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珍妮
近日,随州市博物馆 VR 大空间体验项目进行招标。
据悉,该项目采用授权引进模式,在湖北省博物馆 VR 大空间体验《穿越青铜纪》基础上融入地域文化元素进行改造,打造一个集文化历史、艺术创新、科技体验于一体的沉浸式文博体验平台。该项目预算金额为 900 万元。
近年来,湖北在博物馆建设与发展领域积极创新,大力实施一流博物馆和卓越博物馆建设计划,稳步且扎实地推进全省中小博物馆提升工程," 博物馆 +" 的创新发展模式成效斐然,亮点频现。
以湖北省博物馆为例,其推出的《穿越青铜纪:数字文物 VR 体验》项目,借助虚实融合、三维建模、动态交互以及剧情叙事等一系列前沿技术,让原本静默陈列的馆藏文物 " 活 " 了起来。游客不再只是远远观赏,而是能够与文物进行触摸、对话,产生情感共鸣,文物仿佛成为了有生命的个体。
宜昌博物馆同样在创新发展上独具匠心。馆内打造的沉浸式 XR 大空间,游客只需戴上 AR 眼镜,便能开启一场奇幻的探险之旅,无论是登临月球、海底遨游,还是在数字丛林中寻找神兽,都能身临其境。该馆大力推进数字文博建设,在馆内精心设置了多个数字互动区域。值得一提的是,AI 数字人 " 屈原 "" 昭君 " 已正式 " 上岗 ",与中外游客亲切互动交流,为游客带来全新的参观体验。
十堰市博物馆的穿越侏罗纪 VR 沉浸式体验项目也备受游客青睐。该项目运用 3D 建模技术和 VR 设备的精准追踪功能,高度还原了侏罗纪时期的动植物生态环境。当游客靠近 " 恐龙 " 时,这些 " 恐龙 " 会做出警惕、嘶吼等逼真的反应,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远古的侏罗纪世界,极大地增强了体验的真实感和趣味性。
除了上述博物馆,还有众多博物馆在创新发展方面成果丰硕。
湖北省博物馆小火神全息剧场推出的《遇见 · 楚庄王》,作为国内文博行业首部沉浸式全息舞台剧,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创新的展示形式,被列为 2023 年度世界十大经典场馆沉浸式体验案例。此外,巴东博物馆的《千年巴东一夜回》、武汉革命博物馆推出的《监委主席王荷波》等项目,也各具特色,为游客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
今年 1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明确指出支持在文博场馆、景区、街区、邮轮、大巴等场所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推出一批沉浸式文旅新产品新场景。这一政策的出台,为博物馆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据专业机构预测,到 2030 年,全球 VR 大空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 1.5 万亿美元,其中中国占比预计将超过 40%。这无疑为湖北乃至全国博物馆的 " 博物馆 +" 创新发展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机遇。
注:文中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