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 08-21
vivo发布首款混合现实头显:比苹果轻一半 暂不公开销售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科创板日报》8 月 21 日讯(记者 黄心怡)vivo 于今日发布 vivo Vision 探索版,这是国内主流手机厂商首次推出对标苹果 Vision Pro 的混合现实(MR)头显设备。

vivo Vision 探索版搭载第二代骁龙 ® XR2+ 平台,重量为 398g、高度 83mm、厚度 40mm;采用 Micro-OLED 双目 8K 臻彩屏,搭载 OriginOS Vision 系统,实现了 1.5 ° 高精度眼动追踪,加上 26 个自由度的微手势识别和垂直 175 度的识别范围。

vivo Vision 暂未公布开售时间和定价,但会开放线下体验,借此吸取用户真实的体验感受与建议,以优化产品体验和生态。8 月 22 日起,在北京、深圳等 10 余座城市的 12 家 vivo 官方授权体验店,用户可预约体验,后续还将开放第二批线下体验门店

《科创板日报》记者在现场体验了 vivo Vision MR 头显,其 398g 的重量,比 600-650g 的苹果 Vision Pro,佩戴时要轻便不少。

与苹果 Vision Pro 一样,vivo Vision 支持眼动追踪 + 手势操控的交互方式。比如想要打开一张照片,就看向那张图,然后用双指捏合,就可以完成操作。相比 AI 眼镜通过连接手机、戒指的操控方式,更加符合人类自然交互的模式。

MR 头显的沉浸式体验感也更强。《科创板日报》记者观看了 180 度的 3D 视频和图片。据介绍,通过 vivo 手机拍摄的空间视频和照片,可在头显端回看。

《科创板日报》记者还体验了《桌鼓达人》和《小 V 的旅行》两款 MR 游戏,通过击打桌面、空中旋转齿轮等手势操作,就可以进行 3D 沉浸式游戏。

不只是头显,vivo 的 MR 更为机器人 " 铺路 "。《科创板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 MR 与机器人的结合。此前,记者在智元数采工厂就注意到,工作人员通过佩戴 MR 头显,结合手柄来训练机器人模仿人类动作。

机器人领域专家、艾欧智能创始人陈相羽分析称,MR 设备可以为机器人提供丰富的训练数据,同时作为人机交互的重要工具。他认为:" 机器人面临两个痛点,一方面,机器人没有类似 AI 大模型那样很丰富的训练数据;另一方面,现在机器人往往都需要一个人拿着遥控器来操作。但人们戴着 MR 就可以让机器人从中获得很多数据,MR 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机器人操控交互式设备——它不仅是数据桥梁,更是交互工具。"

根据 IDC 的数据,2025 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眼镜(Smart Eyewear)市场出货量 148.7 万台,同比增长 82.3%。其中全球音频和音频拍摄眼镜市场出货量 83.1 万台,同比增长 219.5%;AR/VR 市场出货 65.6 万台,同比增长 18.1%。

IDC 指出,2025 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预计达到 1451.8 万台,同比增长 42.5%,其中音频和音频拍摄眼镜出货量预计 882.8 万台,同比增长 225.6%;AR/VR 设备出货量预计 569.0 万台,同比下降 23.9%。其中 AR/VR 市场的下滑主要受到 MR 市场影响,由于重要厂商产品节奏的停滞或推后,部分出货将从 2025 年延后至 2026 年。

对于 MR 头显与 AI 眼镜的不同发展路径,IDC 中国分析师叶青清对《科创板日报》表示,从技术架构来看,混合现实头显注重虚拟沉浸与现实交互的融合,对处理器性能、环境感知算法、传感器精度与空间定位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主要面向企业用户、高端游戏玩家和科技爱好者等专业群体。而 AI 眼镜则更侧重轻量化光学方案、佩戴舒适性、应用生态适配与自然 AI 交互,目标用户多为追求科技尝鲜的普通消费者。

叶青清表示,随着行业不断发展两条技术路径正相互融合,混合现实头显逐渐重视轻量化设计与成本控制,以提升消费级市场的接受度。AI 眼镜也在不断强化多模态交互与空间计算能力,拓展应用边界。未来两类产品在硬件形态上的差异将逐步缩小,逐渐走向趋同,而软件与生态层面将实现更深层次的互通与协同。

谈及 MR 的落地挑战,叶青清认为,应用场景匮乏是当前最突出的瓶颈。现阶段在消费端依然主要以影音娱乐场景为主,实用型功能尚未形成规模化需求。而在企业端,尽管 MR 在远程协作、工业培训等领域展现出潜力,但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定制成本高、适配复杂度大,仍对规模化落地带来一定挑战。

" 消费者购买设备后,除影音、游戏等娱乐场景外,缺乏足够多的高频日常应用,导致设备使用率低,容易放在家里吃灰,难以形成持续的用户粘性。" 叶青清称。

在发布会现场,vivo 方面也提到了 MR 内容生态的挑战,并表示将积极拓展伙伴,目前已经与虎牙直播、索尼、网易游戏旗下永劫无间等建立合作。

此外,高昂的定价也限制了用户群的拓展。苹果 Vision Pro 国内高达 29999 元的起售价让大多数消费者望而却步。

叶青清表示,目前主流 MR 头显售价普遍偏高,在价格敏感型市场中阻碍了大部分潜在消费者,严重影响大众化普及进程。而设备重量和佩戴舒适度直接影响用户体验,过重的头显限制了用户日活,也间接削弱了产品的实用价值。

vivo 也对此有所考量。vivo 中央研究院院长胡柏山透露,vivo Vision 的价格将比苹果头显大幅降低,有望降至万元左右或更低。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机器人 vivo 科创板 ai 骁龙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