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解局 08-21
江苏一个县造的船,比日本还多:怎么做到的?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中国一个县级市的造船量,比世界排名第三的日本全国都要多,这事听起来多少有点不可思议,但事实确实如此。

自从 2021 年第一次超过造船大国日本之后,江苏泰州的靖江市,就开始一直领先日本。

在 2022 年全球船厂排名中,靖江两家船厂的船舶修正总吨分别排名全球第 6 和第 7。

在国内的船厂中,这两家则仅次于沪东中华船厂,排在第 2 和第 3 的位置。

从造木船、水泥船开始,在上世纪 90 年代才开始真正起步的靖江,却在 30 多年的时间里成为全国最大的民营造船基地。

靖江的造船业,凭什么这么能 " 遥遥领先 "?

靖江市是江苏泰州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也是全国最大的民营造船基地。

有种说法是 " 全球造船看中国,中国造船看靖江 ",这个说法很直观地反映出靖江在造船业的地位。

靖江是国家级的船舶出口基地,也是中国成为全球造船第一的重要支撑。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靖江以民营船厂为主的造船业,实在是太强了。

2022 年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仍是全球第一

2021 年,靖江造船完工量占全球总量的 10.24%、全国的 21.6%;新接订单量占全球的 14.7%、全国的 27.3%;手持订单占全球总量的 10.78%、全国的 22.7%。

2022 年,靖江造船完工量占全球总量的 9.3%、全国的 19.7%,新接订单量占全球总量的 10.2%、全国的 18.5%;手持订单量占全球总量的 10.7%、全国的 21.8%。

2023 年的上半年,靖江造船完工量占全球 11.9%、全国的 24.1%;新接订单占全球的 18.2%、全国的 25%;手持订单量占全球的 11.7%、全国的 22.1%。

这其中,来自靖江的扬子江船业继续保持全国手持订单的第一,另一家新时代造船的完工量则排名全国第一。

2022 年全球船舶修正总吨排名,靖江两家船企分别排在第 6 和第 7 名

自 2021 年靖江船企的新接订单量(1828.4 万载重吨)首次超越日本(1283 万载重吨)以来,以一县敌一国的局面,已经保持至今。

一个县级市,造船业三个最重要指标能连续保持全国近四分之一的份额,能够超越在 20 多年前还是造船业全球第一、如今全球第三的日本,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奇迹的发生,总是有迹可循。

靖江的造船业,其实并不是那么历史悠久。

上世纪 70 年代初,在国家 " 要大搞造船工业,造大船,建设‘海上铁路’ " 的号召下,靖江县交通局投入 10 万块钱,建了个造船厂。

造啥船呢?

可能现在听起来挺可笑的,当时造的是木船。

后来几年才慢慢开始能造水泥船和几十吨的钢质船。

到了上世纪 90 年代,靖江的造船业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起步。

彼时的日本,已经在 1955 年超过英国之后,当了几十年的世界第一。

1997 年,日本新船订单占了全球新船订单的 42.1%,而 1997 年的靖江,第一艘 1.2 万吨的散货轮才刚下水。

跟造船业发达国家的差距大到完全没法比,但是靖江也不是没有自己的发展优势,这些归纳起来很简单:

靖江的造船业赶上了全球海运大发展和中国制造业崛起的重叠期,这是天时。

靖江的地理位置和拥有的黄金水道,则是地利。

最重要的一点是,靖江造船业根据自身情况,找准了进入全球大市场的小切口,错位竞争迅速迭代。

靖江处在长江下游,地理位置和港口条件都特别适合造船业

我们从地图上就能看到,靖江紧挨着长江,而且是长江下游的扬子江段,再往下游走一点就是上海,经济活跃水运发达,是全国最繁忙的黄金水道。

靖江流域的 52.3 公里的黄金水道中,拥有 36 公里长的深水岸线、60 个万吨深水泊位,年吞吐量可达 2 亿吨。

港口航运条件和吞吐量在全国的县城里排名第一,天生就适合发展大运输量的重型工业。

自然条件好,以民营企业为主的靖江造船企业经营者脑子也活。

70 年代上海已经能造万吨轮,而隔海相望的日本已经在造 2 万吨甚至 5 万吨的大船,而那时的靖江还只能造木船。

如果就这么按部就班地跟在后面,无论如何也只能吃点残羹冷食。

从造木船开始逐渐发展,扬子江船厂 2007 在新加坡上市,成为靖江造船业的龙头企业

到了 1994 年,积攒了一些经验和家底的靖江造船业,终于找准了自己的定位。他们把目光聚焦到了 1 万 -5 万吨这些大厂不稀罕干、小厂接不了的活儿。

1996 年,靖江造船厂终于跟香港一家公司签下了第一单万吨轮的合同,第二年首艘 1.2 万吨的散货轮下水。

虽然这种装煤炭、矿石啥的散货轮技术含量不高,可毕竟让靖江成了全国第一个能造万吨轮地方船厂。

挤进了国际市场的大门,又恰逢全球航运业兴盛期和中国入世,巨大的市场需求让靖江的造船业开始蓬勃发展。

靠 " 错位竞争 " 起步的靖江造船业,把这个策略也用在了自己各企业的发展上。

比如新时代造船公司主要生产大中型散货轮和油轮,扬子江船业主做集装箱船,靖江南洋船舶公司则瞄准特种船发力。

2023 年前 5 个月,靖江两家船企在完工量上排全国前二,新接订单量在全国分别排第一和第 10

抱团的靖江造船很快形成了规模化发展,成了全国地方船厂的领头羊,生产能力进入了 " 第一方阵 ",船也越造越大,从当初 1 万吨到现在能造 40 万吨的巨轮。

2022 年,靖江的船厂签下了 2 艘 17.5 万立方米 LNG 运输船的订单,这也是中国民营船企第一次获得 LNG 运输船订单。

正解局之前的文章曾经介绍过大型的 LNG 船,是妥妥的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船舶,建造难度不亚于航母。

2023 年,靖江船企建造的首批 24000TEU 超大型集装箱船的第 6 艘交付,这型船不仅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船,同时还创造了民营船企的新纪录。

靖江民营船企建造的全球目前最大的集装箱货轮   图据扬子江船业集团官网

靖江庞大的民营船企,同时催生出了本地更多船舶配套的 " 小巨人 "。

从靖江一家村办企业起步的亚星锚链,船用锚链和系泊链占了全球 60% 以上的市场、70% 的产品出口,而且主导编制了全球首个专门关于海洋系泊链的国际标准。

除了像亚星锚链这样的单项冠军,靖江还有一批中小船舶配套企业。

比如做电子配件起家的富源船舶配件公司,每年加工 5 万吨船用的法兰(一种用于连接设备的零件),而这些法兰的原材料,有一半都是本地船厂剩下的边角料。

再比如做玻璃钢管的海鸿塑胶,是国内第一个把塑料管应用于船舶的民营企业,它不仅是国内第一家拥有船用管路贯穿件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同时也是国际船用非金属管路领域的领跑者。

2023 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靖江的造船完工量和新接订单量,占了江苏省的一半以上

除此之外,在靖江本地一批船用电机、泵阀、电缆、装饰材料等配套企业,也同样是依靠靖江的船企发展,进而向外辐射。

有数据显示,靖江造船业本地化的配套率达到 40% 以上,这些产业链上的配套企业,一方面延展着靖江造船的产业链,一方面又降低了船企的成本,推动当地整个产业集群的发展。

2022 年,凭借造船业这个支柱产业的发展,靖江的 GDP 达到了 1226.18 亿元,迈进 " 千亿县 " 的大门。

在 2023 年发布的《2023 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报告中,靖江排在第 36,成为进入 "GDP 千亿俱乐部 " 的 54 个县域之一。

2018-2022 年靖江市的 GDP 数据

从 " 杀出血路 " 闯入市场,到 " 遥遥领先 " 单挑日本,靖江造船业带来的启示特点鲜明。

一个城市产业的定位一旦找准,那产业的发展就顺理成章。

我们现在可以看到,靖江造船业的起步阶段其实是 " 混沌 " 的,只是在响应号召,但从当地企业和政府开始确立 " 错位发展 "、几家龙头企业 " 错位竞争 " 开始,这条路就变得清晰且专注。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靖江造船业已经具有了国际竞争力

同时,靖江造船业和上海、大连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的造船业是以民营企业为底色。

2023 年,代管靖江的泰州市市委书记在讲话中就提到,当地的规上企业中,民营企业的占比超过了 9 成,民间投资占全国固定产值投资的 86%。

而且,民营企业贡献了当地 9 成以上的研发投入,高科技企业绝大多数都是民企。

可以说,靖江造船业区别于央企、国企为主的上海等地这些造船大户,其中最令人称道的,就是民营企业的表现出的活力。

靖江造船业能领跑全国,还归功于民营企业为 " 中国智造 " 转型升级做出的贡献。

十多年前,靖江就意识到,船企如果只是造个壳的 " 总装车间 ",即便在全球航运业兴盛期不缺订单,但是仍旧没办法超越传统的造船强国,所以必须拉长船舶产业链。

要知道日韩造船业本土配套率甚至高达 90%,而靖江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因此,通过政策引导和企业努力提升生产和研发能力,200 多家船舶配套企业成了靖江造船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而且出现了像亚星锚链这样的 " 隐形冠军 " 企业。

中国企业最主造船企业主要集中在江苏,而 2022 年靖江船企的订单量和完工量都占整个江苏省的 40% 以上

根据靖江市统计局的数据,2023 年上半年,靖江完成的地区生产总值 627.84 亿元,进出口总值 22.7 亿美元,其中出口 18.5 亿美元,同比增长了 32% 还多。

以船舶制造业为主的民营企业,则是外贸增长的主力军。

2022 年,靖江高技术船舶产业集群入选 " 国家队 ",成为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靖江的造船业,也从之前建造的散货轮、集装箱船等主力船型,开始转型到高附加值的 LNG 动力、双燃料动力船,并且在大型双燃料动力船市场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从 2008 年国内民营船企 2000-3000 家遍地开花,到 2014 年船企施行 " 白名单 " 提高了准入门槛后民营船企所剩无几,靖江民营船企一路杀出重围,似乎总是踩到了正确的节奏,大踏步地发展。

它向人们证明了,民营制造业可以成为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 " 主角 "。

虽然靖江的造船业和中国造船业一样,从 " 大 " 到 " 强 "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从全国最大的民营造船基地,向世界一流的船舶产业基地华丽转身,也许将伴随着中国从造船大国变身造船强国的努力一起去实现。

靖江造船,前进!

THE END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日本 江苏 泰州 奇迹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