多,但创收反而最少,二季度,Robinhood 股票交易收入 6600 万美元,期权、加密货币收入达 2.7 亿美元、1.6 亿美元。
交易业务费率低,想要增收只能开源。Robinhood 发力利息业务,涵盖两融(融资融券业务)、信用卡、养老金管理、资产管理等业务,试图成为涵盖用户需求的一站式金融平台。
虽然每个业务都有进展,但利息收入仍是靠交易延伸业务 - 两融业务扛把子,两融收入占利息收入比重经常在 50% 左右(含保证金利息收入)。
与头部零售券商相比,Robinhood 也更依赖两融业务。Robinhood 融资炒股资金占比在 3%-4%,而传统零售券商嘉信只有不到 1%。这也不难理解,Robinhood 核心用户人均账户资产不到 1 万美元,因此更依赖借钱炒股。
换个角度看,传统券商的客户质量优势非常明显,嘉信理财单客 25 万美元的资产购买配置上:50% 买基金,10% 买债等固收,以及不足 10% 的现金存款等,剩下真正用于自主股票投资的资产,只有 35% 左右。
业务侧重点不同,形成了一个有趣现象,虽然 Robinhood 佣金率最低,但反而是更依赖交易收入的券商,其交易收入占比 52%,而嘉信理财交易收入占比只有 16%,资管费和利息收入是其收入大头(76%)。
这种收入差异暴露了 Robinhood 的瓶颈,虽靠佣金价格战打出了一席之地,但受客群质量拖累,在资产管理、财富业务上始终无法和头部券商竞争。
不过,资产代币化,让 Robinhood 讲了一个新故事。
/ 02 /
资产代币化,Robinhood 的价值分水岭
二季度,Robinhood 虽然收入、利润爆发,但 Robinhood 交易业务中也包含加密货币收入,因此多少和 Coinbase 有些同病相怜,业绩受阴晴不定的币市影响,容易大起大落。
虽然 Robinhood 二季度业绩大涨,但其收入、利润都不是最高一季。不过 Robinhood 市值却创下新高,一度突破千亿市值,二季度以来累计涨超 1.5 倍。
这轮股价爆发的核心因素是 Robinhood 在虚拟资产领域的想象力。
特朗普对加密货币的政策支持已经无需赘述。在加密货币浪潮中,Robinhood 具有两个机会,一是加密货币交易业务的想象空间,二是,Robinhood 自己开辟出的股票代币赛道。
先说加密货币交易业务,目前 Robinhood 和主要竞争对手 Coinbase 比起来有一定的模式优势。
Coinbase 的加密货币交易量是 Robinhood 的 8 倍左右,但加密货币收入只是 Robinhood 的 4.7 倍。
Coinbase 变现不如 Robinhood,直观上是因为费率,Coinbase 的交易量 80% 是平均费率 0.03% 的机构用户,赚钱的是费率 1.4% 的散户,而 Robinhood 平均费率 0.376%。
但根源看还是两者模式有差异,Coinbase 本质是交易所,收入链条是客户 -Coinbase- 做市商,只能靠客户创收,反而要给做市商一定的奖励和折扣。
而 Robinhood 本质是经纪商,收入链条是做市商 -Robinhood- 客户。做市商需要从 Robinhood 拿到规模性订单,给 Robinhood 付费。
在 Robinhood 用户零费率的基础上,靠做市商创收,且变现能力高于 Coinbase,说明 Robinhood 还是多少具备模式优势。
相比加密货币交易,Robinhood 更大的想象力则是来自资产代币化。
资产代币化是通过区块链技术将实体资产(如股票、不动产、大宗商品、债券、知识产权等)的所有权转化为可分割、可交易的数字代币的过程。
业务模式是由持牌金融机构自主完成资产托管、代币发行及交易全流程,底层股票由持牌经纪商托管,通过智能合约实现代币与股票 1:1 锚定。
目前,Robinhood 已推出股票代币化平台,其向欧洲市场推出了 200+ 支美股及 ETF 的代币化交易。
此外,Robinhood 针对 OpenAI 和 StarX 等一级市场公司也推出了代币资产。在接下来的规划中,艺术品、地产等现实世界资产,Robinhood 也会推出链上代币。
资产代币化供给端扩产了产品种类,需求端因为资产分割带来了交易门槛降低,潜在用户群体进一步提升。供需两端扩大后,Robinhood 也有了更大的想象力,波士顿咨询集团预测,股权代币化市场规模可能在 2030 年突破 1 万亿美元。
相比业绩潜力的扩大,模式升级是 Robinhood 更大的价值。
/ 03 /
未来的 " 链上央行 "?
资产代币化的出现,意味着数字经济和现实经济已走到融合拐点。
资产代币化通过区块链将房产、债券等实体资产 " 数字化 "" 碎片化 ",搭建起了虚拟资产与现实世界的桥梁。
在这个过程中,代币化将打破传统金融壁垒,让更多人可以低门槛、跨地域的参与到原本无法触达的资产类别。
这种 " 万物上链 " 趋势,也将指数级放大传统金融的市场规模。围绕链上金融的战争,本质是金融新范式下对投资者钱包份额的争夺战。
Robinhood 的价值在于它是 " 链上央行 " 的候选者之一 , 其正在发行横跨地区、品种的资产代币,地位相当于所有资产代币化的央行。
这个生意一旦成型,将实现更多元的资产类别(将现实世界的庞大资产进行代币化)与更强的网络效应(无国界、跨品种交易),Robinhood 的价值将远超现阶段所有的金融机构。
Robinhood 也正最接近 " 链上央行 " 的公司之一。
从大趋势上看," 链上金融 " 背后是一场美国想要主导的 " 金融上链大迁徙 " 的趋势,当买美国股票、债券、基金,以至于各类美国资产,都可以在链上钱包点两下完成,而且整个流程的合规和监管都在美国制定的框架下进行,那美元霸权将从传统世界延伸到数字世界。
趋势使然,Robinhood 等金融科技创新公司大概率得到监管的绿灯与支持。
而 Robinhood 自身也是链上金融赛场跑在最前面的那个,Robinhood 是少有兼具 SEC/FINRA 证券牌照与 MTL(加密货币)的券商之一,天然更容易推进传统金融与加密货币的融合。目前,Robinhood 率先推出的美股代币,也最有可能成为 " 链上资产 " 全球流动的跳板。
毫无疑问,数字金融正重新划分市场蛋糕。Robinhood 能否从 " 平民交易入口 " 转变为 " 链上央行 ",既决定其自身价值,也影响着经济体争夺链上金融主导权的胜负。
免责声明 : 本文(报告)基于已公开的资料信息或受访人提供的信息撰写,但读懂财经及文章作者不保证该等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在任何情况下,本文(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